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极致的抉择

金末明末,乱世抉择时刻,一个选择站着“死",一个选择跪着“生”。“死生”皆为历史的命运,无对错,各自基本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金人肉体毁灭,但精神传后世;明人虽精神压制,但肉体延续,活着就是胜利。两种不同玩法,诠释了一个深邃的道理:根本利益前面,只有极致才能有超额收益。要么至贵至刚,要么至贱至软,可以看作“另类”的站队;技术层面,才讲究最佳平衡点,居次要地位。且看金人明人最后如何抉择。

一、金人的选择

①迁都南京、北置封建九公、昏招侵南宋。野狐岭大战后,金朝骑兵基本损失殆尽,蒙军直抵中都城下,洗劫山西、河北等诸地,金宣宗完颜珣怂了,怕中都不安全,不顾大臣劝阻,执意迁都南京(开封),以避蒙军锋芒。后来,蒙军陷中都,守将完颜承晖以死殉国。自此,蒙军切断了金朝中原与东北的联系,同时,华北门户大开,蒙军长驱直入,不断骚扰掠地。河北(黄河之北)各地强人军阀也趁势崛起,加上山东的红袄军,形势一片混乱。此种情形下,为了拉拢河北地方势力,抗拒蒙军,金宣宗采用群臣计策,分别置沧海公王福、河间公移剌众家奴、恒山公武仙、高阳公张甫、易水公靖安民、晋阳公郭文振、平阳公胡天作、上党公张开、东莒公燕宁等封建九宫作为屏障抵御蒙军。为了补偿失地,完颜珣听信昏招计,发动侵宋战争,两面拉仇恨,为最后蒙宋联合灭金埋下了伏笔。

金明:极致的抉择

封建九公分布形势图

②三峰山会战、国运之战。金哀宗终止了侵宋战争,缓和了与南宋的关系,同时,任用了一批得力干将,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等,取得大昌原、倒回谷等战的胜利,但这些胜利都是小胜,依然无法改变金朝岌岌可危的形势。金守蒙攻,决战的时刻来临了,1231年,蒙古分三路发动灭金之战,东路由其叔斡陈那颜率领,出山东济南,从东面牵制金军;中路由窝阔台亲率,从白坡(今河南孟县西南)南渡黄河,正面威逼南京;西路为主力,由拖雷率领,从凤翔南下,长驱入陕南,胁迫宋将协助顺汉水东进,过天险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一带北渡汉水,进兵河南腹地,从侧后威逼南京。金哀宗急调黄河沿岸守军20万,至禹山(今河南邓州西)一带阻击。蒙军拖雷部率兵近4万人避开金援兵多路北上,置主力于金援兵必经之地钧州(今河南禹州)西南三峰山一带设伏,并以3000轻骑诱金主力入伏。金援兵尾随中计,蒙军以围三缺一,虚留生路,敌疲我逸,伺机消灭战法取得三峰山会战的胜利,金之名将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移剌蒲阿等主将无一降者,以死殉国,金朝最后的主力被消灭,金朝灭亡已天注定,不可逆转。

金明:极致的抉择

蒙金战争图示

③蔡州之战、大金勇士最后的挽歌。金哀宗最后辗转来到蔡州,作最后的抵抗,这是死地,想来他内心已有“最后的觉悟”。蒙宋联合,发动围城攻坚战,眼看大势已去,哀宗自缢幽兰轩,临死前传位的“末帝”完颜承麟也乱军中战死。宰相完颜忽斜虎率最后的一千多金兵巷战,边杀边退。得知金哀宗自缢的消息,完颜忽斜虎仰天叹息:“吾的君上已经驾崩,我还何以为战呢?我不能死于乱军之手,将投汝水自溺以追随我的君上!诸君可善自为计。”话一说完,完颜忽斜虎奋身一跃跳入水中自杀。余下金军将士血满身,泪满脸,相顾言道:“完颜相公能死国,难道我辈不能吗!”于是上至参政、总师、元师,下至兵丁,五百多人皆一时跳入汝水殉国。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大金勇士选择站着死, 不让懦弱、贪生怕死照后人,几百年后,另一女真满清入关建大清帝国。


二、明人的抉择

①朱明崇祯自吊煤山。明末阶级矛盾激化,明皇室人数多,占了大部分资源,加上文官集团的自私无耻,崇祯能力有限,无法掌控局势。最后,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自吊煤山。

金明:极致的抉择

崇祯煤山上吊


②旧瓶装旧酒。李自成这一伙也是强盗性质的,搞得明人寒了心。

③前有孔有德、后有吴三桂。一个是看透了明朝吊样,早早投敌;一个看透了农民军吊样,择机投敌。

④上层都这样,下层平民也学乖了,为生存计,跪着“生”,也不失最好选择。

金明:极致的抉择

百姓跪迎清军

要么刚到底,站着死,追求精神的纯粹,祭生贵族;要么软到底,跪着生,追求生活的苟且,孕育平民。历史没有所谓的“骑墙派”和“中间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