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實施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科專家解讀


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實施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科專家解讀


對於《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解讀,我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 1.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 2.高中地理課程內容標準;
  • 3.高中地理學業質量標準;
  • 4.高中地理課程實施與評價建議。

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解讀——高中地理課程實施與評價建議”的課程節選內容。


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實施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科專家解讀


本期內容提要


  • 教學建議

強調重視問題式教學,以問題整合內容,以問題為引領,貫穿教學始終,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促進思維、增進能力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評價建議

強調思維結構評價,要求教師關注學生明晰地理概念、增強地理判斷、地理推理的能力,關注學生思維。在日常地理教學中注重知識的完整性,關注學生的認知思維方式以及學生個體差異,如採取開放式提問,促使學生思維清晰可見;使用結構化評價方案,尤其提出思維水平分為無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和拓展抽象結構,並且做出詳細說明,針對性地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形成。


同時,強調錶現性評價,指明在演示過程、實驗與調查過程、科研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評價,一改過去三維目標評價模式。隨著培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教學評價建議在原來三維目標評價基礎上,圍繞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展開。表現性評價更加關注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的真實情境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文字、學習態度、努力程度、應用知識、整合知識、決策交流等能力的形成,主要圍繞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評價內容滲透。


  • 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建議

實施建議中新增的特色,評價目標以素養為命題立意,以學業質量為命題基礎;評價框架方面,核心是確定測評地理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三個維度分別是測試內容、具體任務、試題情境;結果反饋上以學業質量標準的水平特徵為依據,反饋結果應結合具體任務反應實質內容。


這些建議在實際教學中是如何被應用的?來看看專家的解讀和具體案例分析。

新課標的實施及教學方式的轉變

  • 視頻建議WIFI網絡收看)



主講專家


戴文斌 江蘇省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教師、常州市地理教學能手、全國地理優質課特等獎獲得者

李 蘭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高級中學教師,常州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基本功競賽一等獎

方 琦 江蘇省常州市高級中學地理教師、常州市區地理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獲得者


新課程資源系列之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實施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科專家解讀

▲普通高中地理學與教指南 必修一

  • 顧 問:朱慕菊 張民生
  • 主 任:崔允漷 陸志平
  • 副主任:楊向東 張鐵道 劉紅雲 楊曉哲
  • 主 編:朱翔
  • 執行主編:劉霞
  • 副主編:沈斌 戴文斌
  • 編寫人員:歐陽曉 鄧杉文奇 張冬柯 彭婕 李蘭 孫越雯 李學鵬 蔣潔 胡祝娟 趙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