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读过的好书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可以把自己看过的一些好书整理一下,然后分享出来,奈何,一直都没有实现。今年趁着这个漫长的假期,我简单地整理了几本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书籍,分享出来,推荐给读者:

1.《生活家:汪曾祺自选散文集》

“文中有画”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文中的一字一句仿佛构成了一幅幅画卷,这是游记更是文学作品。

虽是平淡朴素的文字,读起来却发人深思,我以前也写过游记,但是现在回头看看我写过的游记,确实是有很多不足之处,而这本书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


那些年我读过的好书


2.《浮生六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沈复和芸娘将贫困的一生活成了一首诗。他们平淡一生,贫苦一生,却也幸福一生。如果人生不设限,没有那么多关联的人和物,可能就真的无欲无求了吧,然而现实社会,都市中人,还是要有欲有求。

我最喜欢这句:读陶渊明的《闲情赋》,常慨叹他的钟情,读《归去来辞》,常慨叹他的忘情,读《五柳先生传》,常慨叹他既非有情,也非无情,游走在钟情与忘情之间,实在是妙不可言。


那些年我读过的好书


3.《M型社会》

从底层起步,一步一步靠着时间熬成中上层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是富人只会更富有,穷人只会更贫穷。我们所处的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来不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变为可能,也推翻了原本固有的东西。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传统的企业渐渐没落,同时更多符合人们消费方式的产品应运而生。

都说十年的变化是很惊人的,但是,现在每一年都有让我震撼的变化。2017年我虽然已经在使用智能手机,但消费还是以现金支付为主。而到了2018年,新换了一部手机后,全年使用现金支付的次数五个手指都数的出来,几乎随时随地随处都可以电子支付,这在以前我是无法想象的。身处这样的时代,只觉不进步就是在退步,所以,未来是否繁花似锦,还是源自我们当下之努力。


那些年我读过的好书


4.《时间简史》

地球的寿命大约50亿年,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日子,而对于生活在地球的巨大群体来讲,其实并不漫长。我们常说时间如白驹过隙,悄然而逝,而事实也确是如此,短短几十年的光景眨眼就过,有时想想也会觉得可怕。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想在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会不会觉得遗憾。然而每个清晨醒来时又是新的一天,生活,工作,学习,每天都循环着继续,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什么。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井然有序的生活,所以才不会对未来即将到来的某一天感到恐惧吧。


那些年我读过的好书


5.《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回想起大学时光,也曾有过一段早起跑步的日子,不过只维持了短短3个月,便被各种实习面试,考试所打乱,之后便再也没有那样持续跑步的机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身体的免疫能力变差,随便折腾一下,大病小病一起来,看病的钱积累起来也是一笔财富了。这时,体育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

跑步时我的脑袋也会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或是想想今天发生的有趣事情,或是想想明天有什么计划,或是整个人在神游,就像村上春树写到的“在寒冷的日子,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热的日子,则思考一下炎热;悲哀的时候,思考一下悲哀;快乐的时候,则思考一下快乐。”总之,就这样完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奔跑。


那些年我读过的好书


以上5本书是我之前读过的,感受比较深的书籍。多读书,读好书,如果你有好的书籍也可以在评论区推荐给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