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古代英雄畫像,充滿戰鬥精神的傳奇史詩


《吉爾伽美什》是一部用楔形文字刻寫在12塊泥板上的史詩,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史詩。具體作者已不可考,原作也早已散落在歷史的長河中。

今天,我們之所以有機會讀到它,首先得感謝19世紀中葉的英國考古學家奧斯丁·亨利·萊亞德和他的助手霍姆茲德·拉薩姆,是他們在亞述古都尼尼微發現併發掘了大量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其次,我們得感謝大英博物館的喬治·史密斯,是他從這些泥板中發現了《吉爾伽美什史詩》的碎片;此外,我們還得感謝第一個把蘇美爾傳說部分破譯的蘇美爾學家S. N. Kramer。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正是有這些人前仆後繼的努力,我們才能在4000多年後重溫這部偉大的經典,一窺4800年前兩河流域英雄人物的風采,瞭解彼時社會中對於英雄人物的判定標準,並從中追溯到塑造不同民族特性的最初普世價值觀。


《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古代英雄畫像,充滿戰鬥精神的傳奇史詩


本文將從史詩故事,表現手法,反抗精神與兩河流域文化特性對比四個方面來欣賞這部偉大壯麗的詩史。

一、史詩故事:一段刻有民族文化印記的英雄成長故事

《吉爾伽美什》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4800多年前的傳奇英雄人物故事。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講述了吉爾伽美什從一個性情殘暴的暴君,成長為勇敢、正義的國王的故事。

故事中,傑爾伽美什結識了同樣勇武的、半人半獸的恩奇都,並和他產生了深厚的情誼。他們一起遠征雪松林,打敗怪獸洪巴巴,殺死擁有神力的天牛,拯救了烏魯克人民。當受到眾神懲罰的恩奇都病重身亡後,失去好友的痛苦和對死亡的恐懼,促使吉爾伽美什決定去尋找永生的秘密。最終他無功而返,卻也漸漸明白了大地的法則,不再執著於對生與死的探索,而是決心做一個有作為的國王。其後,他加固城牆、修繕工事、興建水利,還打敗了前來進犯的敵國,最終成長為一代偉大的國王。

根據《蘇美爾王表》上的記載,吉爾伽美什是盧伽爾班達之子、烏魯克的第五任國王。像其它英雄傳說一樣,吉爾伽美什的故事被賦予了神秘的浪漫主義色彩。在這部情節跌宕起伏的史詩中,它所記載的每一個關鍵戰鬥場面,都不乏眾神的參與和裁判,但卻並不影響其故事本身所要傳頌的歷史英雄人物的真實性。相反的,透過這些人神共同參與的傳奇故事,主人公的形象被塑造的更加豐滿飽滿;同時,也透露出了4800多年前,兩河流域的先民對於自身和諸神之間契約關係所進行的諸多思考。

而這些思考,以及對英雄人物所具備的相關特質的認定,又帶著鮮明的民族文化印記。如果將故事中兩河流域的先民對於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同時期中國古代人民對於本民族英雄人物形象描繪進行對比,就會發現,早在文明誕生之初,兩個民族對於英雄形象的認定,已經有了根本性的差異。這也為此後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兩個民族之所以形成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差異提供了註解。

二、表現手法:以重複的經典場景渲染氣勢、以奇幻的夢境為主線引導敘事,以極具特色的人物畫像手法塑造經典人物形象

作為4800多年前的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的創作手法無疑是極為成功的,其獨特的寫作手法,讓書中的情節和人物都無限鮮活起來。

1、故事場景構建:瑰麗的渲染和重複的詠唱

本書之所以讓人在掩卷遐思之餘,感受到整個故事的宏大氣勢和千迴百轉,離不開在多個場景中運用的反覆手法。大段的反覆並未給人帶來拖沓累贅之感,反而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排比氣勢,讓人印象深刻,產生一詠三嘆的效果。試舉一處例子說明:

在第一部中,恩奇都去往烏魯克城的途中,吉爾伽美什做了奇怪的夢。這樣的夢境被兩次提到。第一次夢見天降巨石後,吉爾伽美什前去拜見自己的母親女神寧孫,請她為他釋夢,他這樣對她講到:

"英雄們彎下腰親吻它……我同樣喜歡這顆巨大的彗星,有種親人般的親切感……我將他放在您的面前。您對待他,就像對待您的兒子一般親切。"

女神寧孫這樣回答他:

"……這是一個奇特而美好的夢,代表著將有一個好朋友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你的這位朋友出生於森林,是天生的強者,力量之大,仿若天降巨石,無人能敵……"

緊接著,吉爾伽美什夢到有一把巨大的戰斧橫放在烏魯克城的中央廣場上,他第二次找母親敘述他的夢境:

"我看著這把戰斧,有一種莫名的喜愛感……我小心翼翼的拾起這把戰斧……將它帶到您的面前……您對待他,就像對待您的兒子一般親切。"

女神寧孫這樣回答他:

