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大馬營鎮:小小中藥材 結出“致富果”

王江 汪凌燕

走進新泉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在陽光的映照下,大片經過翻整的田地瀰漫著泥土的香氣,成片成片鋪好膜的黃芪、獨活、柴胡映入眼簾,農戶們正忙著篩揀、種植、鋪膜……忙的不亦樂乎,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一派繁忙景象。

新泉村位於山丹縣大馬營鎮中部,人均耕地僅有4.4畝,且山地多,水地少,無霜期較長,晝夜溫差大,適合中藥材生長。近年來,新泉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大膽嘗試,因地制宜探索種植道地中藥材。經過三年的發展,目前該村已種植芍藥、黃芪、金銀花、柴胡等中藥材2000多畝。

“這幾年,收益越來越好了,保守估算,每畝地的純收入可達2000元。”張建沛欣慰地說道。

山丹大马营镇:小小中药材 结出“致富果”

2018年,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建沛帶領村社幹部赴隴西考察後,決定在新泉村種植道地中藥材。由於技術不成熟,經驗欠缺,種植的中藥材,產量低,導致部分入股農戶賠了錢。2019年通過汲取失敗經驗,又多次去隴西學習技術,並聘請了技術指導員,組織村民再次播種,這一次,他們採取膜上種植的方式,除了防風外,還增加了黃芪和獨活這兩種藥材。

“剛開始群眾的種植積極性並不高,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看到種植中藥材帶來的高收益後,大家的積極性就被調動了起來,紛紛都要入股加入,從最初的4戶、5戶,到現在的14戶都入股種起了中藥材。”張建沛介紹道。

同時,新泉村成立山丹縣泉興農牧專業合作社,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企業”發展模式,與隴西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採取“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管理、按股分紅”的運營模式。至目前,帶動貧困戶22戶脫貧增收,真正把中藥材種植編織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錢袋子”。

“現在合作社發展越來越好了,並且有專門的技術員指導,我們都放心的入股了,我入了4股,平時農閒時就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天能有80元的收入,年底還有入股分紅和帶動分紅,一年下來能增收一萬多元。”新泉村貧困戶黃天命說。

近年來,大馬營鎮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重點圍繞油菜、馬鈴薯、食用菌、高原夏菜、特色林果、優質牧草等特色產業發展,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展新格局,讓產業扶貧結出累累“致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