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題記: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是:當一個人不知道他的渺小時,他才能做出偉大的事。

斯皮爾伯格導演拍過一部電影叫《辛德勒的名單》,以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為原型的一段真實的歷史,講述了辛德勒和夫人在二戰期間,用錢財賄賂納粹軍官,買下猶太人,把自己的工廠變成了猶太人的庇護所,從而拯救了1100多名猶太人的生命,使其免遭德國法西斯殺害。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英國也有這麼一位英雄,他被譽為“英國的辛德勒”;捷克總統親自授予他捷克共和國最高的榮譽“白獅勳章”;倫敦和布拉格車站站立著他的雕像;太空中甚至有一顆捷克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就是尼古拉斯·溫頓。

對於他所獲得的榮譽,他認為只是自己比其他人道主義者活得長些而已。尼古拉斯·溫頓表情冷峻地說:“有的人生來偉大,有的人一生追求偉大,有的人被推到了偉大的位置上,我就屬於第三種,被推到了偉大的位置上。”

01

1938年,溫頓還是一位證券交易所的股票經紀人。家境優渥,喜歡航海、旅行、滑雪。從來沒想過做什麼偉大的事。

聖誕節前夕,溫頓和朋友準備去布拉格滑雪場滑雪。當他到達布拉格後驚呆了!布拉格破敗不堪,已經淪為猶太人難民營。

那是希特勒為了發動戰爭,在國內肆意鼓吹納粹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並通過廣播和演講,在國內煽起仇恨。反猶主義四處可見,在德國法西斯控制下的猶太人民四處逃竄,苦不堪言。連不諳世事的孩童都受到牽連。

有位猶太小孩摔破了頭去醫院,醫生拒絕給孩子做手術,原因是:我不給猶太人治病,要死也別弄髒我的診所。

德國軍官到學校去,對猶太孩子說:猶太賤種不能坐在第一排,滾到教室後面去;猶太人的商店被砸、猶太教堂被燒······

戰爭臨近,成群結隊的難民陸續拖家帶口開始湧入布拉格。此時的布拉格正值冬天,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女人們抱著凍得瑟瑟發抖的孩子,圍坐在一個小的可憐的火堆旁邊,泣不成聲。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看到此情此景,溫頓心裡五味雜陳。

溫頓向朋友提議:“我們是否能為他們做點什麼?”有些時候,有些成功,就是把一念之間和一腔熱血,付諸行動。

溫頓想,如果救不出大人,至少保證救出這些孩子們。他們承載著一個家庭,乃至一個種族的希望。溫頓是一個有想法就付諸行動的人。

於是,溫頓白天的工作是英國證券交易所的股票經紀人,晚上他便開始到處發名片,他奔走於西方各國政府,遊說、寫信,希望他們能接納這些小難民。可以為這些小難民的入境開綠燈。

然而當時只有英國同意接受這些孩子。前提是必須為每一位孩子在英國找到願意收養他們的家庭。並且,每個孩子還必須向英國內部政府繳納50英鎊的擔保金。政府才會同意頒發簽證。

於是溫頓開始通過報紙、廣告的形式,廣泛尋找願意接受捷克難民兒童的英國家庭。

在英國,要救這些孩子,第一,因《慕尼黑協定》的限制,英國官方機構根本不可能明著幫助猶太人,這宣告著溫頓的營救工作只能是個人行為;第二,在英國必須拿到英國政府給每一個孩子頒發的簽證;第三,給他們找到適合的寄養家庭。第四,每一個孩子必須有50元的擔保金。

知情的朋友勸他說:“就憑你?還是別瞎折騰了吧。”

溫頓卻還是滿腔熱血的認為沒有那麼困難。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這段時間溫頓只要一有時間,就開始幫孩子們物色適合的收養家庭,溫頓還為每一位孩子募集到了50英鎊的擔保金,孩子們的簽證頒發下來後,溫頓開始實施營救計劃。

英雄就是一腔熱血加超強的行動力。

02

一個人如果要做一件事情,並且要做成功,必須靠自己,不能聽信別人。

溫頓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和募集到的資金,預估應該差不多了,溫頓來到了捷克斯洛伐克。

他租了個場地,明面上他是一個奸商,是來招收童工,實際上是一個招收孩子的避難營地。

他開始徵集願意將孩子帶去英國的家庭,沒想到,捷克難民紛湧而至,把孩子送到了溫頓跟前。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因為孩子們的數量太龐大,他的舉動很快引起了蓋世太保的注意。為了掩人耳目和防止盯梢,他特意給納粹軍官給了數額不菲的賄賂金。並騙他們說,這些孩子他想運輸到英國當童工。使得納粹分子撤掉了監視溫頓的眼線。

就在1939年3月,納粹德國侵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溫頓意識到他必須快速完成救援孩子的工作。

但英國內務部官員們辦理入境手續磨磨蹭蹭,讓溫頓極為惱火。那些官僚們勸他:“別急,沒事兒,打不起來。”

溫頓卻很焦急,目睹了難民的困窘,納粹分子的無情,他內心是焦灼的。他只好偽造入境文件。他和包的八列火車一起來布拉格接孩子們。

在車站,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了令人心碎的生離死別之後,669名脖子上繫著標明身份的編號牌的孩子,逃離了戰爭災難,他們在英國倫敦的車站,等著被領養。無論他們的領養家庭富貴還是貧窮,來到寄養家庭,終於讓他們吃了一頓飽飯。

