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城市~

上周末去西安火车站,本来钟楼要转趟公交的,结果到的有点早,时间还很充裕,火车站里呆着也无聊,便不着急过去,想着如何打发时间,干脆走过去吧,5-6站路的样子,差不多半个小时,刚刚好。

下了公交,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喜欢极了,夜色仿若一层轻纱,朦朦胧胧,让人安心。顺着东大街向前走,碰到十字路口,想去对面,走地下通道,莫名想起几米的《地下铁》,向左走?向右走?被群光广场的-1F入口吸引,一头扎进去,里边有许多个性文艺的装饰,适合拍照,不做停留,匆匆上楼,出来,站在街口,火车站在东北方向,向北向东都能到达,那就向北吧,往省政府方向,很少走过的路,总是充满了未知的期待,有种探险的感觉,走在陌生的街道上,分外新奇,看路边的店铺,看过往的行人,看远处的灯火……一边走,一边看,时而思索,时而放空,走灯火阑珊的小巷,走霓虹璀璨的大街,一个人穿梭于城市的夜色中。

久违的感觉,去出走,去徒步城市,去行走城市的街道和角落。起始于大学时的习惯,周末早起,一个人,背上包,出发,去一个地方,便开始四处晃荡,肆无忌惮,随心所欲,行走于大街小巷,好赖不拒,走繁华大街,也走僻静小巷,游景点也逛菜市场,凡感兴趣者皆有一探究竟之冲动;没有规划,没有路线,走到哪算哪,这个门进那个门出,十字路口哪边绿灯走哪边,有时兴致来了,也会搭一趟公交,坐在靠窗的位置看风景,看到喜欢的就又下车。从早晨可以走到晚上,渴了就路边买水,饿了便就地找饭店吃饭,碰到有趣的就拍照留念。

喜欢高处看风景,二层公交顶上前排的位子最好了,天桥上看来来往往的车流行人也不错,曾一度疯狂痴迷爬附近最高的建筑楼顶。

行走陌生的街道充满着诱惑,你不知道会看到怎样的风景,闻到怎样的气味,看到怎样的趣事,那些有年代的建筑、漂亮的涂鸦、路边的小花、遮天蔽日的行道树、有趣的招牌,好听的音乐,可爱的小动物,手挽手散步的老夫妇……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全身心的放开,路牌,下水井盖,公交站,红绿灯也变得可爱起来。就这样行走,你会不由脑洞大开,那古旧的建筑多少岁了,住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迎面匆匆走过的人,她叫什么,她从哪里来,她要去哪;那家文艺的小店,老板会是怎样的人,生意怎么样;天桥上的乞丐,他是不是骗子,他每天挣多少钱,比我收入高吧?……

即便同样的街道,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段也会有不同的味道,夏日的友谊路绿茵蔽日,秋天落叶满地;白天的德福巷清净悠闲,到了晚上便灯红酒绿。

大学四年,近乎走遍西安的大街小巷,尤其南郊,差不多每条公交线路都坐过,每个城中村都去过。不断地行走,不断地去发现了解这座城市,它的细节,它的故事,它的美,它的丑,它的新,它的旧,它的厚重历史,它的可期未来。

发现城市里有许多的特色一条街,西一路是婚纱一条街,文昌门里是广告一条街,伞塔路是电动车一条街……

发现有趣的地名及来历,五味十字源于药材,端履门是因为上朝,下马陵源于董仲舒,还有甜水井,鸡市拐,等驾坡,炮房街,案板街,吴家坟许多有意思的地名。

发现城市的路牌也有意思,南北向街道是绿色的,东西向街道是蓝色的。

发现城中散落的小众景点,皇城巷的土城墙,师大后边的天坛,城中村里的造字台……

发现那些漂亮的有年代的建筑,省委里边的人民大厦,五星街的大教堂,北大街的和平电影院……

发现许多好玩的地方,大华1937和曲江艺术中心是拍文艺照的好地方;顺城巷里骑行是件惬意的事情;高新三路的樱花开了很漂亮;常宁宫的蒋介石行营地洞夏天超级凉快;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很壮观……

