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縣中堡鎮互助村地處梁野山腹地,生態環境優美,天然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是省級“森林村莊”,市級“生態村”。近年來,互助村堅守綠色發展理念,巧用“黨建+”模式,圍繞“黨建+生態”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創新“黨建+治理”培育文明鄉村體系,推動“黨建+產業”發展生態特色產業,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活力。今天節目的最後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近日,武平縣中堡鎮互助村村民潘貽發來到村部辦理事宜,在村兩委班子成員的配合下,不到半個小時就幫他解決了事情。

走進武平縣中堡鎮互助村,只見公園、廣場乾淨整潔,村民其樂融融,環境優美,宛如進入桃源鄉村,清秀遐邇。近年來,互助村以鄉村振興建設為契機,圍繞“黨建+生態”,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科學規劃佈局美”的要求,著力打造集溼地觀賞旅遊於一體的濱水生態鄉村,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把休閒農業和農耕文化、鄉俗風情融入到鄉村旅遊中;圍繞“黨建+治理”,培育文明鄉村體系。創新鄉村治理體系,抓黨建促治理,充分發揮村“兩委”積極性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紮實推進移風易俗,凝聚鄉村振興合力;圍繞“黨建+產業”,發展生態特色產業。互助村以象洞雞和百香果為主打產業,2017年,廈門金磚會晤的國宴用雞源於互助村遠耕象洞雞發展有限公司,自此,象洞雞化身“金磚雞”飛往全國各地;互助村同時採取了“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目前已培育象洞雞龍頭企業2家,養殖戶35戶,實現年出欄60萬羽,利潤突破1200萬;並先後成立3家百香果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250畝,年創收130萬元,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呈現宜居、宜遊、宜業的“親水互助”新畫卷。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互助村:巧用“黨建+”模式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武平縣中堡鎮互助村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巧用“黨建+”模式,不推山、不填河、不砍樹,將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機銜接,激發生態活力,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