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文化底蘊

我的故鄉東龍泉山水美景美不勝收,前些時所寫幾篇回憶都有描繪,比較標誌性的是那龍溪寺---小學校門前一顆大梧桐(迄今約800年以上)和水庫村中心挨山坡的兩顆孿生老柳樹,我們稱“楊柳樹”。此外窯彎的核桃樹、牧羊圈土窯洞頂上和洞前土崖邊的紅棗樹,東坡上道旁的大槐樹、西邊白羅門裡的大榆樹(迄今約400多年),東溝裡的青楊,河漕裡的柳,以及農家的桃杏樹,構成了東龍泉村生機盎然的美景。最美景色當屬三月裡那山頭層層梯田裡千樹萬數梨花開的壯觀,輔之以點綴在農家房前屋後的桃紅杏白,而那天空裡瀰漫飄逸著梨果花的馨香,桃杏花的芳香,白槐花的藥香,楊柳嫩葉的樹香,榆錢鬥鬥的奇香,梧桐花的幽香,那次第開放後一浪接一浪的撲鼻,和著動人景色令我們幾多的陶醉啊。

雖是小山村,文化娛樂底蘊卻不淺,這與村裡的環境氛圍薰陶不無聯繫吧,其中之一應該是建國後五臺黨校建址我村的影響吧,後黨校撤走,五臺第一學府--五臺中學1972年校址搬遷進駐,我村更是得益,加上我村學大寨期間,全村幹部群眾大幹苦幹加油幹,平整土地,在山坡腦上和七溝八梁的五家崗依坡就勢二年建成了十幾層百畝大寨梯田,又築起二級提水電灌站,引水上山澆灌新建的大寨田,成為學大寨先進模範村,得到縣委表彰和全縣觀摩,聲名大震,當時我村還是全縣購買第一臺28馬力“東方紅拖拉機”的村莊呢。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老梧桐

那時村民雖然貧窮,文藝生活卻較為活躍,因近水樓臺接受文化引導,村裡那青年們吹拉彈唱樣樣都會,真正人才齊備,看著他們的排練和表演,我暗自稱奇,也很神往那種意境,我記的外號叫鐵錘頭的大哥,拉一手好二胡,現在還記得旋律,現在一對照原來是“我參加解放軍穿上綠軍裝”一曲,我沒見過他們訓練,好像一出手就表演的那麼自在。八音會的人才也夠多的,只是缺少吹嗩吶的,還得從鄰村借調,有西關村的,有東冶的,名字叫喜生和大有的,他們的活兒技應是祖傳的吧,五臺縣民間也很有名氣的(還有一個東冶叫郭二的嗩吶師傅,都是當今名揚海外“五臺八音八大套”的傳人吧),來時還帶一兩個孔笙的,其餘配樂的響板、大小鈸、鑼等,本村就只好濫竽充數了,但打鼓是有一個能手的----叫張山的老漢,挺瘦小極有精神的,每當打起來的時候,頭隨著執鼓鍵的手勢時而東倒西歪,時而搖頭晃腦,那麼入神,圍觀的人忍不住當眾模仿一番,特別是與那吹嗩吶的老手一配套,更是起勁,村裡漢子們最喜撮合他們一起較勁,鼓動打鼓的張山老漢不停息地擊鼓,好讓吹嗩吶的喜生不能換氣一口氣吹到底,陪到底,此時八音吹奏達到最高潮,也聽人們說這種遊戲挺危險的,據說就有吹嗩吶的被一口氣撐死的。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廣場

