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古代英雄画像,充满战斗精神的传奇史诗


《吉尔伽美什》是一部用楔形文字刻写在12块泥板上的史诗,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具体作者已不可考,原作也早已散落在历史的长河中。

今天,我们之所以有机会读到它,首先得感谢19世纪中叶的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和他的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是他们在亚述古都尼尼微发现并发掘了大量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其次,我们得感谢大英博物馆的乔治·史密斯,是他从这些泥板中发现了《吉尔伽美什史诗》的碎片;此外,我们还得感谢第一个把苏美尔传说部分破译的苏美尔学家S. N. Kramer。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正是有这些人前仆后继的努力,我们才能在4000多年后重温这部伟大的经典,一窥4800年前两河流域英雄人物的风采,了解彼时社会中对于英雄人物的判定标准,并从中追溯到塑造不同民族特性的最初普世价值观。


《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古代英雄画像,充满战斗精神的传奇史诗


本文将从史诗故事,表现手法,反抗精神与两河流域文化特性对比四个方面来欣赏这部伟大壮丽的诗史。

一、史诗故事:一段刻有民族文化印记的英雄成长故事

《吉尔伽美什》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4800多年前的传奇英雄人物故事。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讲述了吉尔伽美什从一个性情残暴的暴君,成长为勇敢、正义的国王的故事。

故事中,杰尔伽美什结识了同样勇武的、半人半兽的恩奇都,并和他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一起远征雪松林,打败怪兽洪巴巴,杀死拥有神力的天牛,拯救了乌鲁克人民。当受到众神惩罚的恩奇都病重身亡后,失去好友的痛苦和对死亡的恐惧,促使吉尔伽美什决定去寻找永生的秘密。最终他无功而返,却也渐渐明白了大地的法则,不再执着于对生与死的探索,而是决心做一个有作为的国王。其后,他加固城墙、修缮工事、兴建水利,还打败了前来进犯的敌国,最终成长为一代伟大的国王。

根据《苏美尔王表》上的记载,吉尔伽美什是卢伽尔班达之子、乌鲁克的第五任国王。像其它英雄传说一样,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被赋予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这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史诗中,它所记载的每一个关键战斗场面,都不乏众神的参与和裁判,但却并不影响其故事本身所要传颂的历史英雄人物的真实性。相反的,透过这些人神共同参与的传奇故事,主人公的形象被塑造的更加丰满饱满;同时,也透露出了48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先民对于自身和诸神之间契约关系所进行的诸多思考。

而这些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所具备的相关特质的认定,又带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如果将故事中两河流域的先民对于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同时期中国古代人民对于本民族英雄人物形象描绘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早在文明诞生之初,两个民族对于英雄形象的认定,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差异。这也为此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个民族之所以形成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差异提供了注解。

二、表现手法:以重复的经典场景渲染气势、以奇幻的梦境为主线引导叙事,以极具特色的人物画像手法塑造经典人物形象

作为4800多年前的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创作手法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其独特的写作手法,让书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无限鲜活起来。

1、故事场景构建:瑰丽的渲染和重复的咏唱

本书之所以让人在掩卷遐思之余,感受到整个故事的宏大气势和千回百转,离不开在多个场景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大段的反复并未给人带来拖沓累赘之感,反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排比气势,让人印象深刻,产生一咏三叹的效果。试举一处例子说明:

在第一部中,恩奇都去往乌鲁克城的途中,吉尔伽美什做了奇怪的梦。这样的梦境被两次提到。第一次梦见天降巨石后,吉尔伽美什前去拜见自己的母亲女神宁孙,请她为他释梦,他这样对她讲到:

"英雄们弯下腰亲吻它……我同样喜欢这颗巨大的彗星,有种亲人般的亲切感……我将他放在您的面前。您对待他,就像对待您的儿子一般亲切。"

女神宁孙这样回答他:

"……这是一个奇特而美好的梦,代表着将有一个好朋友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你的这位朋友出生于森林,是天生的强者,力量之大,仿若天降巨石,无人能敌……"

紧接着,吉尔伽美什梦到有一把巨大的战斧横放在乌鲁克城的中央广场上,他第二次找母亲叙述他的梦境:

"我看着这把战斧,有一种莫名的喜爱感……我小心翼翼的拾起这把战斧……将它带到您的面前……您对待他,就像对待您的儿子一般亲切。"

女神宁孙这样回答他:

"……这是一个奇特而美好的梦,预示着将有一个强大的伙伴来到你的身边……你的这位朋友出生于森林,是天生的强者,力量之大,仿若天降巨石,无人能敌……"

