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跟父母的关系,全靠“撒谎”来维持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一句话:

你的错误不是对生活所知甚少,而是知道得太多了。你已把童年时期曙光中所拥有的那种精美的花朵,纯洁的光,天真的希望,快快乐乐地抛在后面了,你已经迅捷地奔跑着经过了浪漫,进入了现实。

说的这就是我们成长的真实写照。曾经我们以为长大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到现在才发现童年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而成长中最让我感到无奈的一件事,莫过于每个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是相处得久,越需要更多的“谎言”来维持。

在银行工作的那几年,我深有体会。

01

很多人说:一入银行深似海,从此朋友似路人。

进入银行后,你会渐渐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再去与朋友维持那种以前“随叫随到”的关系了。

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那些远离你的朋友,只会关心在你这里能不能贷到款,一旦你有任务找到他们,往往找借口避之不及。

在银行工作五年,这样的朋友我见得太多。

我以为是人性所致,后来我才明白一个道理,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永远不会拒绝再帮你一次,那些不愿意帮助你的人,即使你帮助过他,当你有困难时,他也不会对你伸出援手。

成年人的世界里,人情始终敌不过现实。

02

自从进了银行,贴上了银行人的标签之后,任务似乎就与你有着脱不掉的干系。从存款贷款、理财保险、手机银行网银、金钞贵金属到ETC信用卡,每一样都让你绞尽脑汁,费尽心力。

然而在任务面前朋友现实,父母却永远是你唯一不变的忠实客户。只是不同的是,在任务面前,银行人跟父母的关系常常是靠“谎言”来维持的。

小时候一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家找父母。

长大后进了银行,父母问你有没有存款任务,你撒谎说:“工作挺好的,没什么存款任务。”背地里却在为自己刚进入社会,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资源,没有朋友,应该如何才能拉到存款而感到担忧。

后来,即使远在另一个城市,父母还是在那边销了户,带着存款来到你的城市,他们假装不在意的过来看看你,谎称顺便存一点钱,其实只是想帮你减轻一点存款任务。

不久之后,你会突然发现你的七大姑八大姨,甚至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突然来你的网点存款了。这不是偶然,而是你的父母知道你的人情太浅,不足以独自砥砺这个现实的世界。

在银行哪能没有存款任务?你的父母不是不知道,只是也不想让你知道:他们正偷偷的在尽自己所能的帮你减轻负担。

03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话题:小时候为了溜出门,喜欢对父母说谎;长大后为了呆在家,喜欢对朋友说谎。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上学的时候一到放假就想着去外面野,现在工作了一有空就想回家看看。以前一有机会就想拉着朋友到外面去吃饭,现在觉着还是母亲做的家常菜最好吃。以前喜欢跟一群朋友高谈论阔,现在只喜欢跟父母随便拉拉家常。

大概是因为长大了,在外面呆得久了,在银行工作太累了,才渐渐懂得家的重要性。

只是与从前不同的是,在银行工作的这些年,很多时候跟父母的关系都是靠“谎言”来维持。

小时候遇到什么新鲜事,开心或不开心的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跟父母倾诉,长大进入银行后有什么困难都憋在自己心里不想让父母知道;

小时候在家不喜欢做家务,经常被父母叫去洗碗扫地,长大进入银行后,偶尔有空回家吃顿饭想帮父母收拾收拾家务,却被父母一把拉住,说你打扫得不干净。

小时候对父母撒谎:我不舒服,想请假,不去上课了。长大进入银行后对父母撒谎:我挺好的,身体没问题,你先休息吧,我做完手头的工作就去睡。

小时候问父母要钱买东西,报双倍的价格,长大进入银行后为父母买东西,只报一半的价格。

小时候为了多要零花钱对父母撒谎,长大进入银行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总骗他们自己工资高有钱。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用在现在就是:银行人与父母之间的说话,怎么能叫撒谎呢?

其实,父母对待我们的不开心,比我们自己要认真得多,有时候,你过去了,但他们过不去。

在父母之女之间,最诚实的沟通,往往带来的是最真实的愧疚感,那种帮不上忙的愧疚,那种无能为力的难受,比具体的不开心,更难过去。

所以,我们说谎不是选择逃避,只是选择了一种更舒服的方式来相处。

04

有一年,行里年终冲刺,各项任务指标特别重。

当时做柜员的我们,下了班还要被迫参与到外拓营销中,回到行里还要花时间整理外拓的资料,常常是忙到深夜都还没能休息。

有一天,我心情非常压抑的发了一条朋友圈:累到不行,这个点了吃饭的欲望都没有了。母亲在下面评论:先吃饭啊!吓得我赶紧把朋友圈删掉了。

长期的久坐跟不按时的吃饭,犯了一身胃病,经常都疼得不行,根本吃不下饭,为此还自己去过几次医院。这些我从来没让父母知道,更不敢让他们知道,有时候回家带着药,被问起也只是说没什么事,有点消化不良。

我怕因为我们距离遥远,我的痛苦传达到父母那里,会被无限的放大,他们会担心,会愧疚,会自责,会想尽办法来帮我解决问题,这种情绪比我的痛苦更痛苦。

曾经,你的父母来到你的城市,为了帮你完成任务而谎称顺便看看你,如今你在银行工作很忙很久没回家了,你的父母又来到你的城市,为了看一看你而谎称顺便存点钱,可是隔着三尺柜台,你也只能借着履行工作职责的几分钟跟父母搭上几句家常。

谎言一个接着一个圆,你却不知道,那几句简单的家常和短短的几分钟,在父母眼里就已经足够,看着你还好好的,他们也能放心的回家了。

在父母眼里,无论你离家的距离有多远,无论你如今多少岁,你始终都还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也照顾不好自己。

05

记得刚毕业那一年,到处考试找工作,面试了好几个单位和公司,都被刷下来了。

有一次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我都一直在刷招聘网站,刷着刷着抬头问母亲:“妈,我要是一直都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啊?”

母亲说:“能怎么办,家里有吃有住,养不起你啊?”

有人说“我养你”是世界上最毒的情话,但是从父母口中说出来,却是世界上最伟岸的靠山。

可是我也想养我的父母,也想让他们无忧无虑,就像我小时候一样简单快乐的生活。

在银行工作那些年,无论任务指标有多难,工作压力有多大,生活有多么艰难,我都从来不告诉父母,家里的很多事父母也对我常常报喜不报忧,大概在成熟的亲情关系里,靠“谎言”来维持,是最常见的一种状态吧。

龙应台在《目送》里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句“谎言”,作为父母,不必追心里却想着追,作为子女,不必留,心里却想着留。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三尺柜台,人生百态,见过各种各样的谎言,但在银行工作这些年,“爸妈,我一切都好”这一句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谎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