村裡過去每年搞龍燈會,還是雙龍--兩條的,因為東龍泉的村名是因建龍溪寺而得名,古城村是龍的外祖母家,東崗村是老龍王居住地,所以鄰村凡是有龍燈的都喜來東龍泉歇歇腳,喝點龍溪水。每年正月十三東崗老龍來我村,接待規格也是很高的,少不了鑼鼓喧天全村跪拜迎接,二月二是本村的節日,張燈結綵,家家戶戶大門前壘旺火,掛紅燈,村中心水庫裡放魚燈花燈的,兩顆巨柳下面的廣場裡舞龍燈,東龍泉的龍燈,規模不大,龍頭比別村兩條龍的大一點,須兩至三個青壯年撐著,左右手一前一後,隨著腳步前進,將龍頭高高舉過頭頂,向左上方和右上方輪流換手挺舉,換步前進,移步換手,舞龍主要是耍龍頭,雖然是木料做成的但也有三十斤左右吧,前進十來步就累得不行了,就得換人,龍身也不很長,兩個後生舉著,隨著龍頭的舉起落下,左右揮動和跟進,謂之舞龍,前面還有一個後生手執用竹竿繫著的小燈籠來引龍舞動前行,因為有個較長的龍脖子,所以擺幅可大可小,但也得和龍頭的起伏相呼應,龍尾一箇中老年人舉著擺動,比較舉龍頭龍身幅度就小了,龍尾一般是安裝一個長長的竹子掃帚,記得從小大人們就吩咐,離那龍尾遠一點,免得被龍尾掃住,一年裡晦氣不吉祥-----其實是怕那大掃帚的龍尾(燈光暗)傷著我們吧,因此我們總是躲在圈子後面看,或遠處看。叫場子的時候,舞龍頭自然是青壯年最賣力的時候,還務必請來縣裡最好的嗩吶名家喜生或大有來吹奏來助威,那場面真正壯觀,凡有旺火的農家大門口,龍必到,家家戶戶少不了接待叩拜燒紙供獻的,少不了大放鞭炮的,從村子的東頭一直繞到西頭,最後折回廣場,再大吹一套“大得勝”圓滿,已近零點方罷休。

元宵節前後也外出赴鄰村送龍燈,一般夜間出動,當然還有滾雲彩的,十來個少年手執木製的仿雲彩左右滾來滾去,配合舞龍一起進行。舞罷,兩條龍轉一圈會合,舞龍者高舉龍頭並駕齊驅小跑向前雙雙停在八音吹奏的主臺前謝幕。

故鄉的文化底蘊

農村人大多喜愛吹奏的,也喜唱戲、唱歌的,那時候京劇樣板戲時興,隔山差五總得唱一臺戲,大部分是五臺晉劇團的,大都能將角兒叫的來名的,如名角唱鬚生的大桂蘭,唱青衣旦的俗名---羊蹄子旦計且兒,(名字不知對不對讀音差不多),唱花旦的有水花的,他們現在也就六十多歲吧,還有一個男唱鬚生的是溝南村的,名叫鄭壽的,只是記得傳說是他的母親還是誰不想讓他唱戲,吃飯碗裡放了點耳屎,壞了嗓子,但他依舊唱,可惜音質壞了,像破沙羅鍋,我們小時候好像很替他打抱不平,但聽著他唱也覺難受。後來又聽說不是他母親放的藥,是同行乾的,近來考察較為肯定的版本是說因唱壞了聲帶導致的,總之沒有再醫好,但單從傳說也可見那時候做“戲子”的多麼艱辛,地位也很低吧,家裡稍有辦法的,一般都反對,除非是祖傳世家的家規特嚴的,或特別愛好的才走上這條路。

故鄉的文化底蘊

比較舒心的是村裡在石坡上山的混凝土電線杆上安裝了高音喇叭後,每天早午晚大隊辦公室總是一大早就有書記或隊長等出來放,要不是看大隊的老良放,最頻繁的就是丁果仙的《打金枝》精彩唱段,與這交相呼應的是五臺中學的高音喇叭也是每日必歌的,少不了動人的歌曲,有傅麗坤的《紅珊瑚》,孟貴彬的《草原之夜》,張新民、廖清的《逛新城》等響徹雲霄,伴我從童年走到少年,也伴隨村裡人度過激情和美好的歲月吧。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石坡山

當然,縣裡、公社的露天電影也不時的趁夜裡來淨化我們的心靈,滋潤著我們成長壯大,記憶最深的《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秘密圖紙》,《紅燈記》(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現代京劇)(1970年前),《沙家浜》(現代京劇)(1971),《白毛女》(舞劇),《紅色娘子軍》(京劇),《海港》(現代京劇)(1972),《龍江頌》(現代京劇)(1972),《青松嶺》(1972),《奇襲》(1973),《豔陽天》(1973),《創業》(1974),《杜鵑山》(現代京劇)(1974),《平原作戰》(現代京劇)(1974),《閃閃的紅星》(1974),《偵察兵》,《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創業》(1974),《決裂》,《春苗》 ,《車輪滾滾》,《第二個春天》,《烽火少年》,《海霞》 ,《 金光大道》(1975),《沸騰的群山》,《歡騰的小涼河》 ,《難忘的戰鬥》(1976),《黑三角》(1977),《祖國啊母親(1977)》,《江姐》(1978),《啊!搖籃》 ,《保密局的槍聲》,《從奴隸到將軍》,《吉鴻昌》,《甜蜜的事業》(1979)等。

