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離我們還有多遠

雖然關於人工智能的新聞充斥各種媒體,但我總覺得,人工智能距離我們普通老百姓距離還遠,而且我也總認為,有一些行業是人工智能很難代替的,比如廚師。

昨晚,和單位職工食堂承包商的一席談話,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食堂承包商姓王,是個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們都稱他為王經理。他文化程度不高,先做過服務員,後來學廚師,據說廚藝不錯。再後來,他就承包食堂,並代理銷售廚具。

他說,他想開個廠子,生產炒菜機器人。我擔心,炒菜機器人的銷路能好嗎?炒菜機器人能代替人工嗎?王經理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王經理剛在我們職工食堂進了一套炒菜機器人,安裝到位共花費8萬元。關於使用炒菜機器人是否划算,大概得從兩方面考慮,一是算經濟賬,二是炒菜機器人的手藝。

目前,北方地區聘用一個能炒大鍋菜的廚師,月薪要在6000以上,廚藝更好的要到1萬元。這臺炒菜機器人要正常運行,只需要旁邊有一個不需要任何技藝的工人,隨時補充炒菜原料。一臺炒菜機器人的工作效率相當於兩個廚師,而一名沒有任何技藝的工人,工資只需要2000元左右。這樣算來,使用炒菜機器人一年就能賺回成本。

至於炒菜機器人的手藝,對於炒大鍋菜來說,比廚師炒出來的菜更好,因為它的配料是嚴格按照程序設定執行,而炒菜最看重的火候,炒菜機器人會嚴格按照鍋的溫度來添加各種食材,少了隨意性。大家不愛吃大鍋菜,很重要的原因是廚師很難翻動那麼多的菜,炒出來的菜跟煮出來的菜口感和口味兒差不多。炒菜機器人使用機械臂,就具有了人所不能有的優勢。

這樣看來,對於職工食堂,學生餐廳等,使用炒菜機器人,有很大的優勢。

王經理說,那種飯店裡的廚師機器人還是很難代替的。但是,和王經理聊了以後,我倒是覺得,飯店裡的廚師被炒菜機器人代替,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人工智能代替人工,這種狼來了的叫法,我們喊了好久了,現在看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真的變成現實了。

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廚師尚且可能被機器人代替,就更別說那種技術含量低的工種了。

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在與其他人,以及突然冒出來的智能機器人的競爭中處於優勢,是當代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