"……這是一個奇特而美好的夢,預示著將有一個強大的夥伴來到你的身邊……你的這位朋友出生於森林,是天生的強者,力量之大,仿若天降巨石,無人能敵……"

這樣反覆的渲染和排比,將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首次的相見進行了神秘的預演,鋪設出了一種無比瑰麗、浪漫的場景,讓人生出無限期待。

《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古代英雄畫像,充滿戰鬥精神的傳奇史詩

類似這樣的反覆重複和排比,書中出現過很多次。在每一個關鍵的環節,在每一次重大的事件即將發生之時,都是不惜筆墨,進行反覆的渲染。比如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結伴前往雪松林的途中、吉爾伽美什拒絕女神伊什塔爾的求婚時的說辭、恩奇都臨死前的怨恨詛咒,以及吉爾伽美什在尋求永生的途中向所見之人描述他此行的目的時所反覆說的話,等等。

這些反覆的描寫,增強了作品的渲染度,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張力,讓故事情節更加扣人心絃,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2、無處不在的夢的啟示:以夢境為主線引導敘事。

除了反覆存在的重複場景,本書中另外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就是無處不在的夢境描寫。

整部書中,除了第四部分,其它的每一個部分,都有比較大型的夢境描寫。如第一部中,恩奇都到達烏魯克城前,吉爾伽美什的夢;第二部分,兩個人遠征雪松林時,吉爾伽美什所做的征途中的夢;第三部分,恩奇都臨死前,所做的眾神的懲罰之夢;第五部分,恩奇都與吉爾伽美什靈魂相見的場景等。

這些夢境,事實上構成了整個故事的主線。通過夢境的啟示,推動著故事情節不斷向前發展。通過夢境,引出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的相見相知;通過夢境,引出兩人遠征雪松林時內心的恐懼與憂慮、勇敢與堅毅,併為對戰怪獸洪巴巴時的震撼戰鬥場景起到了良好的渲染和烘托作用;同時,也通過夢境的描述,為恩奇都死後吉爾伽美什的一系列決定和行為的動因進行了解釋和說明。

這些夢境的描述,和之前所提到的重複和反覆描寫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神秘的力量,牽引著讀者的情感和神經,讓人層層深入,逐漸和故事本身融為一體,陷入這個4800多年前的宏大而又浩瀚的歷史場景中去。

3、極具特色的人物畫像手法

如果說在場景的描寫上,《吉爾伽美什》通過一步三回、一詠三嘆的重複描寫,以及充滿奇幻色彩的夢境進行鋪陳,而形成了一種瑰麗、浪漫、神秘的的整體感覺,造就了傳奇故事中的一個個經典場景。那麼,在對人物的描述上,本書也同樣有著它獨特的風格。主要通過人物的服飾變化,身份烙印,行為模式來暗喻人物成長和心理變化。

首先是主角,吉爾伽美什。吉爾伽美什一出場便頂著眾神所賜予的光環。首先是出身:三分之一人,三分之二神。因為他的特殊身份,有五位大神扮演了他守護者的角色,使他集智慧、美貌、力量於一體。在衣著上,他經歷了三次變化,從一開始華美的衣裳,到恩奇都死後披著獅皮流浪,再到重回烏魯克後換上國王的衣裳,這樣的一個過程,暗含著他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段歷程;從神態和心理方面來看,他從一開始的跋扈張揚,到對戰洪巴巴和天牛時的英勇無畏,再到恩奇都死後的萎靡頹廢,一直到尋求到生命的最終意義後的平靜與釋然,也同樣契合了這樣一個過程。

《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古代英雄畫像,充滿戰鬥精神的傳奇史詩

從服飾的變化,再到貫穿全書的、現實和夢境相融合的語言和心理描寫,使主角的每一段成長曆程都顯得立體豐滿起來,使得人物畫像生動明晰,主角光環所散發的光芒也更加璀璨奪目。

再看看主配,恩奇都。恩奇都的出場同樣特別。他是女神阿魯魯根據吉爾伽美什的形象,用泥土造出的一個身上長著長長毛髮的、半人半獸的健壯男人。他被投生在森林中,因此一開始,他並不知道自己是人,而是整日與野獸為伴。直到有一天,他穿上人類的衣服,由此開始轉變,並最終走進烏魯克城,成為吉爾伽美什的忠實朋友。在探險的路上,他有過膽怯和退卻,但最終,在和洪巴巴決鬥時,是他幫他的朋友鼓足了決戰的勇氣。他臨終之前,曾有過怨恨,不過最終選擇原諒和寬恕,並平靜的離開人間。

從半獸,到一個人,再成為勇士,到最後可以平靜面對死亡,恩奇都的一生,主線鮮明,贏得了可以和主角相媲美的角色畫像。作為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這樣的處理方式無疑是極其成功的,它使得故事本身更具魅力和張力,在情感的表達上也更為豐沛。

