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如果你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高大、帅气、懂事、有教养,学习成绩优秀,正在备考医学院,为人处世周到得体。

小儿子不爱学习,平日到处打架斗殴,不仅弄大了小女生的肚子,最后还因为砍人进了少管所。

作为家长,扪心自问,你会偏爱吗?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这是米粒妈最近看的电影《阳光普照》里的故事,这部电影获得2019年金马奖11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6个重磅大奖。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这部电影给了米粒妈非常多的思考,关于原生家庭,关于教育理念,关于如何做父母……所以,特别想把这部电影推荐给大家。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父亲是驾校的教练,母亲是夜总会的发型师,他们有两个儿子:

哥哥阿豪,阳光优秀懂事,因为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医学院而在补习班复读。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弟弟阿和,叛逆的小混混,成天就知道打架斗殴。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有这样对比强烈的两个儿子,做父母的,很难不偏心吧。

父亲在驾校工作,经常会被学员问:教练,你有几个儿子?

他总是回答:一个。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这说的,自然就是那个优秀懂事的大儿子了。

而打架闹事的小儿子,他是不肯承认的,甚至在小儿子因为砍伤了人而上法庭的时候,他冷冰冰地说:

“我希望你们把他送进去好好管教。”

“我希望把他关到老,关到死。”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这样双重标准的父亲,看上去是很讨厌,但好像也能理解。

这个普通而沉默的父亲,人生信条是:“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相比起人生脱离轨道的小儿子,能够把握住方向的大儿子,自然会得到他的爱。

父亲对大儿子的疼爱也很卑微,小心翼翼地写着自己人生信条的笔记本送给大儿子。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他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了这个优秀大儿子的身上,希望他好好读书,考上一个好大学,再找到一份好工作。

大儿子,就像是这个家庭的一束光,有他,这个家就有希望。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众人眼里完美无缺的阿豪,在某个平常的夜晚,他洗好澡、收拾好房间、删掉了所有的手机讯息,然后,

悄无声息地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哪怕阿豪的遗体就摆在眼前。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他的父母想不通:他这么懂事,连自杀都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为什么会这样。

他在少管所服刑的弟弟想不通: 他成绩好,长得好,他什么都好。他厉害到这辈子只做错过一件事,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

差点就成为恋人的女同学想不通:他对人很好,有时候会觉得,他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是啊,为什么呢?

我们其实经常在报纸上、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有一些孩子,从小就很优秀,在众人的称赞中长大,考上了特别好的大学。

然后忽然有一天,他们性情大变,甚至做出傻事。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们不是一直都很乖吗?

电影里,阿豪给女同学讲过一个故事,是我们所有人都熟悉的司马光砸缸。

但阿豪的版本是:

司马光拿起石头砸向了水缸,水缸破了,但并没有水流出来。

在水缸的最阴暗处,坐着一个小孩。

缸外的司马光愣住了。

因为那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自己。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讲完了这个故事,看到女同学恍惚的神情,他赶紧抱歉地说:“对不起,给你讲了这么无聊的一个故事。”

也许在那一刻,阿豪就明白,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人懂他。

没有人知道,那个躲在阴暗处的司马光,其实就是他自己,也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在求救了。

一个背负着所有人期待的孩子,活得有多累?

弟弟可以叛逆,他不可以。

别人可以不乖,他不可以。

家人可以崩溃,他不可以

考不上医学院,别人可以去第二志愿,他不可以。

自杀前,他给有好感的女同学发了一段话,我们才终于得以窥见他的一点点内心。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

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

“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没有阴影,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电影中的阿豪,永远像温暖的太阳一样照耀着别人,所以,从来没有人去探究过他的痛苦,他的悲伤。

就好像,从来没有人在乎,太阳背对我们的那面是什么样的。

阿豪去世后,母亲和弟弟收拾他的遗物,发现了一摞父亲专门给他的笔记本,每一本都是崭新的,阿豪从来没有用过。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如果能早一点注意到这些,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再来说说阿和,和阿豪相比,他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父母偏爱阴影下,他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电影一开始,阿和就和混混朋友一起,进了饭店就把别人的手砍了。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对他早已失去耐心的父亲直接跟法官说:

“把他关到老,关到死。”

听到这句话的阿和,落下泪来。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没有按着父母期待去成长的孩子,不配得到爱。

阿和的母亲看似很关心阿和的生活,然而,她也从未走进阿和的内心。

就好像,阿和被关进少管所之后,阿和的母亲去探望他,关心他缺什么,要什么,吃什么……去了十几次。

却从来没有一次告诉过阿和:你的小女友怀孕了。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母亲自作主张帮他料理着一切,却从来不去问孩子,你想要的是什么?