故鄉的文化底蘊

此外看的《跟蹤追擊》、 《回民支隊》、 《小兵張嘎》、《神秘的旅伴》、 《農奴》 ,《冰山上的來客》、《汾水長流》、《暴風驟雨》等影片以及還有幾個外來片,印度日本的居多,如《看不見的戰線》、《原形畢露》、《寧死不屈》、《流浪者》、《追捕》、《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永恆的愛情》等,都記不清放映時間了。大部分在本村或五臺中學看。

故鄉的文化底蘊

也去鄰村去看的,在古城村看的有---《渡江偵察記》,《洪湖赤衛隊》,《東進序曲》,《三進山城》(我那時錯記為三進三出),《紅樓夢》,《野豬林》,《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好像大部分是戲曲類的;也去鄰村西龍泉看的,放映片記得是--《打擊侵略者》,《奇襲》、《奇襲白虎團》、《苦菜花》,《英雄兒女》等;後來在縣城電影院看的大概是--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 ,《大浪淘沙》, 《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上甘嶺》《 小花》,《霓虹燈下的哨兵》,《瞧這一家子》 ,《少林寺》等,已是七十年代末了吧。

故鄉的文化底蘊

總之,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小時候享有的文化福利也較多吧, 走的‌最遠是去鄰村唐家灣(其實也不遠)看晉劇表演藝術家張鳴琴唱的晉劇“下河東”,那時人們稱其為白果子,因為沒有她老師丁果仙(時人稱“果子紅”)紅吧,但名氣也大的,一般村裡請不來,加上那時我也聽慣了丁果仙的唱腔,於是也就去看了,不愧是丁派傳人。

故鄉的文化底蘊

這麼多的影片和戲劇,回想起來,每部都有一兩個特別難忘的鏡頭揮之不去,譬如《閃閃的紅星》中潘冬子參軍戴八角帽的鏡頭,《平原游擊隊》李向陽騎馬雙槍擊斃日寇衝過敵戰區去的鏡頭,《偵察兵》偵察參謀郭銳化裝成李處長視察敵炮兵區用白手套摸大炮口的鏡頭,及黃團長在見了自己真正的上司嚇得揩冷汗的情景,《青松嶺》張萬山大叔橫穿公路雙手勒馬對馬驚後突發事故的處置,《渡江偵察記》老班長學青蛙叫的夜景,此外,《紅色娘子軍》洪常青被捕後寫的自白書“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洪常青,還有後來人”的特寫及被敵人火燒英勇就義的鏡頭,人物映像深的還有高營長,趙永剛,王成王芳兄妹,江姐,許雲峰,還有後來樣板戲的楊子榮,柯湘,李玉和,鐵梅,李奶奶,阿媽妮,郭建光,阿慶嫂,也數不清了,不一一列舉了。那時的紅色教育和傳承是潛移默化的,看的小人書也大多是與電影對應的,打戰的佔多,後來《毛澤東選集》1-4卷和《毛主席語錄》本的發行,紅歌的流行等都浸染著我們的心靈,加上樣板戲的普及和鼓舞,那種激情和戰鬥精神在農村也是空前的。自然,村裡的政治氛圍比較濃厚,空氣也許是緊張的,只是我們小孩還未感覺到吧,多少愛恨情仇,悲歡離合也在上演著,但紅色的基因,革命的種子播撒的最廣泛,最極速,最單一,因而也就最徹底,最入腦。我們撇開個人看法不說,因為歷史早有定論,單就紅色文化的傳承是應值得我們借鑑的。熱鬧的看電影場面細節就暫不多敘了。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還有個傳統節目就是武社火(有別於文社火),正月裡訓練幾天,立馬出演,平時根本不見訓練,但也能拿得出手的一支武術隊吧,師傅不用外聘,老漢們人才有的是,白文、白計都是些師傅吧,春秋大刀,長槍,短刀,長拳,十八幫武藝都要教的,表演時每個人全副武裝,頭扎紅巾,或黃巾,腦門蓋上還挑著一個小彈簧挑著的小三角鏡子的裝飾,分兩支隊伍,每隊10人左右,表演一開始,兩支隊伍相向而立,一起來個二起腳起飛,就開始始跑龍套,左手坐掌左臂微曲呈弧形向前舉,右臂側向後手心向上撩起,小跑“打場”,領頭的不時來個二起腳,後面的緊跟效仿一個,直至最後一名做完動作後,再變龍套或花樣,打社火時那吹鼓手的配樂還得緊緊押著套路或每個動作似的,龍套到上半場結束時‌兩隻隊伍相向而轉,分順逆時針合圍成五層左右圓圈,後兩個領頭中心開花,隨著吹打節奏放慢,逐步往開躔,(散的意思),然後就分散跑成大圓圈,開闢一箇中心小廣場,全體一起來個二起腳,後就地盤坐,上半場結束。接著開始在圈內單獨表演武術套路或兩人對打,有個節目是一人徒手對另一個手執兩個牛耳朵刀還是匕首的,拿兩小匕首的一上來就向對方左右肩頭輪流猛扎過去,看著好險,驚心動魄的,拿連環棒與拿長矛對打也是險象環生,看的我們心驚肉跳,表演高潮結束後,兩支隊伍轉一長圈勝利會師,徐徐小跑向前立定、叩謝、齊鞠躬,算是謝幕吧。農村武社火,不是每個村都有,都是有傳統的,基本是青壯年,真正彰顯陽剛之氣的紅火,偶爾也有小小少年參加的,好友張文就是一個吧,他打的是長拳約五六分鐘吧,下半場單獨表演的,我們很羨慕。

