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据有品PICOOC高血压临床医学海外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一般通过飞沫进入人体,宝宝的免疫力相对较弱,所以6岁以下的孩子容易发病。

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发烧,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者疱疹。手足口病就是因出疹子的部位特殊而得名。

手足口临床表现

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

  • 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3摄氏度。
  • 口腔疱疹最多见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鄂,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红晕的水泡,在2-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的灰白-黄色基底,红斑围绕的溃疡,这时孩子会说咽喉疼痛或者拒绝吃东西。
  • 手足处表现为数个到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在5天左右吸收,7-10天完全消失。
  • 但是某些病毒,比如柯萨奇病毒A6型导致的手足口病,斑丘疹会出现疼痛表现。
  • 除了手足口外臀部也是皮疹的高发区,多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样。

大约1%-1.6%的手足口病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有100多种,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感染过,最常见的就是导致孩子腹泻,小年龄的宝宝拉几天水状稀便多是肠道病毒引起的。

导致手足口的肠道病毒至少有20多种,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其中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毒。

病毒在患者的口咽、鼻咽,肠道复制,在皮肤起的疱疹里面也有。

所以,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

这些含有病毒的物质接触过的地面、墙壁、玩具可能有病毒附着,当然也有传染性。

当健康的孩子经口摄入这些病毒,比如玩了有病毒的玩具之后吃手;或者患病的小朋友拥抱时,碰到了皮肤上的疱疹,之后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毒附着的玩具、墙面等,都会导致发病。

另外,部分病毒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患儿打喷嚏时,健康的孩子正好吸入了病毒,也会导致得病。

手足口病该如何预防?

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1、避免接触病人

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2、勤洗手

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

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哦,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3、注意食品卫生

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4、不要乱舔东西

小宝宝都喜欢舔玩具,而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存活数天,健康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时,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所以不要让宝宝舔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哦,自己的玩具可以舔。

5、生病后要隔离

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疱疹里面的液体都干了(大约1周)才能出门,等孩子完全恢复正常后1周再出门更好(大约2周)。

6、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

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另外,再强调一点,

家长们给孩子换完尿布后,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照顾孩子,准备饮食哦。

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7、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拥挤处玩耍。

写在最后

宝宝出现这5种情况,多半是患上了手足口病,老护士:请立即就医

“疫情、传染、并发症”,这样的字眼,可能形成了手足口病在妈妈心里的初印象:害怕和恐慌。

其实呢,手足口病不是什么大病,就如伤风感冒一般,是普通的病毒感染。

只要妈妈及早发现,会识别严重并发症的表现,手足口病真的没那么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