阿和在少管所度过了几年艰苦的日子,出狱之后,想要努力开始新的人生。

然而父亲看到他回家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搬到公司去住。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阿和不再叛逆,而是想要努力工作,养家。

他成了洗车工、便利店售货员,沉默地工作,努力地营生,也许他没有意识到,他不知不觉地长成了自己父亲的样子。

这个从小在阴影下长大的孩子,挣扎着想要得到一点点阳光。

在父亲来便利店买单后,他主动说了父子这么多年来的第一句话:

爸,要不要喝点东西?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这大概就是和解的开始吧。

那个阳光一般耀眼的孩子,想要找个阴影躲起来。

那个在阴影里长大的孩子,想要一点点光的照耀。

这个家庭充满了悲伤、痛苦、挣扎,然后还是蹒跚着往前走了。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这个电影,给了我特别特别多的思考。

我们真的懂得如何做父母吗?

说句心里话,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父母特别累,孩子出生后,科学养育对母亲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孩子上学后,需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上什么学校、报什么补习班、要不要换学区房……我们辛辛苦苦工作,其实,就是希望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肯定对孩子是有期待的。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很多人看了电影,对电影中父亲的形象嗤之以鼻,认为他根本不配做一个父亲,两个孩子的悲剧人生都是他造成的。

但是,他真的有那么坏吗?

他说:

“你知道我是个驾训班的教练,我不是很聪明,我想帮小孩做点什么,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他确实偏心,确实很多行为都伤害了孩子。

但电影的最后,我们知道,他也在默默地帮孩子抵挡黑暗的侵袭。

出狱的阿和被曾经的混混朋友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

担心阿和的父亲,悄悄地拿着20万去找菜头和解,却被对方极尽羞。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菜头频频找阿和麻烦,甚至让阿和替他运送毒品。

可是有一天,菜头消失了,据说是被人打死的。

其实,是他的父亲,在发现菜头骚扰阿和后,担心阿和受到伤害,偷偷跟踪了几个星期之后,找到了一个把菜头撞死的机会。

他在黑暗中,帮自己的儿子解决了人生中最大的麻烦。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那个曾经给孩子带来巨大阴影的父亲,最终用自己的方式,给了孩子一点阳光。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这也许就是某种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子女的关系吧。

父母是爱孩子的,但却很少去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

他们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学习好,他们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巨大的期待的希望。

却不知道,这样的期待背后,会带给孩子多么大的压力。

电影《狗13》中的小女孩,聪明、坚韧、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她的父亲,却一次一次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要她长成自己规定的模样。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她想学物理,父亲却硬逼着她改成了英语。

当她英语成绩提高,能给父亲撑场面之后,父亲欣慰地说:“娃大了,懂事了。”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却不知,他真正女儿,已经在自己心里死去了。

米粒妈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孩子,你还是上房揭瓦吧!》,里面写道我自己的育儿理念,就是希望孩子可以不乖,可以不懂事。

因为我知道,懂事的孩子,往往承受了太多委屈。

《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话: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可懂事的孩子,也不过只是个孩子。”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看完了《阳光普照》,我在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希望我永远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永远不必背负我的期待而活,而是真正的活出自己。

希望我们真的都能做到。

“我最爱的儿子,优秀懂事成绩好,然后,跳楼了”

以前写过一段话:

每一个成熟懂事的背后,都是一颗从未被重视的心。

因为没有人会重视你的需求,所以你只能选择懂事。

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情绪,所以你只能选择懂事。

因为没有会真的关心你爱你,所以你只能选择懂事。

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懂事”。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