村裡社火表演雖沒多大絕活,也傳承了基本的武術套路,與村裡的龍燈一樣振興著村風村貌吧,可惜這幾十年未能傳下來,甚是可惜。

故鄉的文化底蘊

樣板戲時代,文藝宣傳更是人才輩出,戲劇、二人臺最叫響,人民公社每次調演,總少不了我村的,村裡的文藝隊也拉得上臺面,走得出去的,不過不是樣板戲,而是小學老師們輔導排練的,原來的支書安峰同志唱的就不錯,代表村裡曾經外出巡演的,節目是與其妻子自編自演的“老漢老婆學大寨”,記得開始對唱句就是“我老漢--今年---六十三,我老婆今年五十八······”,還有村裡的配樂隊相隨,去本公社各大隊巡演,就連小小的我也是受了薰陶,打小就上演了一出相聲的,我那時雖然靦腆,還與一個夥伴王獻合說了一通自編(後經老師修改)自演的相聲,主題名叫--“賣杏兒”。我倆在學校裡說,在隊裡的打麥子場上說,在村裡的高音喇叭上說,也算出盡風頭,可是不知何故,在一次夜間的文藝匯演上,我的老師臨時動議讓我與夥伴上學校南講臺上再表演一次,我就是不情願,終於躲著,惹得老師不高興,從此對我印象也一落千丈吧。

難能可貴的是我們有兩個好老師,一個是勤勞務實的王老師,負責學校管理和勤工儉學等勞動,教會我們學工學農學軍,參加大隊和學校的各種集體勞動,一個是緊跟時代的文藝型老師毛老師,她教我們學習文化課外,教我們唱歌,畫畫兒,組織排練節目,在四合院式的寺廟學校上下院的八塊白牆壁上畫上鮮活的學工學農學文化的少男少女彩色宣傳壁畫,為校園增添了幾多的風光,她還教我們學習寫毛筆字,那時叫“寫仿”,老師那給我們每日蘸紅墨水劃紅“雙圈”算是對我們書法最大的評判獎賞吧,她還經常組織我們觀看五臺中學的師生文藝匯演以及運動會等,讓我們從小接受文藝薰陶,又組織我們做“紅小兵義務宣傳隊”,去到村裡大街小巷去張貼標語或十幾個人分成三四個個小組到每個五保戶去宣講領袖教導,每人一段,然後就是幫助老大爺、老大娘提水,打掃院落,“學雷鋒”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

