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人才工作先進做法值得借鑑

武漢市人才工作先進做法值得借鑑

武漢光谷

武漢市在創新人才引育機制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打造了招才引智工作的“武漢樣本”。其人才引育工作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三點:

(一)管理體制新。為統籌全市人才工作資源,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武漢市將招才引智工作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武漢市招才引智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市委全面落實黨管人才要求的重要抓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在領導小組下創新設立市招才局,作為其日常辦事機構。新成立的市招才局實行“虛擬機構、實體運行”模式,工作人員從人社、科技、經信、招商、外事等16個涉才部門的相關業務科室抽調,與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對全市人才工作職能、政策、資金力量進行統籌。打造了招才引智工作的“武漢樣本”,為武漢趕超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二)引育機制強。武漢市立足城市發展需要,以“城市合夥人”計劃、“百萬校友資智回漢計劃”、“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三大人才計劃為抓手,加大各類人才引進培育力度,深度開發武漢科教人才資源,建立趕超發展的競爭優勢。通過“城市合夥人”計劃,聚焦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三大產業,定向引進決定城市未來發展的產業領軍人才、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創業投資人等作為城市的合夥人。通過“百萬校友資智回漢計劃”,開發武漢校友資源。藉助龐大的校友人才資源,組建“在漢高校校友總會聯盟”,建設校友領軍人才庫、校友投資項目庫。為讓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市委書記親自到7所211高校進行巡迴演講宣傳武漢市的招才引智政策,推動在漢高校40萬校友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帶信息、帶人才,與武漢產業、企業對接,實現以才引資、以才引才。通過“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儲備優秀青年人才。武漢現有各類高校89所,其中211高校7所,在校學生130萬人,為助推百萬大學生留漢,武漢市重點著眼大學生所思所盼制定政策,在安居、就業、落戶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如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首先在全國放開無門檻大學生落戶,憑畢業證就可以登記落戶等措施。

武漢市人才工作先進做法值得借鑑

(三)保障機制優。不拼重金拼環境,武漢市把服務保障作為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關鍵舉措,不斷優化人才招引環境。一是優化服務模式。建設“城市合夥人”服務中心,整合涉才公共服務資源,統籌制定42項服務事項流程清單,建立“一窗受理、一站聯辦、一網運行”服務流程。二是開放落戶條件。改革戶籍制度,打破地域限制,不僅打破高層次產業人才落戶門檻,也開放高技能等實用人才落戶條件;為方便外籍人口在武漢居留,專門設立了中部地區首個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窗口,打造“永久居留證”申辦省內直通車。三是建立容錯制度。制定人才創新創業容錯免責辦法,鼓勵“試錯”、善待“失敗”、包容“挫折”,明確了10種可予以寬容和責任免除的情形,支持人才持續創新創業,讓人才創業失敗後仍有尊嚴、有保障、有機會。

武漢市人才工作先進做法值得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