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昨天,一個朋友跟我聊天,說經過這場疫情,心裡像戴了口罩,憋悶。

雖然武漢已經解封,但好像也沒有想象中的那種快樂。各種限制依然存在,並且可能很長時間存在。而且她的公司,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運轉。

以前,她父母總說世上最好的工作是公務員,她每次都對此不屑,覺得人生應該有很多自由與選擇。現在,公司業務停了快三個月,員工工資照發,房租馬上要交,父母再說“做公務好”,她竟無言以對了。

創業者這次的慘與難,即使大家不說,也可以想到。日常光鮮亮麗的大老闆與小老闆們,短短三個月就被成批地打回原型,這是加西亞·馬爾克斯都寫不出的魔幻現實主義。

平時雞血滿格,總覺得只要努力就能怎麼樣。終於有一個時刻,讓我們明白了叔本華的那句話:“人的一生,不是要去追求幸福,而是要避免痛苦。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很多人的生活都陷入了茫然與陌生。我開寫作課,這兩期的作業都有關於疫情的命題,有學員說,我覺得疫情跟我沒什麼關係,我的一切都沒受到什麼影響。我真的太羨慕他了,真的!

我今天想說說疫情對大家心理的影響。

因為我看到了一個特別不好,或者說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特別不健康的現象,就是大家都不敢抱怨了,甚至連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困難都不敢說,說了就是負面情緒。

一種潮流思維是,有那麼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那麼多家庭妻離子散,而國外的疫情又如此嚴峻,就算你們處在曾經的風暴中心武漢,如今也一切向好,為什麼不能好好慶祝勝利,迎接新生活,而要去“散播負面情緒”,說自己有多難?

這種論調,不僅是社交媒體的主流,甚至在熟人之間也成了氣候。

當我們真實的感受與我們被告之的應該感受到的東西,產生巨大反差,人們就會陷入自我懷疑與自我貶低。這種心理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釋放,容易導致抑鬱。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作為普通人,我們當然應該歡呼勝利,但我們也有權利說出,我不高興。一個社會,只有一種聲音是不健康的;一個人,只有正能量,同樣很不健康。

勝利不容易,活著同樣不容易,前者短暫,後者綿延。當禮花從夜空中消失,如何在夜裡安睡,是每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

前天,一個寫作訓練營學員說自己抑鬱症,沒有辦法向他人傾訴,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給她出主意,勸她想開點、讓她樂觀點。

疫情期間,網上有一個女生,母親白血病被強制出院後,無法正常治療,她的日記寫了自己與母親的困境與不易,很多人建議她多給媽媽喝牛奶增強抵抗力;多給媽媽聽音樂,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

後來,她母親去世了,她發了最後一篇日記,說那些勸我給我媽喝牛奶的人,我知道你們是好心,但你們真的不瞭解在醫院打營養針與在家喝牛奶的區別。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一個心理健康、富於力量的人,應該具備兩種能力:勇敢地訴說痛苦的能力,以及安靜地傾聽他人訴說痛苦的能力。

我知道現在勇敢地說出痛苦有多難,我們太害怕揹負“負能量”的罪名了,環顧四周,為什麼人人都在陽光下,只有自己在痛苦?

我要告訴你,不是這樣。痛苦的人很多,勇敢的人很少。只有勇敢說出痛苦,你才可能遇到同類;只有勇敢說出痛苦,痛苦才不會在身體裡變成腫瘤。

我一個朋友,忽然深夜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公司這個月發不出員工工資了,父母拿錢幫她墊發了幾十萬工資。平日裡,她是一個特別樂觀,感覺隨便拿個槓桿就能撬翻地球的姑娘,這條訴苦的朋友圈不僅沒讓我覺得她負能量,反倒讓我覺得她更真實、更可親近。

雖然我沒有說什麼安慰的話,但我默默在心裡給了她一個擁抱,我知道,他日如果能幫上她的忙,我一定會要幫。

當他人處於巨大的痛苦中,過於輕鬆、隨意的建議,其實是一種傷害。“你要樂觀點”這種話,跟男人在女生姨媽期,說“你多喝點熱水”同樣令人反感。

艾小羊:你們負責勝利,我們只是活著

有很多人曾經告訴我交流的若干技巧,其實後來我發現,交流最重要的技巧,或者說一個好的交流者的骨架,其實是擅於傾聽。

捨得花時間,安靜地傾聽,對於痛苦者而言,是最大的善念。

而那些動不動說別人負能量的人,我們與其花時間去辯論,不如省下時間,祝福他們一輩子高枕無憂,沒有痛苦。

而普通如我們,必定要在勝利的禮炮之後,迴歸平凡而偉大的生活本身。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哪有天天的雞血和正能量?有些東西,註定已經被改變;有些困難,註定只能慢慢克服。

這種情況下,最有力量的自我安慰與自我要求,是對世界、對自己,更加寬容、更有耐心。以前事事要求80分,現在60分就好,負責活著,看四季輪轉、花開花謝,就是幸福。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