王老師呢,組織我們跟生產隊老田在石坡山上的大寨梯田裡,學梨果剪枝,春夏之交,在果樹園下,用隊裡自產的蘆葦學編簾子。給學校自留地送糞輿水,兩人一組自行組合配對,用籮筐穿木棍扛在肩上爬山後送往高地。集體勞動,自然是分班級行動,用鐵掀翻地、用鐵䎱子鏪糞(一般是男孩的活兒),種上玉米或山藥後,再用之䎱平地,之後用大小鋤頭鋤草,秋天到了用鐮刀收割,冬天呢,到深山割柴、近處撿柴。最多的勞動應是秋季吧,為生產隊摘馬鈴薯、跟生產隊拾麥穗、割青草壓綠肥。現在回想起來我那小學校應叫做農職校。最有收穫的記憶是是拾得麥穗學校裡大會餐,黝黑的麥面大饅頭,就著大燴菜-----新鮮的土豆、南瓜、豆角、加粉條,佐料是插麻花、杏仁、胡麻醬。按需分配,酒足飯飽,真正的“共產主義”飯。此外的勞動還有山坡打石子(為集體築壩用)等,都應是“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吧,不一一贅述了。

自然,勞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需要學的知識和技術那麼多。農民勞動,沒有文工團助興,因此他們既是勞動者,又是宣傳隊,我們就成了他們的宣傳對象,不時的指導我們做營生,還教育我們,講故事給我們,也激發了我們共同的戰鬥激情,記得我的一名本家的四爺在收割的間隙裡自發地給我們唱起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也是從那時起,我們最初聽到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故鄉的文化底蘊

我們校園的歌曲也是難忘的,至今還能唱的來每首歌的首句-----“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工農齊武裝,衛國保家鄉,展開游擊戰,勝利有保障······”、“高樓萬丈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頂······”,“地道戰、嘿,地道戰······”、“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我們是工農子弟兵,來到---山上---要消滅反動派--改地--換天······”,“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

故鄉的文化底蘊

後來呢,老師們與大隊還組織“聽老農憶苦思甜大會”,村裡三巴爺,劉槐叔最苦,三巴爺好像從四川還是哪逃荒到我村落戶來的,當然最有苦訴,講的老淚縱橫,我們聽得也感到痛苦難過,貧下中農憶苦思甜也是當時運動的一項大內容吧,除此老師又組織大年級孩子給我們講故事,那大概是“孔老二”(即孔子,那是稱孔老二)及其弟子的故事居多吧。最有趣的是田平講的,聲情並茂,連跳帶蹦的,特別逗樂。

而今一晃四十年過去了,過去的記憶越來越模糊了,其實那時是農村物質生活非常貧困,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改革開放帶來巨大的物質文明的極大豐富,但農村過去那些農民自創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卻沒能很好地傳承下來,近年來科技下鄉、文化下鄉及文化媒體的傳播空前絕後,雖然彌補了某些文化缺失的空間,而高科技發展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正如電腦打字的普及使人們忘記了書法和寫字,交通工具的發達,使人步行鍛鍊減少。新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加快,撤舊遷址,古老的農村的文化遺產流失嚴重,人們勞動的方式轉變,使人的體能和健康有所下降,中小學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現象普遍存在,“小眼鏡”,“小胖墩”現象與日劇增。所幸,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和加強中小學生體育教育意見振聾發聵,國人深有體會,但應試教育依舊壓力山大,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健康的體魄、美好的心靈何嘗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從娃娃們抓起是基礎,是關鍵,譬如小學生如何與三農結合的問題,也需要我們新時代的人們去探索、實踐,作出回答。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的文化底蘊

故鄉的鄉土文化底蘊激發著故鄉代代人才輩出,但願我輩不要忘卻那些美好的東西,重溫家鄉土地的博大精深和一方水土的神奇魅力,留住這些鄉村文明,繼續傳承以享或激勵後人吧。

-----2019年己亥秋日完稿。文中記載老鄉的名字包括已故先輩大部分化名,另外文中列舉六七十年代老電影出品時間、上映以及改編、重新上映時間暫未進一步考證,只憑記憶中看過的大部分摘錄影名。---------------------原創發稿,版權所有,嚴禁洗稿盜用,否則後果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