放羊的苏武和吃羊肉的李陵不同的选择也就成就了别样的人生

  • 顶顶有名的汉武大帝刘彻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也是汉族开拓疆域最大的一位皇帝。汉武帝一生可谓穷兵黩武,生杀无数。
    观史鉴今近期苦读《资治通鉴》中的西汉史,读到汉武帝与匈奴打的不可开交,共打了四十余年,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匈奴问题。
  • 在这四十余年的与匈奴作战史中,小编印象非常深刻的有两个人,分别是苏武和李陵,二人的事迹可谓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也很有嚼头。下面小编给你娓娓道来:


放羊的苏武和吃羊肉的李陵不同的选择也就成就了别样的人生


放羊的苏武和吃羊肉的李陵不同的选择也就成就了别样的人生


苏武,是西汉大臣,在汉武帝是为官,大家都知道“苏武牧羊”,当时已四十余岁,可歌可叹! 汉武大帝时期,苏武拜中郎将,此时的苏武风华正貌,正是为官得意之时。然而,一个汉武大帝的外派命令,改变了他整个人生走向,他做梦出想不到是这样的经历。

在公元前100年,匈奴的新单于即了位,想与大汉交好。这时汉武大帝心想,匈奴还想有点良心,也不枉我白打一回。于是汉武帝找来苏武,说:“苏武,既然人家示好,我们也应该有大国风范,我命令你带上一百多人出使匈奴,壮壮我们的国威,另外也送点礼物,走动走动,搞好关系,顺便把我们被扣的人质都带回来。”苏武答道:“臣领命,臣定当竭尽全力、死身赴命,扬大汉国威!”苏武嘴上这么说,心里肯定是没底,也不是此行是福还是祸。

在别人看来,这绝对是只赚不赔的买卖,而苏武不是这么想。苏武带这一百多人到达了匈奴,就在即将完成任务时,匈奴发生内乱,新任的鞮侯单于把苏武给扣了,还逼迫苏武向他投降。苏武不服,新单非常生气,就命人把苏武囚在露天的地窖里,断水断粮。没想到苏武渴了吃雪,饿了吃羊袄,生的愿望非常强烈。鞮侯单于于是又想出了一个更馊的主意,既然苏武这么抗折磨,那就让他去北海牧羊。苏武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出发去北海。北海是个穷苦的地方,在那里,苏武每天拿着旄节,放着羊群,眼巴巴地望着远方。各种劝降,多管齐下,既然物质上的削弱不能使他降服,那就开始精神施压。

单于让卫律、李陵前来劝降,可苏武正眼都不瞧一下,死活都不投降,等到匈奴再一次内乱的时候,苏武终于迎来了回大汉的机会。彼时汉武帝已经不在,昭帝派使者前来,匈奴却骗使者苏武已死。苏武的老部下常惠坐不住了,他设法与汉使者取得联系,并施了个救人妙计。他让使者跟匈奴说,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万分高兴,照常惠所说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只好承认,认为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上天,只好放苏武回汉。

苏武回去了,成为大汉人人皆知的英雄,并加官进爵。

放羊的苏武和吃羊肉的李陵不同的选择也就成就了别样的人生

李陵,是名将之后,他的爷爷是“飞将军”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陵从小就立志成为爷爷那样的名将。可惜,天不遂人愿。李陵没有想到,自己最终成为败军降将。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这年夏天,汉武帝派自己宠妃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只好投降。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的人纷纷倒戈,痛骂李陵软骨头。

太史公司马迁看不下去了,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被处以宫刑。这就是西汉朝赫赫有名的“李陵事件”。汉武帝最后下令,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李陵与苏武算是好朋友,两人曾经一同担任过侍中。苏武被扣留后的第二年,李陵降了匈奴,不敢去见苏武。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单于听说两人有交情,于是派李陵来劝降苏武。李陵劝苏武说:“即使在这里守节也不会有人知晓。你的两位兄弟已死,母亲也去世了,妻子已经改嫁,十几年过去了,妹妹和子女也不知是死是活。人生就如同早上的露珠一样短促,何必在这里长时间的折磨自己!况且汉武帝年事已高恩威无常,大臣无罪被杀的已有十几家。”苏武正色道:“我苏家历代受国家恩养,必当不辱使命效忠国家,自己对于汉武帝的忠诚就如同儿子对父亲的忠诚一样不需要回报。”李陵被苏武的坚贞不屈所感动,长叹:“唉!真是义士!我和卫律的罪过简直比天还高。”

苏武可谓坚贞不屈,这种精神为后人所传唱,可其在匈奴十余年的凄凉生活谁又能真的体会到,如果不是命里造化,可能一辈子都回不到汉朝,更别想加官进爵了。而李陵,君子识时务,在汉武大帝知道其投降后,被灭三族,也很凄惨。

在小编读到单于让李陵去劝降苏武时的对话中,能切身的体会到李陵的那种无奈,也不会再走回头路的那种感叹,真的让小编心里感到隐隐作痛。

二人的选择不同,也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如果换作你是他们俩人的其中一人,你是否会作出他们的选择呢?欢迎留言评论!如有其他探讨事宜,请关注观史鉴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