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见闻》


记得小时候,六十年代初期吧,家里住在小县城里一个胡同的中部,名字好像叫“大宽古道”。其实街道并不宽敞,相对来讲,那时候可能就算很宽了。


我家的斜对门,是小朋友天良的家。他家的门楼在小胡同里算是很大了,里边一个四合院和后院,后院很宽敞,后院里面的大部分房子下雨塌掉了,成了天良家的养猪场,实际上就是猪圈,常年里养一大群猪。我们一些小朋友经常在猪圈里玩,捉迷藏,玩玻璃球等。
那一年快到春节了,天良家里要杀一口猪,过年了改善生活。他父母在猪圈里挑选、商量了半天,选中了一口黑底儿白花的大猪,天良的母亲好像养猪养出了感情,眼圈有点儿红红的。
这口大花猪,肉妞妞的,看起来得有二三百斤,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晃动着大屁股,吃起食来大口大口的,哗哗直响,喘着粗气抢食吃,其它大小猪都惹不起它,平常就有些霸道。
第二天,我们一帮小朋友在猪圈里玩,有我和天良,勇奇,蓝山,建国等。忽然来了一拨人,抬着木头杆子、绳索和大锅,嘴里喊着,“小孩儿们闪开,杀猪了,别咬着你们。”我们一看,天良的母亲领着这些人打开了猪圈,用棍子赶出了那口大花猪,我们小孩儿们赶紧闪在了一个角落,大家停止了玩耍,观看杀猪的情节。
领头的好像姓胡,大家称呼他为“胡头儿”,是个瘸子,身板很壮实,吩咐拿绳子的两个人,“你们把绳子弄个圈儿,猪走过来的时候,用绳子圈套在猪的脖子上,大家一起用力,勒紧绳子把猪摁住。”

花猪慢悠悠地走过来,显然它还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命运。突然,拿绳子圈的人,套住了大猪的脖颈,众人一起上前,勒紧了绳索,把猪摁在在了地上,大猪四支腿倒腾着,晃动着脑袋,拼命地嚎叫,十几个人一起用力,猪虽然不老实,却也挣脱不开,胡头儿喊着,“快拿血盆子”,有人拎着一个大盆,放在了猪头跟前,胡头拿着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猛地一下插进了猪的脖颈,鲜红的血一下窜了出来,喷了胡头儿一脸一身,其他人身上也占满了猪血,胡头儿有点得意,感觉到大功快要了,喊着“一齐使劲,使劲摁住放血。”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胡头儿认为快要成功的时候,那口猪“嗷”的一声,脖颈上带着刀子,喷着血注,一头撞在在胡头儿的肚子上,疯了似的挣脱了众人的手掌,窜出了老远,胡头儿被撞的四肢朝天,头也捱了地。这下可乱了套,眼看着喷血的猪朝我们冲了过了,大家一阵慌乱,天良喊了一嗓子,“快爬梯子上房”。我们才想起来,我们挨着后院唯一的一座小屋,是给猪弄食物的小房子。房子前面有一个梯子,大家争先恐后爬上了梯子,躲过了猪的冲击。一拨人撵着大猪到处乱窜,满地是血,哗哗直流,从后院跑到了前院,大门插上了,猪和人们只能在前后院来回追逐。折腾了好长时间,人们软硬兼施,那猪再也不信任谁有什么好意,嗷嗷地叫着,不停地来回乱窜,谁也没有了好办法。

一直到那猪跑的筋疲力尽,血液也流的差不多了,停在了猪圈旁边,血红的眼睛,脖子上带着刀子,大口喘着粗气,没有人敢于上前去制服它。
最后,只见那厮,咣的一声,倒在了地上。
天良母亲一直埋怨,“杀个猪,弄成这样,我还想弄点猪血吃呢,全让你们弄砸了。”
胡头儿陪着笑脸“你家的猪,太大,太厉害了。”
不一会儿,人们烧开了大锅的水,把猪毛刮光了,赤条条地吊在了架子上。
一场精彩的好戏,总算落下了帷幕。我也感觉到了杀猪的活不容易。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了历史上有很多杀猪的名人。
汉朝时候,樊哙是杀猪的,跟随刘邦,混的比较好,虽然在韩信指挥下打了很多胜仗,主要是娶了吕后的妹妹,和刘邦成了一条杠,后来封了候。
三国张飞是杀猪的,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很多汗马功劳,后来封为五虎大将,主要靠自己的努力。
著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诗词写的好,文采和颜值都很漂亮,号称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女诗人,有过不幸的婚姻,据说最后嫁给了一个杀猪的。

由此看来,杀猪的很不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