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驻守云南的李定国,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业,大力实行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安定百姓,使滇南出现一定的繁荣局面 。他终日厉兵秣马,制造盔甲兵器,训练象队,仅一年练就精兵三万。

还举行了生童考试,对考中的状元和秀才者,选拔重用贤人,鼓励大家做官,为恢复汉人江山而努力。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八月,李定国命明巡抚徐天佑镇守桂林,独自率军北上直捣湖南,连取全州、永州(湖南零陵)。九月,李定国攻克衡州(湖南衡阳),守将沈永忠便弃城逃跑,长沙巡抚金廷献沿长沙逃至郫州,城内监司以下官员皆望风而逃,满清援军还未抵达,整个湖南的清守军都望风而逃 。李定国顺利接管衡州,安设文武官员,休整军士,不久将继续北进。

与李定国同时进攻清军的马宝,率广西明军接来攻下阳山、连州,占领广东西北部,派马进忠、冯双礼北上进攻长沙,攻占常德、岳州,又命高文贵东取江西,连克永新、安福、永宁、龙泉,率大军围攻赣西重镇吉安。李定国部队自七月出征以来收复两个州,十六个郡,收复近三千里的土地再次回到南明政权 ,史称"湘桂大捷"。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李定国军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纪律严明,爱民如子。有位明朝遗老李寄,曾这样描述:"定国兵律极严,驻师半载(指在长沙),居民不知有兵,入市输买。定国所将半为罗倮傜佬,虽其士官极难钤束,何定国御之有法也。"

清军在湖广节节败退,使清政府惊慌失措,火速命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趋长沙。十一月,清廷又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率领三贝勒、八固山共十五万精兵朝长沙扑来。面对强敌,李定国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周密布署: 大西军暂时撤出长沙,引敌深入湘江,命冯双礼、马进忠部埋伏白杲市,一旦清兵跨过衡山,李定国从蒸水(衡山西南)正面出击迎战,冯、马二将背后出击,两军相攻,合围尼堪。无料此作战方案却被冯双礼透露给孙可望,孙可望并不想让李定国一人得此战功,却暗自想着怎么陷害他 。密令冯双礼退出伏击圈,马进忠见状也撤离了战场。

十一月十九日,尼堪率清军抵达衡州,李定国在蒸水积极出击,接连转战至城北香草庵、草街,交战双方胜负不定,为此李定国便采用伏击战术。二十四日,两军再战,李定国佯装败退,尼堪舍命紧追,至演武亭,一声炮响,大西军伏兵四起,紧紧围住尼堪,李定国手举大刀,痛斩尼堪。清军主帅阵亡,落荒而逃。李定国收缴了尼堪的铠甲、绣旗,即刻将乘胜追击,才发现冯双礼、马进忠未到,派兵侦察说已走湘乡。李定国才明白是孤军作战,无法有利扩大战果,便收兵向武岗转移。衡州战役后,李定国命人绘制孔有德、尼堪画像,刊布粤楚,"露布告捷" 。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南明为何在崇祯朝覆灭后仍坚持了20年?猛将李定国扼守西南

桂林、衡州两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极为震动,特别是两蕨名王尼堪,孔有德后,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不寒而栗,甚至一度有有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的打算 。李定国出兵不足一年,征战数省,收复湘、桂,击败清军数十万,是继1647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黄宗羲称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