这样反复的渲染和排比,将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首次的相见进行了神秘的预演,铺设出了一种无比瑰丽、浪漫的场景,让人生出无限期待。

《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古代英雄画像,充满战斗精神的传奇史诗

类似这样的反复重复和排比,书中出现过很多次。在每一个关键的环节,在每一次重大的事件即将发生之时,都是不惜笔墨,进行反复的渲染。比如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结伴前往雪松林的途中、吉尔伽美什拒绝女神伊什塔尔的求婚时的说辞、恩奇都临死前的怨恨诅咒,以及吉尔伽美什在寻求永生的途中向所见之人描述他此行的目的时所反复说的话,等等。

这些反复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渲染度,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张力,让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无处不在的梦的启示:以梦境为主线引导叙事。

除了反复存在的重复场景,本书中另外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无处不在的梦境描写。

整部书中,除了第四部分,其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比较大型的梦境描写。如第一部中,恩奇都到达乌鲁克城前,吉尔伽美什的梦;第二部分,两个人远征雪松林时,吉尔伽美什所做的征途中的梦;第三部分,恩奇都临死前,所做的众神的惩罚之梦;第五部分,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灵魂相见的场景等。

这些梦境,事实上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通过梦境的启示,推动着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通过梦境,引出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的相见相知;通过梦境,引出两人远征雪松林时内心的恐惧与忧虑、勇敢与坚毅,并为对战怪兽洪巴巴时的震撼战斗场景起到了良好的渲染和烘托作用;同时,也通过梦境的描述,为恩奇都死后吉尔伽美什的一系列决定和行为的动因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这些梦境的描述,和之前所提到的重复和反复描写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读者的情感和神经,让人层层深入,逐渐和故事本身融为一体,陷入这个4800多年前的宏大而又浩瀚的历史场景中去。

3、极具特色的人物画像手法

如果说在场景的描写上,《吉尔伽美什》通过一步三回、一咏三叹的重复描写,以及充满奇幻色彩的梦境进行铺陈,而形成了一种瑰丽、浪漫、神秘的的整体感觉,造就了传奇故事中的一个个经典场景。那么,在对人物的描述上,本书也同样有着它独特的风格。主要通过人物的服饰变化,身份烙印,行为模式来暗喻人物成长和心理变化。

首先是主角,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一出场便顶着众神所赐予的光环。首先是出身:三分之一人,三分之二神。因为他的特殊身份,有五位大神扮演了他守护者的角色,使他集智慧、美貌、力量于一体。在衣着上,他经历了三次变化,从一开始华美的衣裳,到恩奇都死后披着狮皮流浪,再到重回乌鲁克后换上国王的衣裳,这样的一个过程,暗含着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段历程;从神态和心理方面来看,他从一开始的跋扈张扬,到对战洪巴巴和天牛时的英勇无畏,再到恩奇都死后的萎靡颓废,一直到寻求到生命的最终意义后的平静与释然,也同样契合了这样一个过程。

《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古代英雄画像,充满战斗精神的传奇史诗

从服饰的变化,再到贯穿全书的、现实和梦境相融合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使主角的每一段成长历程都显得立体丰满起来,使得人物画像生动明晰,主角光环所散发的光芒也更加璀璨夺目。

再看看主配,恩奇都。恩奇都的出场同样特别。他是女神阿鲁鲁根据吉尔伽美什的形象,用泥土造出的一个身上长着长长毛发的、半人半兽的健壮男人。他被投生在森林中,因此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人,而是整日与野兽为伴。直到有一天,他穿上人类的衣服,由此开始转变,并最终走进乌鲁克城,成为吉尔伽美什的忠实朋友。在探险的路上,他有过胆怯和退却,但最终,在和洪巴巴决斗时,是他帮他的朋友鼓足了决战的勇气。他临终之前,曾有过怨恨,不过最终选择原谅和宽恕,并平静的离开人间。

从半兽,到一个人,再成为勇士,到最后可以平静面对死亡,恩奇都的一生,主线鲜明,赢得了可以和主角相媲美的角色画像。作为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它使得故事本身更具魅力和张力,在情感的表达上也更为丰沛。

