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网红套现成灾,其实他们就是一种变异的“海猴子”

大家好,我是苝宅崔牧。

对,又是我,就喜欢你们讨厌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今天跟大家聊聊“网红”。

听,有人开始骂街了,孙子贼,网红谁不知道啊,还用你说啊,换点新鲜的好不好。

接着骂,累了吧,喝口水,换普洱也行,骂够了吧?怎么不骂了,骂不动了吧,累死丫的。

畸形网红套现成灾,其实他们就是一种变异的“海猴子”

好,换身衣服听我说;我们不说教,不扯闲篇儿,今天说的是“网红”就像“妓女”。妓女大家都知道,风情万种又摄人魂魄,就是这种职业的一些特殊群体,从古到今一直繁衍生息被诛仙评头论足,评判人家什么呢,说到底就好比你去酒店住宿一样,还不是一边享受着人家的服务,一边骂人家这儿不干净,哪儿不体面嘛。

而如今,网红也迎着天雷滚滚之势成为少男少女们争相效仿的对象,那网红跟妓女有什么相似之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妓女,利用先天的外在条件和后天对市场(男人)的精准把控,加上有针对性的业务(技巧)培训,已达到足够的资本和最大化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做到真正o2o+VR的商业运营体系模式,获得高额利润。

网红,运用作践自己的方式和后天对市场(网友)的共性把握,加上有目地的策划(段子)筛选,已达到吸引足够资本和最大话语权的效果,从而达到真正o2o+VR商业运营体系模式,获得高额利润。从体系架构上来说相似度达99.9999%。是不是听着很诱人啊?又想随大流了吧?别高兴得太早,下面说点大家不爱听滴。

这两种职业都有一个“死穴”,那就是生存周期太短,作为一名网红,从出现到衰败不会超过一年。从2016年2月顶峰时期横空出世的papi酱日点击量几千万,天天占据热搜榜头条,收益过千万,代言各种奢侈品牌,同年4月点击量17w+,再到同年7月呈下滑趋势点击量4w,接近爆红前数值,罗胖子解约,足以说明网红的生存周期存在巨大的持续投资风险,虽然罗振宇在当年撤资papi酱时也同时撤资了好几家类似的投资对象,但撤资的原因都大同小异。

而在papi酱之前,芙蓉姐姐,人大女神,南笙,犀利哥,小月月等,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网红也早已魂飞魄散,成为尘埃。就像年老色衰的妓女一样,被她们曾经认为抓得很牢的嫖客无情地推下了床榻,她们也只能拖着残败的躯体在冷风中摇摇欲坠。

畸形网红套现成灾,其实他们就是一种变异的“海猴子”

有人不禁会问,是什么让这些网红(妓女)生存周期如此短暂呢?这就不得不说是大众了。网红靠的是作践自己换来点击量,从而获得资本。妓女同样靠的是不可复制的先天条件(肉体)来换取利益。而对于大众来说,没有比“审美疲劳”更容易让她们喜新厌旧的了。

Papi酱的衰败不是因为她削弱了以往口齿伶俐尖酸刻薄辛辣时评的特长,也不是缺少自身散发出的能力,嫖客的不光顾也不是因为妓女们开始素颜和降低了业务技巧不在讨人喜欢,是因为如今是个讯息发达急速的时代,你不求新,就会被取代,一旦被取代,就很难翻身。如今大众对内容的可选空间太大,逼得很多做内容平台和个人还来不及精雕细琢就要推向市场了,内容的良莠不齐导致三观的很多扭曲,但为了抢流量,好些人是什么都能豁得出去。

而在现实的网络世界里呢,往往是很多新的东西很多人还没搞明白,又一波新的东西开始挑逗大众的神经线了,人们越来越缺乏耐心,网页3—5秒打不开就会被换,视频15秒缓冲不好就能被关的高速暴躁时代,作为曾经还认为自己手握几百上千万粉丝的网红,又或者是那些自认为还有几分姿色的妓女,你们认为的忠诚,就像迅速膨胀的气球一样,是经不起拉拽的。

周树人曾经说过,八卦出自易经,可别以为试试刮不刮风就是周易,你得会夜观天象。豁得出去不叫解放天性,那叫不要脸。

崔牧看过不少网络综艺,看来看去本人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这些策划者不管形式再怎么花哨,参与的人再怎么奇葩,但讨论的问题都是几十年前早就说烂了的那些话题。比如说某个网综以辩论为体现形式,弄了一帮子奇形怪状的所谓辩手,男的脸比白涂料还白,女的续上胡子就是爷们儿,他们辩论的话题有一期是什么是好人,选题已经是很陈词滥调毫无新意了,里面的观点更是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有一个辩手说,我觉得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有的人说一个人怎么才能看出他真的爱你,就是要看他能否接受自己讨厌的人。’我非常不理解,如果一个人连自己讨厌的人都能接受,那他又能多爱你呢?”场下脑残粉鼓掌,主持人频频点头。

崔牧想说,这个辩手其实知道‘一个人能接受讨厌另一个人是一种宽容和肚量的真实含义表达‘。只是他为了博眼球让别人记住他的观点而故意在对的理念中夹杂了扭曲的价值观而已。这叫明知不可为而为。如果按照这位辩手的逻辑,那所有我们几千年认为的高尚,奉献,大度,气量……将成为样子货,转而整天摇头晃脑,不尊重师长等将成为主流,长此下去不但人的精神会缺少起码的道德,更会失去信仰,最终会让人类的文明变成一片废墟。


苝宅崔牧:一个集苝宅和崔牧为一体的男子,微胖很灵活,犀利不刻薄。(导演,编剧,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