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區組建矛盾化解“說事團” 堅持“五聯三說”切實維護地區穩定

為維護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大局,積極發揚“楓橋經驗”,皇姑區在舍利塔街道試點組建“說事團”參與矛盾糾紛化解。通過與轄區企事業單位聯動,邀請“兩代表一委員”、老黨員老幹部、公安幹警、法律人士等組成“說事團”,構建起“區域資源聯享、矛盾糾紛聯調、疑難問題聯解、困難幫扶聯辦、和諧環境聯創”的工作機制,並運用“說法、說理、說情”的方式,化解了一批矛盾糾紛及信訪積案,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提升了黨委、政府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皇姑區舍利塔街道位於皇姑區西部,轄區老舊小區多、低收入群體多、涉徵收擋光地塊多、信訪遺留問題多,幾年來群體訪及重點信訪人數量居全區街道系統前列,面臨著巨大的化解和穩控壓力。


皇姑區組建矛盾化解“說事團” 堅持“五聯三說”切實維護地區穩定

堅持區域資源聯享 實施和諧環境聯創


結合地區實際,組建調解組織,以“說事團”為載體,推進“三調聯動”、多元化調解。黨政領導參與接待、參與調處,搭建起“說事團”主體架構,將駐街群體組織負責人、企事業人員、學校、部隊等相關人員召集、整合,形成地區矛盾糾紛、信訪事項調解“說事團”。逐步完善調解組織網絡,設立社區調解工作平臺,建立人民調解組織並配備專職調解員,充分動員和發動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共同維護地區和諧穩定。


皇姑區組建矛盾化解“說事團” 堅持“五聯三說”切實維護地區穩定


堅持“三說”推動 實施疑難問題聯解


舍宅新居項目位於皇姑區寧山西路11號,該項目2017年6月啟動建設後,遭到所擋光的兩個小區業主有組織、有計劃、持續性地阻攔,施工被迫停止。“說事團”主動介入、高效運行,運用說法、說理、說情方式多緯度開展工作。通過80余天強力推進,擋光補償簽約率92%,達到風險評估標準。


重點“說法”,強化居民遵法守法意識。“說事團”由市委黨校副教授孔祥參、刑警學院王加偉牽頭,分批次組織宣講會,向居民宣講擋光補償政策和外區補償情況,打消居民怕吃虧的思想顧慮。“說事團”成員還將《瀋陽市居住建築間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編印成宣傳手冊、編輯成短信息,由包戶工作人員發放和推送給涉擋光居民。屬地塔灣派出所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對違法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引導居民依法表達訴求。


深入“說理”,讓居民感受到政府關心關懷。“說事團”通過編印“致擋光居民一封信”、組織懇談會等形式,向居民重點宣傳該地塊為政府回遷項目,屬於惠民工程,爭取擋光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時,“說事團”成員以實際行動助推補償工作。華榮工貿有限公司有7名職工在補償範圍,包戶人員始終難以突破,公司董事長張東在參與宣傳工作的基礎上親自找這7名職工溝通,通過“說理說情”,最終促使7名職工順利簽約。


以心“說情”,用真情實意感化居民。在堅持依法依規的前提下,“說事團”注重以情做事、以情感人,贏得了很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車輛廠原銷售處處長於某前期一直拒絕簽約,包戶人員難以突破。街道黨工委書記項東和其他3戶擋光居民面談,持續3個多小時,但3戶居民始終不同意簽約。就在項東精疲力盡、感到失落的時候,於某進來說:“現在共產黨還有這樣真誠、敬業的幹部,就衝這點我籤”。


皇姑區組建矛盾化解“說事團” 堅持“五聯三說”切實維護地區穩定


堅持矛盾糾紛聯調 實施困難幫扶聯辦


電磁線廠位於區物資局地塊,於2013年底拆除後遺留問題。2020年3月初,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擬對該地塊採取危房排險的方式予以拆除,但其法人以2戶承租業主不配合撤租為由不同意拆除。街道協調區市場監管局對這2戶經營資質和納稅情況等進行排查;“說事團”跟進向2名租戶宣講相關法律法規,分析對自身經營及長期發展造成的影響,使租戶最終同意近期撤出經營;區房產局、城管局、執法局、派出所及燃氣公司等詳細制定了拆除方案和具體措施,並協調50餘人積極參與拆除工作;“說事團”成員、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研究生處黨總支書記王加偉又同法人進行溝通,目前該地塊拆除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曹某是國家、省市區重點信訪人。“說事團”成員潘亦緋發揮其熟悉房產市場的特長,為其分析回遷房源的優點和市場前景,打消曹某疑慮。在補償金額上,老黨員王敏親自開導,通過入理入情的分析最終觸動了曹某。3月25日,其信訪事項所有程序全部完成,這一持續近9年的信訪案件成功息訪。


下一步,皇姑區將充分總結髮揮“說事團”經驗和作用,並在全區進行推廣。同時,皇姑區將積極組建新的調解組織,不斷探索適應區情實際的調解方式方法,使調解組織層出不窮,調解方式不斷創新,調解質效逐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