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昨天下班和同事聊天,她家寶寶剛過3歲生日,之前寶寶不愛說話,她擔心是不是得了自閉症,每天憂心忡忡,誰勸都聽不進去。

現在據她說,孩子不知道怎麼了,像是被堵了很久的水突然開閘收不住了,每天她一到家寶寶就抱著她的腿說個不停,有時候還會一直重複某個詞。

她說:“面對這麼個‘小話癆’,說實話,有時候真挺煩的,聽他說個半小時,腦子嗡嗡嗡響個不停,不知道他說啥,還沒法回應,你說該怎麼辦呀?”

3歲左右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話癆”也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典型特徵,家長要明確知道這是孩子學習並積累新詞語的重要途徑。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2-3歲孩子的語言特點

3歲左右的大部分孩子講話時會有一大半的音很不標準。比如,他有時會把“ch”發成“q”,如“qī(吃)飯”“qūn(春)天”或把“sh”發成“x”:“喝xuǐ(水)”,有時還會用某個音來代替所有他還發不出的音節。

雖然詞語表達不清,但是孩子自身並不知道,無論對錯,他們都會樂此不疲的說,這是孩子生理發展的特點。

家長要如何協助孩子

這個時間段父母要做什麼?必須是抓緊一切機會讓他接觸更多詞彙,擴充詞彙量。

假如他指著一輛車說“大汽車”,你可以回答說“對,這是一輛灰色的大汽車。你看車子的表面還會反光啊。”

或者在孩子幫你挑選花朵時,順便描述他拿到的每一種花:“這是一朵黃白相間的美麗雛菊,那是一朵粉色的天竺葵。”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還可以幫助孩子用語言來描述看不到摸不著的事物和念頭。比如說,當他告訴你夢到了“怪獸”時,問問他怪獸是很兇還是很友好,怪獸是什麼顏色,怪獸住在哪裡,怪獸有沒有朋友。

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增強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幫他克服對這種陌生而恐怖的形象的恐懼。

有些家長覺得說這麼詳細孩子不懂,白費勁。其實不然,孩子的語言潛力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厲害很多。

這兩種表達方式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難點

《美國兒科學會》中提到:

代詞是3歲孩子語言發育的難點,孩子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分不清“我”“我的”“你”“你的”。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這些詞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很難掌握,因為這些詞分別指代他自身、他的所有物或他的權利,還有其他人和其他人的所有權。

更為複雜的是,這些詞還會根據講話人的不同而變化。他可能時常用他的名字來代替“我”。跟你講話時,他又可能用“媽媽”來代替“你”。

如果去糾正,會讓孩子更加困惑,因為他會以為你在講你自己。只要在你自己講話時儘量正確使用這些代詞就好。

例如,不要說“媽媽想讓你一起來”,而是說“我想讓你一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幫他學習代詞的正確用法,還會幫他建立一種你不僅是他的媽媽,還是一個獨立個體的概念。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跳馬背遊戲時,當馬背的人就叫“馬”。人也可以扮成馬。這就是一種比喻或者說是替代型說法,對大孩子來講很容易理解,但是講不好會讓小孩子混淆概念。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檸檬推薦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適合2-6歲孩子語言學習的繪本書,叫《語言表達第一課》

是日本繪本大師五味太郎專門為孩子設計的集語言啟蒙、語言遊戲、創意想象為一體的經典圖畫書代表作。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一套四本,從淺入深地講述語言初期啟蒙的四個大概念:

《名詞》《動詞》《形容詞》《打比方》。從簡單的指物認名、敘述到表達想法,循序漸進,可以從2歲看到6歲的一套書。

作者五味太郎被讀者們稱為“圖畫鬼才”,毫不誇張地說他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圖畫書作家。

二十七歲時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出版了300多本創意獨特的圖畫書,幾乎本本暢銷。

他筆下的繪本創意新穎、輕鬆幽默,有時候還有些無厘頭,主題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卻絕不加入嚴肅生硬的說教。畫風和線條近似塗鴉,可愛而稚拙,就像出自孩子之手,這也是很多孩子喜歡看他的繪本的原因。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翻開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簡單好玩!這套書的內容不是知識點的簡單堆砌,而是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去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畫面中的豐富細節。每個詞彙與畫面人物角色關係、行為之間都具有聯動性。

比如,在這本書中作者為我們展示了16種媽媽樣子的形容詞:博學的媽媽,溫柔的媽媽,忙碌的媽媽,嚴厲的媽媽,可靠的媽媽、孤苦伶仃的媽媽……

還有疲倦的媽媽,看到這裡讓我想到自己照顧孩子累到不行時的樣子。我想孩子看到媽媽的各種狀態,不僅對語言詞彙有更深的理解,而且對媽媽的認識也會更全面一點。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對於小寶寶來講最感興趣的還是他自己,我每次帶孩子照鏡子的時候她都會扯著自己的耳朵咿咿呀呀,這時候我會跟她說這是耳朵、這是眼睛,她會很開心的笑。

這套繪本里作者用一副完整的圖畫,向孩子介紹人的頭部構成,非常詳細。對照著書,孩子可以直觀的瞭解到自己的頭、面部構成。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不僅如此還有貼近生活的小寶寶日常介紹,通過看繪本,孩子能夠明確的瞭解到自己生活場景的各種名稱表達。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經常聽朋友說自家寶寶挑食,而且是有的東西今天吃的好好的,明天突然不想吃了。而且不會表達自己想吃啥,每次都“啊啊啊”的喊。

這套書裡有張完整的食物說明圖,孩子餓了的時候,可以帶他看看,讓他指一指說一說自己想吃啥。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看得見的東西有名字,看不見的東西也有名字 ,看不見的東西也需要有名字。”

比如人類內心豐富的感覺、情緒、情感。這些我們都可以帶孩子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除了簡單的單主題畫面,這套書還有複雜的場景,比如這張游泳館畫面,內容豐富貼近日常。看過繪本,再帶孩子去游泳,說不定他可以指著泳池說:“媽媽在教小寶寶學游泳。”會不會很驚喜?

3歲小孩突然成“話癆”,語言關鍵期,家長這樣引導事半功倍

書中配有完整的詞彙表,包含了很多生活場景:摔倒、報道、奔跑、拔出、唱歌……平時帶孩子多看看多說說。當別的孩子摔倒只顧大聲哭的時候,也許你的孩子已經會說:“摔倒了胳膊疼,所以寶寶哭了。”

這套書原價109元,現在#423頭條知識節# 平臺搞活動一套只需79元,還可疊加使用平臺大額優惠券,一本只需19.7元。

使用語言認識世間是孩子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之一。家長可以買這套書回去和孩子一起看一看、說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