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9月13日晚,2019賽季中超聯賽第24輪賽事中,江蘇蘇寧主場3-1戰勝前來挑戰的廣州恆大淘寶。

此役的失利使恆大15輪不敗的戰績就此終結,積分榜上距離第二名北京國安的積分優勢也被縮小到4分,奪冠的壓力仍然在。

本場比賽的失利,也成就了蘇寧讓其成為本賽季唯一對恆大保持不敗的球隊。

回顧此前兩隊的交鋒歷史,不難發現恆大佔據絕對優勢。史上兩隊交鋒恆大對蘇寧11勝4平2負,客場對蘇寧4勝2平2負;本賽季首回合恆大憑藉傷停補時的點球主場2:2戰平蘇寧。

回到本場比賽,恆大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埃爾克森三外援聯袂首發,高準翼、張琳芃、徐新悉數登場。然而從比賽的過程和最後的結果來看,並沒有和客場挑戰的恆大預想的一樣順風順水,從南京帶走三分,而是吞下了失敗的結果。

數據方面,恆大12次打門5次射正,蘇寧16次打門7次射正。控球,蘇寧38.1%的控球率遠遠落後於恆大的61.9%。

但恆大在場面上並沒有佔據多少主動和上風,球隊踢得很“累”。三名外援狀態也很一般。

第37分鐘,埃德爾在禁區內亂戰中取得進球。48分鐘,埃爾克森爭頂助塔利斯卡入球,裁判判定埃爾克森越位在先,進球無效。61分鐘,楊立瑜突破傳中米蘭達烏龍,恆大扳平比分。69分鐘,蘇寧快攻埃德爾助特謝拉破門。傷停補時的最後時刻,吳曦助汪嵩破門,蘇寧鎖定勝局。

江蘇本場比賽表現出色,很好的貫徹了教練員的意圖,球員在比賽中抓住了進球的機會,取得了本場比賽的勝利,應該恭喜他們。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恆大在本場比賽中佔據控球的絕對優勢,卻沒能把優勢轉化為勝勢,幾名國腳在比賽中表現平平。特別是在國足對馬爾代夫的客場比賽中進球雙響的埃爾克森更是被球迷寄予厚望,大家都想看一看這位國足大腿在本場比賽中是否能攜客戰馬爾代夫的餘勇在本場比賽中繼續為恆大摧城拔寨,在聯賽奪冠的砝碼上為恆大助力。

但事與願違的是,球迷們看到的是恆大的集體低迷和表現平平。客觀地講一支隊伍在職業聯賽這樣一個漫長的賽季中有的時候表現有所起伏是很正常的現象,本不足為奇。

不要說是恆大,就是享譽足壇的曼聯、皇馬、大巴黎、老婦人、拜仁也不敢保證賽季全勝。

運動員也是一樣,一個賽季中由於身體、心理、賽程安排、位置調整、傷病等原因狀態出現起伏也是再正常不過的結果。

恆大在上輪聯賽中被重慶斯威逼平,終止了連勝。接著為了打好卡塔爾世界盃40強賽,聯賽又進入了將近一個月的休戰期,國腳們又是剛剛歸隊,塔利斯卡傷愈歸隊後連續三場首發也看出了卡納瓦羅在有意讓他儘快調整到最佳狀態就是在這樣相對複雜的背景下恆大和蘇寧迎來了這場比賽的較量。

有的讀者可能會說,怎麼看這篇文章都像在洗白恆大的失利啊?其實不然,筆者只是在分析這場比賽。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小熊與吳曦

有人也許會說,吳曦也是國家隊成員,也參加了客場對馬爾代夫的比賽,也進了球,也馬上投入了這場比賽,怎麼就會有比較出色的表現呢?

運動員的狀態肯定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打個比方,甲和乙同時出國參加了一場比賽,又同時回到國內參加另一場比賽,在第二場比賽中就一定要求甲和乙的狀態相同嗎?

顯然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其實,這場恆大客場失利的比賽也讓另一種說法浮出水面,那就是歸化球員不是百用百靈。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筆者也認真閱讀了這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說小熊在對戰馬爾代夫時能進球是因為對方是業餘隊,對陣蘇寧時不能進球是因為對陣的是中超勁旅,由此得出了一個結論,歸化球員也不是靈丹妙藥。

個人以為,那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在質疑歸化球員的政策,會寫的不如會看的,本人看球也有些年頭了,有幸目睹了2002年那支國足是如何衝進世界盃的。同時,也看到了這些年國足是如何輸給泰國、輸越南、輸完越南輸緬甸的。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客觀地講中國球迷是世界上最可愛的球迷群體了,他們的要求很少也很低,只要求國足在賽場上能夠拼搏,展現出精氣神,最好能贏球,但如果不能贏,能展現出那種氣勢也可以接受和滿足。

就在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期盼、支持和等待、失望、傷心中青蔥少年變成油膩中年,油膩中年變成垂垂老人,但他們對國足的愛從未改變,支持從未改變。

人生苦短啊,試問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四年可以等?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眼就是百年。

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從1994年開始,確實湧現出了諸如郝海東、高峰、范志毅孫繼海、楊晨等一批有特點、有技術、能吃苦、敢拼搏的球員,並且這種改革在1997年、2002年兩次井噴,將國足帶進了世界盃的賽場。

小熊中超“隱身”,恆大折戟該怪誰?歸化政策再造質疑為哪般?

但在這之後呢?甲A改中超,超在哪裡?青訓之路除了2005年世青賽克勞琛教練帶隊取得了靚眼的成績以外,十多年的青訓為國家隊培養了多少人才呢?

歸化或許是權宜之計,但也是勢在必行之舉,這種被日本、法國、德國、比利時都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辦法,為什麼在推行之初就被有些人看不慣,各種質疑滿天飛呢?

新生事物是不是適合,有沒有效果最好的辦法是等等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現在質疑是不是為時過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