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價值理念框架分享

近期有種奇怪的感覺,對於價值理念學習的越深入,能夠交流的東西反而越少,一種投資理念的核心並不複雜,只是需要從不同的視覺去了解它。這就是談資減少的原因,核心一致方法不同,當你真的看到核心,方法只是一種表達形式。

我認為價值投資是對於企業內在價值和成長預期的一種探尋,過程是複雜的結果是不精確的,但這種探尋是必不可少的。

現階段,我使用兩種模型分別對價值型和成長型企業進行分析。

個人價值理念框架分享

價值型

使用淨值增長模型,股價估值=淨值+未來利潤流增長貼現(分紅後),這種模式適用用於業績長期比較穩定的企業。穩定的經營和利潤,可以使淨值穩定增長。

成長型

使用收益增長模型,股價估值=未來每股利潤流貼現X收益倍數,這種模式適用於業績處於持續增長的企業。業績預期趨勢,我們只能通過歷史數據進行初略的判斷,而這種判斷有可能出錯。V=EPSxPE,假設能夠預測EPS及PE,就能夠獲得與預期相對應的股價。

估值模型當然不止這些,而且我使用的也不是常規的定價模型,但這些模型我能夠自圓其說。一種清楚邏輯的模型,勝過所有模型。

通過兩種模型,不難發現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包括,企業淨資產、預期利潤情況、市場情緒等。

企業淨資產,雖然不能簡單的將企業清盤價值和淨資產直接劃等號,但多數情況下企業的實際清盤價值會低於淨資產。當股價高於淨值時,企業清盤價值大概率縮水;當股價低於淨值時,有可能清盤價高於現在的股價。這兩種情況,後一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淨資產的考察是一種定量分析,通過數據計算某一時點的企業淨資產價值,若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基本面未出現大規模改變,市值低於淨資產將給予投資者足夠的安全空間。這也是逆向投資策略中,比較常用的低市淨率的策略。一定要深入的分析企業,並不是只要市淨率低就值得投資,還要考慮企業的整體經營狀況。

市場情緒,情緒因素在投資中是相當重要的,投資者的行為多數時候都是受心理影響,而心理作用就是一種情緒的反應。行為金融就是研究這個方面,雖然起步的時間較晚,但是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在行為金融成為獨立學科之前,費雪、格雷厄姆等大師,都提出過心理情緒對於價格的影響。在這裡,情緒主要反應在收益倍數也就是市盈率上,當投資者情緒樂觀時,市盈率被不斷放大;同樣的背景下,一旦投資者情緒悲觀,市盈率將不斷縮小。

預期利潤,兩種模型都涉及到預期利潤,只是表現形式不同。長期來說大部分企業股價的漲跌,都與企業業績相關,業績的重要表現就是利潤。影響預期利潤的主要因素就是企業成長性因素,如生產成本、技術研發、銷售團隊、管理水平、企業格局等。這些大多數屬於定性分析,雖然會涉及一些數據,但這些數據是輔助進行預期分析的,因此也屬於定性範圍。最後談預期利潤,也是因為預期利潤會反向影響企業淨資產和市場情緒。

現階段進行股票分析,主要從上述三種因素入手,如果要分析透上述三要素,每一種因素都會有一些細分的項目,這些就是不同視角。

建立起整體框架,投資者就能圍繞這個框架進行發揮。這些是我對於現有投資理念的一種分享,不免有主觀之處,大家秉持有益則取的原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