最後,我們來看看配角。讓我們來選取其中一個角色:吉爾伽美什的母親,女神寧孫。寧孫的出場,是以神的身份,但同時,更是以慈母的身份。在吉爾伽美什尋她解夢時,她耐心的給他解釋,寬慰他,鼓勵他。在吉爾伽美什決定遠征雪松林時,作為母親,她沒有阻攔,而是在驕傲和擔憂的雙重心理下,做她自己能做的一切,書中有這樣的描述:

"寧孫連續沐浴七次,以柔嫩紅潤的檉柳和芳香潔白的肥皂草清潔全身,換上最美麗的衣裳,配上最華貴的頭飾,戴上神聖的角帽……點燃高香,昂起頭,舉起雙臂,向太陽神沙馬什祈禱,為吉爾伽美什祝福。"

這樣的描寫,使得出場並不多的寧孫,一下子就形象鮮明起來,而以慈母和睿智女神的形象,被人牢牢記住。

總體來說,作為4800年前的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這本書的獨特表現手法,使得它在有限的篇幅中,營造了一個個宏大的場面,刻畫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再加上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情節,最終成就了一部不朽的傳奇力作。

三、抗爭精神:敢於同神抗爭並達成妥協,

這本書所展現出的抗爭精神,是本書的偉大閃光點。

這部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是一位位高高在上的神。他們掌管萬物,無所不能,但同時,他們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私。同普通人一樣,書中的諸神並非是完美無缺的。


《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古代英雄畫像,充滿戰鬥精神的傳奇史詩

故事中的主人公,作為"人"的代表,表現出了極大的反叛精神。

他決定要征服的雪松林,是用來支撐天地的支柱;他要殺的怪獸洪巴巴,是大地和空氣之神恩利爾專門派遣的、用來鎮守雪松林、威懾人類的怪物。但吉爾伽美什最終擊殺了洪巴巴。

面對女神伊什塔爾的求婚,他選擇了拒絕,並歷數了她的種種不堪過往。憤怒的伊什塔爾派去天牛禍亂烏魯克城,他又奮起反抗,殺了天牛。

透過這些描述,我們可以一窺4800年前,兩河流域的先民對神的態度。他們歌頌吉爾伽美什的功業,他們認為這是英雄的作為,這無疑是對於神的權威的挑戰和反抗。

但是,這種反抗並不是沒有底線的,而是伴隨著妥協與敬畏。

比如在遠征雪松林時,吉爾伽美什和一眾人等曾祈禱太陽神的護佑;恩奇都死後,吉爾伽美什出發去尋找永生之道,同樣尋求過太陽神和月神的庇佑;甚至在此之前,當恩奇都埋葬時,吉爾伽美什一一為眾神送上禮物,祈求他們給予恩奇都以祝福,這其中,還包括曾經詛咒恩奇都的伊什塔爾。

當吉爾伽美什為尋求永生而意外瞭解到大洪水的真相時,當他知道自己無論如果也無法實現永生時,他選擇了敬畏和妥協,遵從人類命運的安排,並在這種安排之下,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有作為的君王。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這同樣是一個挑戰與反叛、服從與妥協的故事。人類和諸神的相爭從來沒有終點,但是在過程中的反抗與妥協,正是人與自然、與眾神共處的終極之道:在鬥爭中求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在妥協中實現人神的和平和諧共處。

四、探究歷史密碼,追溯兩河流域文化和民族特性的緣起

今天,當我們回望4800多年前的這部傳奇史詩,從中還能看到的,還有兩河流域最早的文化價值觀和民族特性。

書中的英雄吉爾伽美什,俊美、強壯、勇武、剛毅,這是兩河流域英雄人物的典型畫像。總體來講,最突出的特點,在一個"勇"字上。

如果拿同時期居住在黃河流域的中國先祖進行對比,則可以看到,在對英雄人物的認定上,兩個民族,已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古代英雄畫像,充滿戰鬥精神的傳奇史詩


4800多年前,中國正處在大禹治水和夏朝初期這個時間段。對於大洪水的記載,似乎各個民族都有共同的記憶,《吉爾伽美什》中也不例外。大洪水中,吉爾伽美什的先祖選擇遵從神的旨意,造方舟自保,苦了萬千生民。而在東方,大洪水之後,中國的文字記錄裡有了堯舜禹,他們都是當時所處時代的道德楷模,促使他們登上王位的機緣,並不在勇武,而在於他們強大的道德感召力,以及為族群發展盡心竭力、公而忘私的偉大精神。

所以從這點看,兩個民族的特性已然分明,一個崇尚"勇",一個則崇尚"德"。

論語》中,南宮适問於孔子曰:"弈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這是中國的先祖對於真正的英雄人物的認知。

不同的認知,從一開始,便已鑄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並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迥異的民族特性。

今天,我們來對比兩個民族特性的緣起,並非要分出優劣。每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現實,都會影響和塑造這個民族的價值觀選擇。最終的結果,沒有優劣、沒有對錯,只是各自的一種集體選擇。

而能影響到一個民族的文化和特性的著作,必然會經久流傳,生生不息,成為所有經典中的經典,成為哺育一代代後人的精神食糧,並融入民族的文化血液,成為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

這樣的經典,邀請你一起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