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父母別再誤解“挫折教育”

前些日子,大家或許都看到了“17歲少年因為和母親發生口角,隨後便在盧浦大橋上跳橋自殺”的新聞,一時讓人心痛,有關“教育”的各種話題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

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父母別再誤解“挫折教育”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自殺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在網站上隨便搜索一下,就會發現選擇自殺背後的各種各樣的理由。

“8歲男童因為作業沒寫好被父母訓斥而自殺”。“初中女生因考試成績排名靠後選擇自殺”。“12歲男孩因被母親批評跳樓自殺”。

鑑於這種現象,許多家長認為,這些孩子之所以動不動就要自殺,就是“平時被保護的太好了,從沒受過什麼苦,所以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很差。”

於是,很多家長開始採取了所謂的“挫折教育”。

什麼是挫折教育?

心理學上認為,挫折是一種負性的情緒體驗,在人們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發生。

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前進中遇到的失敗和不順利而引起的感覺。

而這些不順利的事情,其實我們的孩子平時都會自然而然的經歷,並不會因為我們“保護的很好”而會消失。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好朋友鬧了矛盾”、“遭受了批評”、“不小心丟了東西”等。

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父母別再誤解“挫折教育”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快速成長,變得勇敢,而故意為孩子製造障礙或是困難的行為,並不屬於“挫折教育”!

人為製造挫折的影響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合理而恰當的懲罰教育不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

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出發,孩子的隨意性活動佔主要地位。

所以在新的教育觀念下我們應多為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孩子摔倒了之後讓他自己爬起來,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磨練過程,這樣既強化了孩子的意志又鍛鍊了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們為了鍛鍊孩子的意志而刻意製造挫折,不僅不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抗挫折能力,還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以及自卑感!

心理學上有一個“習得性無助”的概念,大概意思是說,當孩子反覆經受打擊,他不僅不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強,他反而會形成一種認知,就是“我是一個失敗者”,從而對自己喪失信心,變得越來越無助。

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父母別再誤解“挫折教育”


他們這種“我不行”的自我認知,會對他們的一聲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父母別再誤解“挫折教育”


另外,孩子還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在人為的“挫折教育”下成長的孩子,經常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而會形成“討好父母"的性格,等到他們感到疲倦或是厭倦的時候,早已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明確挫折教育的目的

作為採取“挫折教育”的家長,一定要明白挫折教育的目的除了讓孩子不再害怕面對挫折,還要注重對孩子應對挫折時思維方式的培養。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德威克曾經指出,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挫折時存在兩種思維方式:分別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式思維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生活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所有的挫折和困難都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如果自己沒辦法通過這個考驗,就只能說明自己有問題。

而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他們不僅不排斥挫折,反而很享受失敗帶給自己的經驗,認為通過應對挫折自己的能力會得到提升!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重對成長型思維的培養。

我們要讓孩子覺得,挫折並沒有那麼恐怖,挫折更不是前進路上的阻力,它甚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父母別再誤解“挫折教育”


當孩子能夠用這種思維來看待挫折的時候,我們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孩子會因為挫折而傷害自己了。

怎樣進行挫折教育?

鼓勵和幫助孩子。

挫折是人成長中都會面對的,並不需要我們刻意而為之。

比如,孩子”學走路時的摔倒“、”第一次獨自出門“、”成績不理想“等都是他們人生中所必經的一些挫折。

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父母別再誤解“挫折教育”


這時,身為家長的我們,要以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有力量去面對挫折,而不是打擊。

”你怎麼不去死啊?“”這點小事都不會,你還能幹嗎?“這樣的話是萬萬不要說的。

有時候一句支持的話語、一個擁抱,就能讓孩子有直面挫折的勇氣!

“世界愈悲傷,我要愈快樂。當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當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不退縮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幾米《我不是完美小孩》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愛!

為了TA好,就請選擇正確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