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岁月——改革开放篇》第二集:工业强市

我国要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必然的选择。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艰难起步,到70年代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银川市的工业发展,始终在一路坎坷中奋力前行。进入新时代,银川工业的发展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银川市在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把改革的着力点逐渐转向了城市工业改革。

1979年8月,银川橡胶厂、西北轴承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银川市工业企业开启了改革进程。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银川市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先以搞活国有工业企业为目标,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打破了过去单一公有制的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国有集体、合营、中外合资、私营、民办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在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次工业经济大提速之后, 90年代中后期,企业在转轨过程中体制、结构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工业经济陷入了重重困难之中,许多企业严重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印刷、纺织等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冲击的行业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加之银川市经济工作重点有所调整,工业经济一时落入低谷。

银川市的很多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既面临着机遇,也承受着市场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阵痛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革新,有的企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有的企业则得以涅槃重生。

企业获得自主权,增强了活力,也增强了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个时候的改革还存在很大的局限,企业所有权、经营权不清晰等制度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问题还时有发生。虽然如此,但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为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跨入21世纪以后,银川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认真分析银川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结构的基础上,确立了“兴工强市”战略。旨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和旨在加速产业集聚发展的“铸龙工程” 使银川市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 ,工业园区建设开始布局。

“兴工强市”战略实施后,银川市工业格局初步形成以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四区四园两基地”的联动大开发和大开放格局。

自2003年立项建设的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是事关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号工程” 国务院明确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六大优势产业基地之一,吸引了神华、华电、华能、中电投、宝丰等10多家国内大型能源开发企业,一大批重化工、能源项目同时集结、抢滩布局。

40年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银川工业经济不仅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业、羊绒纺织业、 生物制药、特色食品产业为主导,以新能源、电子信息、葡萄酒、 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现代工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而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全国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饱经沧桑的老工业企业,通过体制改革,轻装上阵,通过重组联合,活力焕发,通过技术改造,后劲倍增。银川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银川经济的腾飞。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银川市工业经济新的使命和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