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縣:為貧困群眾幹實事兒的“90後”

特約記者 卞瑞峰 馬嘯


“2016年溫莊村識別貧困戶10戶42人,2017年脫貧2戶10人,2018年脫貧6戶25人,目前未脫貧戶兩戶7人。”說起扶貧工作,這位“90後”駐村幫扶幹部路恆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些許自豪。

路恆,一位“90後”小夥,2011年從高校畢業後,懷著建設家鄉的初心,毅然回到了原陽。2019年5月初,經原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推薦赴原興辦事處溫莊村和李莊村任幫扶幹部,加入扶貧大軍。


原陽縣:為貧困群眾幹實事兒的“90後”


“剛駐村時,生怕自己幹不好。後來發現,只要練好‘基本功’,就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路恆說。走訪調研、摸清村情,便是路恆說的“基本功”。駐村以來,他常常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交朋友、共同勞動,給貧困戶講政策、找路子、共謀發展。哪家適合產業扶貧、哪家適合教育扶貧、哪家適合健康扶貧,他心中有數。

杜發錄是溫莊村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年近80歲,妻子羅清桂,肢體四級殘疾,常年看病吃藥,贍養老人的重擔便落在了兒子杜鄧斌身上,路恆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與本村鴻豐木業公司聯繫,幫助他解決就業問題,這樣一來,他不僅能夠照顧家中老人,月收入還能達到3500元。路恆還為老人辦理特殊病種門診救助,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大病兜底等政策性幫扶項目,減輕看病負擔。談到目前的家庭狀況,杜發錄非常感謝幫扶幹部路恆給他爭取了這麼好的機會,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今年年初,路恆在走訪時發現,村民對改善基礎設施呼聲最大,安裝天然氣首當其衝。他便立即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進行實地勘察,入戶測量。經過充分的前期準備,克服了種種困難,為60戶村民申請安裝了天然氣入戶工程,讓村民用上了潔淨安全新能源。這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解決了群眾用氣難的問題。

“如今能為家鄉的老百姓們辦點實事,再苦再累心裡也是甜的。”路恆說,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年,我將全面履行幫扶責任,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為鞏固溫莊村和李莊村脫貧成果貢獻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