发现西安遍布大大小小的寺庙,广仁寺,罔极寺,清凉寺,大兴善寺,卧龙禅寺,大兴善寺,荐福寺,大慈恩寺,青龙寺,净业寺,香积寺,草堂寺,兴教寺……了解其历史,发现其中不乏宗派祖庭,佛教八大宗派六个祖庭就在西安,大慈恩寺是法相宗祖庭,大兴善寺是密宗祖庭,华严寺是华严宗祖庭,净业寺是律宗祖庭,香积寺是净土宗祖庭,草堂寺是三论宗祖庭。

发现西安遍地的高校,许多充满特色的校园,欧亚学院的图书馆十分别致,政法新校区挖出法律人张汤的墓,美院的校园里栽满了拴马桩……

发现城中藏着许多个性的博物馆,除却大名鼎鼎的陕博、碑林、半坡、西博,还有和平门外的民俗博物馆,师大校园里的女性博物馆,高新路十字的钱币博物馆,里边都藏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有趣玩意。

发现西安历史绕不来的长安情结,古代中国最鼎盛最富进取精神的汉唐王朝都城,多少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在此演绎,汉长安城长乐宫,建章宫,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庆宫,108坊,东西二市,历史变迁,都做了土,留下的大多只有一堆故事和地名,朱雀门是曾经唐皇城正南门位置,朱雀大街是宽阔的正南大街,明德门是郭城正南门,明城墙在唐皇城基础上修建,西南半圆形的城角是唐城遗址,含光门也被包在里边,后又向北向东移,钟鼓楼也移到今天位置,向东走的多点,是故有南、北、西稍门,没有东稍门,兴庆公园是原兴庆宫遗址上修建,唐玄宗杨贵妃长待的地方,大明宫、西市、曲江池、唐城墙修成了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仿唐朝芙蓉园而建,现在的永兴坊、长乐坊也都是沿袭唐108坊旧名。至于汉长安城,西安城区的西北角夜晚灯光的大片黑洞即是,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待开发,只在角上修了一个汉城湖遗址公园,另当年汉武帝操练水军的昆明湖被重新开挖。

关于长安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八水绕长安-北泾渭,东浐灞,西沣涝,南谲滈;长安八景-华岳仙掌,灞桥风雪,骊山晚照,咸阳古渡,雁塔晨钟,曲江流饮,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长安有诗意,登乐游原,李商隐有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南望终南山,有诗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陆续去过不少城市,徒步城市,便成了我最喜欢的了解参观城市的方式,曾一日徒步走遍武汉诸多景点,昙华林-黄鹤楼-户部巷-长江大桥-汉阳造-龟山-江汉路-江滩公园,坐轮渡过江,长江大桥上涂鸦……上海徒步淮海路-外滩-南京路,除却遍地高楼外,印象最深是外滩附近一条满是书店的小街;南京梅园-总统府-图书馆-新街口夫子庙-雨花台,最喜欢栽满法桐的大街和现代气息的南京图书馆;广州太过闷热,沿着珠江两座桥转了一个圈回来,全身都湿透了;铜川旧城,完全一个废弃的工业城市既视感,脏兮兮的河道两岸还是8-90年代的建筑,时间仿若静止。那些有水的城市。喜欢沿着河堤走,一河两岸,整个城市的天际线一目了然。

去过的城市中,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和重庆,北京与西安很像,城市街道都是棋盘格局,但又是放大版的,规格更高,更高的大楼,更宽的街道,更多的大学博物馆,更多有历史感的建筑,更多的小众景点,更多的故事……行走北京大街小巷,总是充满惊喜,常去北京出差,一有闲暇便会去徒步,什刹海一带的北京胡同里窜来窜去,中关村这个大学进,那个大学出,潘家园里瞎溜达,地质博物馆里可以呆半天……

重庆则是因为山城特色,完全不同于其他大城市的呆板,充满了魔幻气息,轻轨一会在地下很深,一会又穿楼而过,一会跨过水面;8楼上去可能就是马路;弯弯曲曲的上坡下坡路,你猜不到下个转弯过去是什么,那边的台阶上去路通到了哪;跟着地图找地方,找到发现在脚下10多米的地方下不去……总是充满惊喜,充满意外,峰回路转又柳暗花明,还有那穿江而过的滑索,黄角坪到处的涂鸦,喜欢极了!

去行走,去徒步城市,去邂逅,去不期而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