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清醒地“失眠”

每天早上,看着儿子开心地跟我挥手再见,精神满满地走进学校大门,心里无比满足。这种满足,足以让我淡定地驾车行驶于停车场般的二环,被旁车突然变道加塞也能不骂娘。

如果不细想,我的确满足,也应该满足。衣食无忧,家庭和睦,儿子聪明可爱。可只有自己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或者一个完整的人,自己缺失了一部分。或许,很多和我一样的家庭主妇的生活同样充满了虚假的“繁荣”。只有自己知道,自我的一部分在剥落,如年久失修的土房子,被风雨侵袭,可能开始并无大碍,但可能时间长了,就会轰然倒塌,废墟一片。

在婚姻中,清醒地“失眠”

这样的感觉一直在心里,却无可名状。直到去年看到《醒来的女性》这本书,终于明白了这样的感觉是什么。

《醒来的女性》这本书所描述的是上世纪美国70年代回归家庭的女性的生活现状。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米拉从走入婚姻,到离婚,再到独立的觉醒的成长过程。同时,又展示了米拉周围那些沉溺于家庭的形色女性,很多独立而又孤独的独立女性。

从书中,我看到束缚女性的真相,原来是婚姻。曾经我们每个女人以为的庇护之所。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美国版的《我的前半生》吗?但从结局上来看,《醒来的女性》中主人公没有前后的剧烈反差,没有狗血的剧情,主人公在最后拒绝再次走入以男人为主导的婚姻。小说中,只是如常描述米拉的日常生活。作者的描述琐碎细致,上下册两本书看得我有一阵似乎产生了某种厌烦感。这可能就是主人公所面对的生活,这种生活充满琐碎,看不到尽头。

“她隐隐觉得自己只是勉强生存,而她别无选择。生活日复一日,百无聊赖,她游走于各种责任之间,朝着自己无法看清的某个目标前行。自由,已经从她的词汇表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当我看到米拉每日的生活时,看描述她内心的感受时,感觉自己内心的一部分被触碰到了。可能,每一个身为家庭主妇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婚姻中的女人,尤其是家庭主妇,往往如同一条鱼。我们时刻被琐碎与责任淹没时,将身心都溺于其中,游弋于“幸福”之中。只是,这样的幸福让“肺”的功能逐渐退化。突然一日,被猛然掷于岸边,发现早已是回不去了。

也有一种女人,她的意识是清醒的,如主人公米拉,不让自己过度沉溺,大量的阅读,保持独立思考。这样,她就会有痛苦,这样痛苦的感觉时刻提醒着她,“不可以沉下去”。只是,往往这样,女人很容易对生活产生太多的抱怨,抱怨婚姻的束缚,抱怨独立无助。越是抱怨,越是无助,生活越是一团糟糕。越是一团糟,就越缺乏自我认同,无法产生良性循环。

在婚姻中,清醒地“失眠”

在今天,清醒知道女性要独立,要经济独立,感情独立的女人越来越多。我自己可能也算是其中一个吧。可是,时间久了,发现这样的清醒意识除了与琐碎的主妇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外,并未对生活与自己发生实质的改变。我仍然自我价值认同感低,仍然焦虑。

仔细想想,这样的状态其实很让人分裂,既没有做好自己家庭主妇的角色,也并没有改变自己不自由,不独立的现实。我想,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他人否认我们的价值,而是自己并没有真的做到,没有让自己的角色真正产生社会价值,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意义。所有被拒绝的日子只是被迫着生活,这样的痛苦可能源自自己从未用心对待过生活。

生活不仅需要疼痛的清醒,也需要行动,更需要智慧。我可能无法像米拉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决绝地与婚姻划清界限。但是,我总能做些什么。让自己不仅能够保持与现实的距离,又能提升对自己的认知评价。

最近,自己开始思考。清醒的疼痛可能让我坚持自己的兴趣,留下自我空间中的最后一块儿阵地,让我保持思考,以维持这种清醒的痛感。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尝试从清醒的疼痛中走出来,让自己不再以受害者的身份面对周围的一切,突然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糟糕。

在婚姻中,清醒地“失眠”

有一天晚上,儿子准备和我一起洗漱,他突然对我说:“妈妈,你就是我的榜样”。我很感动,更是惭愧。我问他:“你觉得妈妈哪方面是你的榜样?”儿子说:“你陪我玩儿,陪我写作业,还每天给我讲故事。”听完,哈哈一笑,心里羞愧难当。或许是儿子对榜样两个字理解有偏差,或许是他表达的不准确,这最多只是个合格的妈妈而已,和“榜样”差的太远了。

想想,事实上也是如此。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可能并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榜样引领的力量。好在,孩子的这句话警示了我,让我在2019年的这个春天,在停止写作的近乎一年后,在即将到来的又一个妇女节,又开始重新思考。思考女人,无法逃离家庭责任的女人,还有其他更好的生存空间吗?

女性的醒来,或许只是第一步。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假寐”,也可以选择清醒“失眠”。“失眠”,自然痛苦,只是如何让这痛苦更有价值,是该回答的命题。

之于自己,最好的状态可能就是冯唐的那句话:“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地三尺,让心里永远燃着一撮小火”。

如果十年后,儿子仍然跟我说:“妈妈,你是我的榜样”。我想,所有的痛苦就都有了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