戰後記錄表明,溫頓的行為是多麼的正確,直到戰火結束,孩子們回來尋找他們的父母,發現他們的父母幾乎無一倖免於戰火。

然而最後一次的救援並不順利,由於被納粹分子阻攔,列車在布拉格停留了一個晚上。也就是因為這一個晚上的逗留,戰爭爆發了,導致250多名捷克兒童在戰火中死去。看著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他的眼皮底下離去,血肉模糊,溫頓一直耿耿於懷:如果能早一點兒,他們也能倖免於難。

安頓好669名得救的孩子們以後,溫頓也加入了二戰,成為了一名空軍戰士。二戰結束後,他帶著秘密回到了倫敦,繼續做起了股票經紀人。結婚安定,過著平凡的日子。

但是由於戰爭的陰影,他不苟言笑,外表冷峻嚴肅,沉默寡言。就連妻子都不知道二戰前,二戰中,他經歷了什麼。

有一天,妻子收拾整理儲物間,在儲物間撿到一個剪貼本,翻開一看,裡面貼著一些孩子的照片,照片下面有孩子的信息,孩子叫什麼名字,編號是什麼,父母是誰,被誰收養了?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奇怪的是,這些孩子,她一個都不認識。剪貼本里夾雜著幾封信件,落款是:尼古拉斯·溫頓,她丈夫的名字。

她腦子裡全是問號:這是什麼?難不成,丈夫曾經是人販子?尼古拉斯太太打開信件,一口氣讀完,漸漸明白:50年來,丈夫保守著一個震驚世界的秘密。她也被丈夫的英雄事蹟感動流淚。

戰爭帶給人們的往往是不幸和恐懼,而溫頓的出現,讓這669猶太孩子逃離了戰爭,成為了幸運兒。讓他們更加意識到生命的寶貴。


03

有人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人性的卑汙、殘忍、自私和貪婪成性…集中展現。”

但是尼古拉斯.溫頓的事蹟卻給我們啟示:即便在如此沉重的黑暗戰爭裡,人性的善良的微光,仍能穿透卑汙的陰霾,照亮絕望的靈魂。

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在這場種族清洗中,600多萬猶太人被殺害,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集中營裡,死者的頭髮,被編織成毛毯,皮膚被做成燈罩,脂肪做成肥皂,骨灰賣給農場做肥料……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因為生來是猶太人,所以,你的存在和死亡,都不再有人性…即使是活著的人,也可以被肆意侮辱、蹂躪、踐踏。然而,在強大的惡面前,也有渺小卻溫暖的善意。

正是因為有溫頓這種人,這種堅持善意,去改變、去行動、去救贖的人存在。絕路,才不會是人類的最後通道。

在戰爭結束後,被溫頓救下的兒童,曾經回到祖國尋親。在市政府大堂裡,牆上貼滿了尋人啟示:父母、妻子、兒女、戀人…幾千張尋人啟事,寄託團圓的盼望。儘管他們隱隱知道,照片裡的親朋,或許早已隨著戰爭的煙火飄散。

有人從倖存者口中,得知母親的遺言:媽媽在臨死前,對旁人說,幸好我兒子,不用受這份罪;有人回到故居,他們還能清楚地記得:餐桌上,父親得知孩子可以去英國時,從來鐵骨錚錚的父親,眼含淚水的不捨;火車站臺上,母親緊抱著小女兒不忍撒手…火車開動的一瞬,她叮囑孩子:過些天,媽媽就去接你們。女兒回憶:這應該是我媽,撒過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謊。父親對女兒說:無論在哪裡,你都要做我勇敢、快樂的寶貝姑娘,我們很快會相見;儘管過去了半個世紀,那些被救的孩子,已經成為了兩鬢斑白的老人,可是提起往事,仍然會像孩子一樣抽泣、抹淚…

那些時代造成的傷害,終究無法隨著年月消散。BBC紀錄片主持人(也是溫頓兒童之一)說:“年輕時我會覺得,活著是理所當然的事;直到在這場戰火中,不僅是我的父母死了,很多人都死了,我才深深的懂得,我們是幸運的極少數…既然如此,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活著?”

在1988年,BBC節目錄制現場。溫頓坐在演播廳的第一排。來之前,這位80歲的老人並不知道會錄製什麼節目。節目組邀請他時,怕他知道實情後不願參加。

於是給他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這是一檔關於回憶過去的節目。來之後,他才發現,他成了節目的主角。

當主持人回顧他的故事:二戰時候,他冒著生命危險,一人救出了669個猶太孩子。這喚起了他對以前所有的回憶。他手微微顫抖的從左邊的插兜裡拿出了潔白的紳士手絹,默默的擦拭眼角的淚水。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坐在右邊的女士,激動的轉過身握著溫頓的手說:我是您救下的孩子之一。接著,場上一位、兩位、三位…幾乎整個演播廳的人,都齊刷刷地站了起來…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版,他是改寫了669個孩子命運的爸爸


原來,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全都是溫頓當年,從納粹手中救下的猶太孩子…50年過去,他們帶著兒孫,從世界各地趕來,就是為了,對溫頓道一聲:謝謝您。

令人欣慰的是,那些在異國他鄉,平安長大的孩子,成為了醫生、政府高官、作家、導演、老師、記者、設計師…他們也用最大的善意回報著這個世界,他們沒有辜負溫頓。

溫頓說:“面向未來,就要忘記過去…我並不偉大,我只是被推到了偉大的位置上。”

人性在惡意中醜陋卑劣,在善意中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