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外婆――那个养育五崽四女的文盲“观世音”

外婆离开我们几年了,寿终八十七,音容宛尤在。

一个十四岁结婚的农村文盲女娃,

一个养育五崽四女成家立业的伟大母亲,

一个晚年不给子女负担立下“灵前口头遗嘱”的德懿长者。

乡邻皆称其一生慈悲智慧如观世音!

忆外婆――那个养育五崽四女的文盲“观世音”


一、【苦难的岁月,造人容易养人难】

小时候,听祖父辈讲万恶的旧社会,苦难的解放前,总感觉是听故事,不懂世事沧桑,人间苦难……依稀记得外婆外公结婚是解放前,郎十五女十四。两边亲家亲戚摆二桌吃顿饭,就算结婚,再分二间破房,一担稻谷,几升米,加锅碗油盐就算分庭立户,该自己成家立业了!

白天做农活,晚上的农村黑灯瞎火,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能造人。所以农村人口增长率大大提升,外公外婆一口气造了九个,五崽四女,正所谓造人容易养人难。没饿死一个没冻死一个没夭折一个均成家立业,就是外婆这个文盲女流之辈最大的慈悲和智慧。

外公是农耕好手,但挖野菜做蒿子粑粑是外婆的拿手好戏,从解放到土改到人民公社到生产队,杂粮基本是主食。几粒米一把野菜一锅粥,粥能照镜子,红薯饭只见红薯不见饭,饿得众姊妹骨瘦如柴。生产队的稻谷收了,晚上就去盘稻穗,红薯收了,晚上就去盘红薯根,只要是山间的能食用的野生果子熟了就摸黑都要盘回来,而鱼虾之类,更是见货就收……到了天黑,农活收工回家,外公外婆就清点人数,灶头边、大门口、台阶上,柴堆里,七零八落,哼的哼,睡的睡,吃不饱穿不暖,和电视剧里的乞丐大模小样。但神奇的是,总在你饿得受不了时,外婆的野菜粑粑做好了,递给你一块充饥;有时有烤红薯根,有时有煨芋头,有时有毛栗子……吃,最大的奢侈是没饿死。听外公说,有一回,外公搞了很多鱼回来,吃一顿打打牙祭。第二天,外婆就把鱼倒门前垃圾坑了,主要是煮鱼不放油太腥,一放油则费油又因鱼好下饭费主粮,这样开吃怕是熬不到月底就断了炊。因为平时煮菜都是一块腊肉涂抹锅底,反复使用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头痛脑热也是人之常情。外婆的小孩,都能成人,一是命硬,没有重疾大病,二是外婆的“万金油”疗法百试不爽,涂肚脐涂太阳穴,再来回搓糅,胜过灵丹妙药。到了八十年代初,我这个外孙子还享受过外婆的“万金油”抚摸疗法,确实灵验。而外婆最大的优点是遇大事不慌有自己的主见,。听妈妈说,我三姨小时候在前门塘里洗澡溺水,救上来已经没了气息,很多乡邻围观,大人悲泣不成声,小孩吓得哇哇哭,只见外婆闻讯急驰而来,却不悲不慌,又讨来大铁锅倒铺锅底朝上,提着三姨铺在锅底上,一阵按压折腾直到三姨鼓鼓的肚子里的水从小嘴中狂泻而出,硬是把三姨从奈何桥上抢了回来……

忆外婆――那个养育五崽四女的文盲“观世音”


二,【子女均成家,五媳四婿一个不落下】

我妈有两个哥,一个当兵,去了贵阳,在外成家立业。一个招工,在湖南锻造厂落地生根。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三个妹妹,妈妈就把读初中的机会让给了大姨,自己当起了“姐娘”,也算为外婆外公分担了不少,到了二十五六,才谈婚论嫁,之所以晚婚,一是未成年时要带弟妹懂得感恩,二是成年后生产队要出工,只有挣工分才能和父母一起盘活一家子人。待到妈妈结婚隔天,连个凉席外婆都买不起,晚上妈妈是边哭边翻十几里山路到二舅的单位,软磨硬泡才让二舅买了凉席。妈妈嫁到刘家,又迎新婚逢亲丧哭笑不得,出灵堂入洞房进退两难,这是题外话。

从打我记事起,舅舅们一个个成家,阿姨们一个个出嫁,都先后慢慢成家立业,开枝散叶,。每年正月初二,是大家庭大团圆的日子,好生热闹,外婆家的大门板上贴的“财神”是最多的,只要“送财神”(注:以送财神印刷体像为乞讨的一种职业,一般为困难孤寡群体)的人上门,外婆都是打发红包和零食,从不嫌厌满怀慈悲。儿时,记忆深刻的还有外婆家的老宅,一边土砖房,一边红砖房,大门有二个,小门几个,一字排开有七八间房,正房镶了楼板,古香古色,最清晰的记忆是楼板下倒挂的燕子窝多,很是热闹,和人丁兴旺的一家子和谐共存。而上厕所,居然用棍子刮屁屁,那是80年代初。纵然苦难,但外婆外公都把九个儿子女拉扯到成家立业。这不仅仅是天意和宿命,还有外公外婆倾注的毕生辛劳和智慧。

即使是到了儿女成家后,外婆依然“劫富济贫”,帮衬条件相对经济薄弱成家不久的舅舅。记忆里,每年父母生日,外婆都会打发外公来家里,背上菜蔬瓜果。秋后微凉,外公都穿着单薄不穿祙子,父母又给添衣又给红包。其实老人的心思父母明白,外公外婆节一分省一厘都是用在对子女的变相帮衬。

忆外婆――那个养育五崽四女的文盲“观世音”


三、【晚年懂养生又“爱臭美”的外婆,走得格外安详】

外公走得早,七十三就入土为安。外婆晚景遐年,倒也过得安逸舒适,每天白糖枸杞泡鸡蛋,在几个舅舅家吃轮供。逢年过节,子孙给的红包和礼品收到手软,而且牙口还很好,走路还是腰直背挺,永远干净整洁带着祥云般的微笑。七十岁高龄,还能一顿吃八九砣大肘子,八十岁高龄还能健谈电视剧剧情……衣服一定要穿新的款式流行得体的,就爱“臭美”……

只是,过于节俭的外婆,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冬天的平常都是二舅给她洗脚,有一回却自己洗脚时误入开水中,怕给子女添麻烦,又买膏药自敷,拒绝二舅给其洗脚,直到溃烂疼痛难忍才吱声,因严重感染住院后引发内脏器官衰竭而驾鹤西游。而这算外婆第二次入院,时间不到一个月……

就在寿终的前一天,外婆还思维清晰,能吃能睡,毫无征兆。在外婆的灵柩前,二舅口述了外婆的遗嘱,所剩现金按子女经济状况不同作了轻重分配,九姊妹均有不等红包,对未成家的孙子辈和重孙子辈都准备了红包,对伺奉医院床前的女儿准备了红包。每每回想至此,泪满沾襟!

也许,外婆的一生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今回忆记录缅怀之,只是外婆已驾鹤西游,世上再无这文盲“观世音”老太君!我知道,她还住在我心里,佑我忠孝前行!

忆外婆――那个养育五崽四女的文盲“观世音”

因为有你,所以感恩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