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說實話,一到這個節日,魚sir首先想到的不是閱讀本身,而是買書打折。

賣電子閱讀器和電子書的,賣印刷書籍的,賣有聲讀物的,還有各類閱讀APP,大家去掃一圈看看,肯定都在花式打折。

打折當然是好事,但這裡面也暗含著一些不輕易讓人察覺的套路,即不同的閱讀載體,會通過系列文章為各自的產品正名、背書。

比如賣電子閱讀器的會時不時強調電子閱讀已成為新趨勢;賣印刷書籍的,會描畫一種捧著實體書閱讀的快感,順帶踩一下電子書;有聲讀物會主打“碎片化時間”學習。

看起來,各有各的好處。

但問題是,這些信息,可能都不全面,出於賣產品考慮,大家都或多或少避重就輕了。

這樣,勢必會干擾家長做出更準確的選擇。

該用何種方式帶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

這簡單,又不簡單。(ps:今天的文末,魚sir為家長們準備了繪本閱讀的資源)

有錢有閒書房書架夠寬敞

還是選紙質書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經常有家長詢問魚sir,給孩子看電子書好,還是紙質書好。魚sir的建議是兩者搭配,其中,紙質書比例大一些。

魚sir自己更偏愛紙質書,但也不排斥電子書,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後者一個很明顯的優勢是,書的價格相對便宜,想看哪本書,可以馬上買到,另外,攜帶方便。

當然,電子書靠這些優勢,肯定走不遠。

目前,就魚sir看到的諸多研究認為,電子書最大的優勢是,內嵌的一些音頻和動畫以及小互動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記憶故事細節。

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副教授Erik Thiessen不久前的一項研究就證實了這一點。

他發現閱讀傳統紙質書的兒童能記住47%的閱讀內容。電子書中的詞彙由於在發音正確時會動起來,從而幫助孩子將記住的閱讀內容提升到了60%。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不過,如果從父母帶著孩子閱讀這一角度選擇,哪種方式更好,魚sir的選擇是,傳統紙質書籍。因為這個時候,重點不單單是孩子和書籍互動,還有和父母的互動,以及父母和書籍的互動。

實體書籍的互動性,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

它雖然沒有聲音,但它的氣味、重量、觸感、厚薄為互動創造了很多條件。當家長帶著孩子讀紙質書時,“翻頁”的過程,以及閱讀完成,會帶給孩子更大的成就感。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另外,閱讀紙質書籍,受到的干擾會少很多,也能更關注書籍內容本身。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曾讓37位家長以三種不同的形式給他們2-3歲的孩子讀類似的故事:紙質書、平板電腦上的電子書(沒有特效)、有動畫和音效的電子書。

研究人員發現:

一起閱讀紙質書籍會讓父母和孩子對故事產生更多的言語交流,更多的“對話式”協作,比如“這裡發生了什麼事”“還記得你和爸爸去海灘的時候嗎”等。

而使用電子書閱讀的家長和孩子,更關注閱讀內容之外的信息,比如設備如何操作,點擊某個按鈕會出現什麼效果。

總的來說,魚sir的建議是,家長如果有足夠的預算用來買書,也有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那麼還是選紙質書。

理解能力還在發育的孩子,書不妨一聽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亞馬遜最新上線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不同語言的有聲書,且免費開放。企鵝蘭登書屋、亞馬遜,還有我們的喜馬拉雅等都在做有聲讀物。

其實有聲讀物不是什麼新玩意兒,而是古已有之的文化傳承載體。

古時,沒有文字和紙,就靠口口相傳。咱們的神話故事就是這樣傳下來的,荷馬的《伊利亞特》在被寫下來之前就是一本有聲讀物。

今天,有聲書又重新熱起來,主要原因是,大家太忙了,沒時間或懶得看書,然後又有知識儲備焦慮。

所以聽書發展出的一種模式是,精選好書精講,這一端的用戶則可一心多用,吸收有限的知識。魚sir個人是不怎麼喜歡這種方式的,感覺像快餐,而且吃主要靠喂。

但針對理解能力還不充足的孩子,魚sir覺得,書不妨一聽。

相比聽書,看書確實更累,這種累不單單表現在你要集中精力盯著文字看,同時大腦要快速運轉,對進入的信息進行解碼,吸收,儲存。

這對一個發育尚未完全的人類幼崽來說,有點困難。

孩子理解不了文字,但能感受到文字呈現出來的動作、語氣、表情等,甚至比成年人更敏感。

所以,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大聲朗讀故事,注意,要聲情並茂,幫他們解碼那些他們暫時還理解不了的信息,快速進入場景。

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朗讀繪本《咕嚕牛》(文末有名人讀繪本系列以及經典繪本動畫視頻高清下載)

那選什麼樣的有聲書呢?

蘊含更多因果關係的書籍。

家長要把握一個總體原則,就是讓孩子發現閱讀是有獎賞的,除了獲得知識,還有更重要的快樂。

閱讀會刺激孩子產生新的疑問,然後在閱讀結束後,疑問獲得了答案。

有研究表明,在尋找“為什麼”並獲得答案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進而產生閱讀的樂趣。

這些樂趣又反過來會激勵他們更進一步愛上閱讀,最終形成一種良性互動。

另外,相比父母、老師在他們耳邊整天叨叨叨,孩子們更願意讓故事書來告訴他們世界是怎樣運轉的,自己該怎麼做。

孩子更願意從書中尋找答案,這不是每位家長都求而不得的事情嗎?

推薦4個海外網站

1.有聲英文書網站直接聽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網上書店亞馬遜(Amazon)旗下有聲書網站Audible Stories,最近免費開放有聲英文故事書供小書蟲聆聽。

孩子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腦的瀏覽器在Audible Stories網站直接收聽即可,無需登陸,亦無須下載App,操作簡單又方便。

2.名人繪聲繪色讀繪本

Storyline Online,此前,魚sir推薦過,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讀繪本的網站。

讀繪本的是一群臺詞功底了得的影視行業老戲骨。他們捧著帶插圖的兒童讀物,聲情並茂地閱讀著。

每一個故事時間都不是很長,10分鐘左右,閱讀過程中,會伴有動畫和配樂,生動形象,體驗不錯。

適合自己沒啥時間讀的家長,及英語條件較好的孩子。

3.操作簡單分類清晰

國際兒童數字圖書館(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igital Library)是專為3至13歲兒童而設,館藏世界各地的優秀讀物。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界面簡單易操作,以讀者年齡、封面顏色、故事角色、書籍種類等作為分類項目,讓家長和小朋友可輕易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讀物。

另部分圖書可選擇用繁體字或簡體字版本閱讀,體貼不同需要的小讀者。

4.適合3至11歲 童書逾300本

Oxford Owl屬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兒童學習網站,內裡有一個Oxford Owl Free eBook library專區,把該社出版、適合3至11歲年齡層的童書,開放部分內容,免費供小朋友線上閱讀。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免費童書數量超過300本,包括家長和孩子都十分熟悉的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

下面是魚sir整理的一些書本,可以頭條私信回覆“繪本即可”。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世界閱讀日:電子書VS紙質書,父母應該怎麼選擇?答案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