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德州分行:“鏈”式金融服務助企提產能

4月20日上午,工行德州分行、平原支行工作人員一行6人到山東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訪調研,瞭解該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復工後的運轉情況和融資需求。

工行德州分行:“链”式金融服务助企提产能

“疫情發生後,我們做好防控措施,企業按照原計劃復工復產。工行不僅為我們提供流動資金,還為上游經銷商提供資金支持方案,原材料供貨充足我們才能‘吃飽’,不斷提升產能。”福洋生物負責人介紹。

“疫情防控期間,我行持續加強銀企對接,尤其加大對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的幫扶力度,助推企業恢復產能。我行注重發揮核心企業的輻射效應,‘貸’動整條產業鏈條的良性發展。”工行德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朱前鋒說。

追加信貸投放

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3月初,福洋生物需要購買一批原材料,急需流動資金2000萬元。該公司財務總監和工行平原支行客戶經理進行了電話溝通。客戶經理把貸款資料清單轉給企業,收齊資料後不到一週發放貸款。

“今年我們想增加1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用於擴大生產規模。”企業負責人提出貸款申請。“我們分行、支行會協調配合,支行提交相關材料後,分行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第一時間回應您的需求。”工行德州分行相關負責人現場答覆。

福洋生物和工行結緣於2014年。當時,該企業主要生產玉米澱粉、葡萄糖酸納。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玉米澱粉供大於求,加上企業葡萄糖酸納加工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要想發展可持續就必須轉型,著眼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產品。經過調研分析,我們確定了新上葡萄糖酸鈉加工擴產項目。”企業負責人介紹,“想法成熟了,但上項目、改造所需要的8000萬元資金成為橫在我們面前的一座高山,是工行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所有車輛按顏色、大小分區域停放,車頭方向統一。第一次走進福洋生物,企業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工行平原支行客戶經理說,“經過上級行審批,貸款很快發放到位。”

“當時,工行的8000萬元項目貸款真是‘雪中送炭’,我們新上年產80000噸的葡萄糖酸鈉生產車間,年銷售收入增加3億元。企業‘脫胎換骨’,渡過了轉型陣痛期。”企業負責人介紹。

如今福洋生物已建成年加工100萬噸玉米產業化項目、年產25萬噸葡萄糖酸鈉項目、10萬噸變性澱粉項目。年銷售額超20億元,納稅額超5000萬元,成為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創新產業鏈貸款

扶持上游經銷商

“我們和福洋生物對接要經過採購-供應-抽檢-開票結算-收款多個流程,一次完整交易大約需要4到6個月。此外,我們還要儲備一定的庫存,資金佔用時間長數額大。”福洋生物上游供銷商平原茂源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說道。

福洋生物提供了15家相對穩定的上游供貨商名單,這些企業規模相對不大,由於抵押擔保物少等原因,難以在銀行獲得較大數額的貸款。

工行平原支行充分了解福洋生物及其上游客戶交易、結算模式,通過對交易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跟蹤監測,為福洋生物上游供應商提供了供應鏈融資方案。

“通過產業鏈金融,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繫在一起,以核心企業信用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貸款、預付款代付等服務,一舉多得。”業內人士認為,產業鏈金融很好地實現了企業間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

匹配電商平臺

配置查賬“金融管家”

“與相對穩定的上游客戶相比,因為公司的產品應用領域比較廣,一天要對接的下游客戶多達幾百家,財務人員除了查看網銀、整合收款信息,還要和業務員頻繁電話溝通訂貨、發貨事宜,工作一天常常累得口乾舌燥,頭暈眼花。”福洋生物財務總監說道。

工行德州分行工作人員向企業推薦了“工銀聚-到賬伴侶”業務。這個業務適合下游客戶數量多、收款筆數多的企業,能滿足客戶及時對賬的需求,將複雜的業務簡單化。利用平臺優勢,福洋生物可以分配給每位下游客戶一個專屬用戶名,下游客戶可以瀏覽近期的產品種類、價格,直接在平臺上訂貨,不用再通過電話跟業務員反覆溝通。

下游客戶可以選擇線上、線下兩種付款方式。資金到賬後,工行根據企業的要求即時將到賬信息以逐筆或彙總的方式,通過短信、微信發送至企業高管、財務、相關業務員以及對應下游客戶的手機上,使之實時掌握信息。減少核對貨款到賬與否的時間,便於及時組織發貨,還可以大大減輕業務員、經銷商及財務的信息溝通工作量,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

記者 蘆瑞瑞 通訊員 宋開峰 王志磊

工行德州分行:“链”式金融服务助企提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