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为何那么偏爱桃子?

诗经中有: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连好吃的桃子都无法解忧了。

中国人最爱的水果是什么呢?可能就是桃子了吧。

不仅仅因为它好吃,还因为它有美好的寓意。

寿桃是一个有趣的象征,它出现在寿星佬的手中。它是王母娘娘待客的法宝,只有关系好的人才能吃上一颗。


齐白石为何那么偏爱桃子?

齐白石 华实三千年


齐白石也是爱画桃子的,他在画上题写:“华实三千年。寄萍堂上老人齐璜心安气和时一挥而成。”

画这个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桃子,齐白石也要在心情好的时候,画出的桃子也是不同凡响——超级大的桃子,似乎要撑破画纸呼之欲出。

似乎伸手便可以摘下一颗,享受这六千年才能成熟的神奇果实。看着这幅画,突然理解了当年孙悟空偷桃的动机——真的是忍不住啊!

仙桃儿在蟠桃园,如何吃到呢?得等着王母娘娘赐给你。

王母娘娘身边有个当红侍女,名叫许飞琼,如果王母娘娘看你顺眼,就会让许飞琼赐给你大仙桃。

但齐白石不这么认为,傲娇如他,总是有奇思妙想:“赐桃不见许飞琼,须识神仙即我心。”

这个画中的大寿桃可不是王母让许飞琼赐给你的哟,那么是谁给你的呢?这个神仙叫做齐白石。每每读到齐白石写在画中这样的句子,总是想笑。


齐白石为何那么偏爱桃子?

齐白石 寿桃


有的人天生就有一颗好玩的心。当年齐白石和好友聚会时,是不是就是那种平时不说话,说一句话要不噎死你,要不让你玩味好几天,笑好几天的那种人。

然而,世界上等着别人给自己好东西,毕竟还是太被动。

能够不经过王母允许,而吃到桃子的可能有两个人,一个就是无所不能,无人不知的孙大圣。另一个是东方朔,可能大家就没那么熟悉了。

传说,东方朔跑到王母的桃园偷吃桃子被发现,但此人幽默滑稽很会说笑话,逗得王母放过了他。

和孙悟空相比,东方朔显得更有办法更有智慧。于是在绘画中“东方朔偷桃”,也往往用于祝寿。

齐白石也画过很多《东方朔偷桃图》,在他笔下,东方朔是一位笑眯眯偷桃的老者。眯眯眼的神情中有着藏不住的诙谐感,还有点偷桃得逞王母拿我没办法的自得。


齐白石为何那么偏爱桃子?

齐白石 东方朔偷桃


东方朔的衣纹更是齐白石晚年特有的画法,看似是粗率随意,然而笔笔到位,精妙地勾勒出了人物的空间感。

但在现实生活中,偷桃的可能不是东方朔,而是猴儿。在北京画院所藏的一套《十二属图》中,就有一只偷桃的猴儿。

你看它怀抱大桃,手搭凉棚,回首张望,神情紧张。齐白石在题款中如此写道:“既偷走,又回望,必有畏惧,倘是人血所生必有道义廉耻。”

猴子不是人,不知道廉耻,尚有畏惧之心,何况人乎?

齐白石的朋友胡佩衡曾说过,当年正是北平沦陷之时,老人画猴讽刺的是日本人,也有人替齐白石担心,但齐白石说:“我八十岁的人了,看他们对我如何!”白石老人真是有一颗耿耿的中国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