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為落實“堅持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要求,雨花臺區法院在“一站一室”工作基礎上,不斷優化升級,制定《關於“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工作實施方案》。

為實現“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全覆蓋,雨花臺區法院以駐全區8個街道法官工作室為平臺,在各街道分別設立相應審務工作站,按照“一站一室”的原則,全院8個審執部門分別與各街道審務工作站展開聯絡對接,各庭室長為工作負責人。各庭室法官根據專業特長,對應負責一個或多個審務工作站下轄社區網格,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定期組織開展服務民企、優化營商環境、巡迴法治宣講等活動的同時,與社區網格工作人員進行“點對點”對接指導,通過“零距離”的司法服務,切實提高社區網格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水平,助力提升基層依法治理能力。

為將“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工作要求落到實處,雨花臺區法院速裁庭庭長吳文麗積極與其負責的雨花街道審務工作站對接聯絡。瞭解到街道對於參與旁聽庭審及提高工作人員依法解紛能力的實際需求,11月5日下午,吳文麗庭長結合庭審進校園活動,邀請雨花街道社區網格工作人員到江蘇警官學院旁聽案件並參與案件調處。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兩名雨花街道社區網格工作人員系第一次來到真實庭審現場,11月5日下午2:30,為了幫助社區網格工作人員理解案情、瞭解庭審程序,吳文麗庭長提前來到庭審現場,向她們做了簡單的庭前講解。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下午3點,庭審正式開始。在吳文麗庭長的主持下,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環節相繼展開,庭審活動層層推進。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後由於被告當庭提出調解要求,在徵求雙方意見後,吳文麗庭長決定暫時休庭以組織原、被告雙方進行庭外調解。在法官及社區網格工作人員的參與下,很快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庭審結束後,同學們對於以調解方式結束案件審理感到新奇,紛紛就調解程序與開庭審理的關係,訴前調解、訴中調解的異同及意義等相關程序性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吳文麗庭長一一耐心解答。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雨花街道社區網格工作人員也表示,參與真實庭審的全過程對於社區網格工作人員來說十分必要,通過零距離旁聽庭審,不但對庭審程序有了直觀的瞭解,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普法釋法的能力,希望未來能夠更多的參與到法院活動中,提升自身法治素養。

庭審結束後,法院工作人員還向在座同學及兩名社區網格工作人員下發了《“套路貸”防範手冊》,並作了簡單解讀,提醒大家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自覺遠離和抵制“套路貸”帶來的危害。

2019年以來,為實現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目標,雨花臺區法院各審執部門紛紛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及本部門特色品牌工作,主動走進網格,延伸司法職能。

鐵心橋人民法庭庭長陳叢蓉、副庭長尚小強分別走進法官工作室對接的社區網格展開巡迴審判,公開審理貼近群眾生活的民事案件,達到“巡迴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民事審判一庭法官張敦生、民事審判二庭庭長李書劍也相繼帶隊走訪民營企業,就企業高發問題與企業管理人員展開交流,助力轄區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板橋人民法庭結合網格巡回法庭品牌特色,常態化地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青年法官薛鵬將社區幼兒教師請進網格法庭,舉辦首場“與法律零距離”教師普法活動,切實提升教師法治素養及普法釋法的能力。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刑庭庭長鄭朝明、民事審判一庭副庭長陳昊陽根據學校師生訴求,精心準備課程內容,分別走進三江學院、江蘇省警官學院開展“普法小課堂”講座。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 實現司法服務“點對點”、“零距離”、“全覆蓋”

雨花臺區法院將持續推進“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工作,將司法服務工作納入本轄區基層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當中,以法官工作室及審務工作站為重要抓手,不斷完善與各街道的對接機制,通過搭建法院與街道交流互動平臺,在切實提高街道社區網格工作人員的法治素養的同時,進一步瞭解群眾司法需求,有效實現司法服務向基層的不斷延伸,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提升基層法治化水平,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