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歲月——改革開放篇》第二集:工業強市

我國要從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是必然的選擇。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艱難起步,到70年代工業體系的初步形成,再到改革開放初期的調整。銀川市的工業發展,始終在一路坎坷中奮力前行。進入新時代,銀川工業的發展又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國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道路。銀川市在農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時,把改革的著力點逐漸轉向了城市工業改革。

1979年8月,銀川橡膠廠、西北軸承廠等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銀川市工業企業開啟了改革進程。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要使企業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成為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銀川市作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首先以搞活國有工業企業為目標,推進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打破了過去單一公有制的結構模式。逐步實現以公有制為主體,包括國有集體、合營、中外合資、私營、民辦等多種經濟成分並存,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在經歷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次工業經濟大提速之後, 90年代中後期,企業在轉軌過程中體制、結構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逐漸暴露,工業經濟陷入了重重困難之中,許多企業嚴重虧損,甚至破產倒閉。印刷、紡織等一些不適應市場經濟衝擊的行業企業被迫退出市場,加之銀川市經濟工作重點有所調整,工業經濟一時落入低谷。

銀川市的很多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既面臨著機遇,也承受著市場轉型所帶來的一系列陣痛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革新,有的企業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有的企業則得以涅槃重生。

企業獲得自主權,增強了活力,也增強了發展的動力。但是這個時候的改革還存在很大的侷限,企業所有權、經營權不清晰等制度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各種矛盾問題還時有發生。雖然如此,但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國有企業改革為企業今後的生存和發展做了大量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跨入21世紀以後,銀川市國有大中型企業初步建立起了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實現了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在認真分析銀川資源稟賦及經濟發展結構的基礎上,確立了“興工強市”戰略。旨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和旨在加速產業集聚發展的“鑄龍工程” 使銀川市工業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升級 ,工業園區建設開始佈局。

“興工強市”戰略實施後,銀川市工業格局初步形成以高新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的“四區四園兩基地”的聯動大開發和大開放格局。

自2003年立項建設的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是事關全區經濟跨越式發展。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一號工程” 國務院明確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成為西部地區六大優勢產業基地之一,吸引了神華、華電、華能、中電投、寶豐等10多家國內大型能源開發企業,一大批重化工、能源項目同時集結、搶灘佈局。

40年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銀川工業經濟不僅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機械、裝備製造業、羊絨紡織業、 生物製藥、特色食品產業為主導,以新能源、電子信息、葡萄酒、 新材料等產業集群為依託的現代工業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而且已經成為重要的全國煤化工產業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飽經滄桑的老工業企業,通過體制改革,輕裝上陣,通過重組聯合,活力煥發,通過技術改造,後勁倍增。銀川工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銀川經濟的騰飛。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瞄準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推動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銀川市工業經濟新的使命和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