最后,我们来看看配角。让我们来选取其中一个角色:吉尔伽美什的母亲,女神宁孙。宁孙的出场,是以神的身份,但同时,更是以慈母的身份。在吉尔伽美什寻她解梦时,她耐心的给他解释,宽慰他,鼓励他。在吉尔伽美什决定远征雪松林时,作为母亲,她没有阻拦,而是在骄傲和担忧的双重心理下,做她自己能做的一切,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宁孙连续沐浴七次,以柔嫩红润的柽柳和芳香洁白的肥皂草清洁全身,换上最美丽的衣裳,配上最华贵的头饰,戴上神圣的角帽……点燃高香,昂起头,举起双臂,向太阳神沙马什祈祷,为吉尔伽美什祝福。"

这样的描写,使得出场并不多的宁孙,一下子就形象鲜明起来,而以慈母和睿智女神的形象,被人牢牢记住。

总体来说,作为4800年前的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本书的独特表现手法,使得它在有限的篇幅中,营造了一个个宏大的场面,刻画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再加上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最终成就了一部不朽的传奇力作。

三、抗争精神:敢于同神抗争并达成妥协,

这本书所展现出的抗争精神,是本书的伟大闪光点。

这部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是一位位高高在上的神。他们掌管万物,无所不能,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私。同普通人一样,书中的诸神并非是完美无缺的。


《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古代英雄画像,充满战斗精神的传奇史诗

故事中的主人公,作为"人"的代表,表现出了极大的反叛精神。

他决定要征服的雪松林,是用来支撑天地的支柱;他要杀的怪兽洪巴巴,是大地和空气之神恩利尔专门派遣的、用来镇守雪松林、威慑人类的怪物。但吉尔伽美什最终击杀了洪巴巴。

面对女神伊什塔尔的求婚,他选择了拒绝,并历数了她的种种不堪过往。愤怒的伊什塔尔派去天牛祸乱乌鲁克城,他又奋起反抗,杀了天牛。

透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一窥4800年前,两河流域的先民对神的态度。他们歌颂吉尔伽美什的功业,他们认为这是英雄的作为,这无疑是对于神的权威的挑战和反抗。

但是,这种反抗并不是没有底线的,而是伴随着妥协与敬畏。

比如在远征雪松林时,吉尔伽美什和一众人等曾祈祷太阳神的护佑;恩奇都死后,吉尔伽美什出发去寻找永生之道,同样寻求过太阳神和月神的庇佑;甚至在此之前,当恩奇都埋葬时,吉尔伽美什一一为众神送上礼物,祈求他们给予恩奇都以祝福,这其中,还包括曾经诅咒恩奇都的伊什塔尔。

当吉尔伽美什为寻求永生而意外了解到大洪水的真相时,当他知道自己无论如果也无法实现永生时,他选择了敬畏和妥协,遵从人类命运的安排,并在这种安排之下,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有作为的君王。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这同样是一个挑战与反叛、服从与妥协的故事。人类和诸神的相争从来没有终点,但是在过程中的反抗与妥协,正是人与自然、与众神共处的终极之道:在斗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妥协中实现人神的和平和谐共处。

四、探究历史密码,追溯两河流域文化和民族特性的缘起

今天,当我们回望4800多年前的这部传奇史诗,从中还能看到的,还有两河流域最早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特性。

书中的英雄吉尔伽美什,俊美、强壮、勇武、刚毅,这是两河流域英雄人物的典型画像。总体来讲,最突出的特点,在一个"勇"字上。

如果拿同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中国先祖进行对比,则可以看到,在对英雄人物的认定上,两个民族,已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古代英雄画像,充满战斗精神的传奇史诗


4800多年前,中国正处在大禹治水和夏朝初期这个时间段。对于大洪水的记载,似乎各个民族都有共同的记忆,《吉尔伽美什》中也不例外。大洪水中,吉尔伽美什的先祖选择遵从神的旨意,造方舟自保,苦了万千生民。而在东方,大洪水之后,中国的文字记录里有了尧舜禹,他们都是当时所处时代的道德楷模,促使他们登上王位的机缘,并不在勇武,而在于他们强大的道德感召力,以及为族群发展尽心竭力、公而忘私的伟大精神。

所以从这点看,两个民族的特性已然分明,一个崇尚"勇",一个则崇尚"德"。

论语》中,南宫适问于孔子曰:"弈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这是中国的先祖对于真正的英雄人物的认知。

不同的认知,从一开始,便已铸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迥异的民族特性。

今天,我们来对比两个民族特性的缘起,并非要分出优劣。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现实,都会影响和塑造这个民族的价值观选择。最终的结果,没有优劣、没有对错,只是各自的一种集体选择。

而能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特性的著作,必然会经久流传,生生不息,成为所有经典中的经典,成为哺育一代代后人的精神食粮,并融入民族的文化血液,成为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

这样的经典,邀请你一起共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