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北大教授, 曾任北大校長,其書法被譽為只在米芾之下

導讀:這個北大教授, 曾任北大校長,其書法被譽為只在米芾之下

在中國書法史上頗有影響的人,也許就是那麼幾位、幾十位,但在近代的書法史上,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一位是于右任,另一位就是沈尹默。

今天要說的就是沈尹默這個北大教授, 曾任北大校長,其書法被譽為只在米芾之下!來欣賞一下他的書法,看看這位書法大師的書法造詣!

這個北大教授, 曾任北大校長,其書法被譽為只在米芾之下

沈尹默是著名的教育家、學者、詩人和書法家,在早年曾兩度留學日本,後來歸國後曾在北京大學等學校任職,擔任教授和校長,新中國後擔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為新中國的書法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個北大教授, 曾任北大校長,其書法被譽為只在米芾之下

沈尹默和于右任的書法在民國初年就被譽為“南沈北於(于右任)”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書壇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是書法史上兩巨匠。有學者認為,沈尹默的書法緊跟米芾以下。已故浙江美院陸維釗教授評沈老書法時,雲:“沈書之境界、趣味、筆法,寫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寫到明代,已為數不多。

沈尹默先生書法功底深厚,楷、行、草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他的楷書主要脫胎於褚遂良的楷書,端莊優雅,風度翩翩,在書法界很少又能把楷書寫的這麼精到的書家。沈尹默先生的行書書法瀟灑自然,用筆流暢,行雲流水。用筆用墨濃淡相間,很有歐陽詢書風的味道,也有趙孟頫行書的流暢,深受書家墨客的敬仰。

這個北大教授, 曾任北大校長,其書法被譽為只在米芾之下

沈尹默在書法理論和書法教育的成就


沈尹默在書法理論和書法教育方面也深有建樹,他把一輩子主要心血都熔鑄在書法創作、書法理論建設和書法人才培養當中,對中國書法文化復興作出了努力,他著有《談書法》、《書法漫談》、《書法論》等多部著作,影響和教育了一代代書法愛好者。

這個北大教授, 曾任北大校長,其書法被譽為只在米芾之下

沈尹默的書法之路

沈尹默的書法之路是說起來很簡單,從碑版到帖學,沈尹默先生自幼受家庭薰陶,在他家之前的幾代人都在書法上很有造詣,所以說沈尹默先生在好的環境薰陶下學習書法。沈尹默先生十多歲開始學習書法,從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入手,開啟了先生的學書之路。

經過十多年的學書之路,沈尹默先生不斷地進行書法探索,他臨摹多家名帖,最後沈尹默先生對於唐朝書法大家褚遂良的楷書情有獨鍾,從而用心研究學習,為以後得書法風格做了很好鋪墊。然而,這個過程卻花費了他的一生時間。

50歲以前,沈尹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碑版書法的學習和研究上,而此後又對宋人書法、唐代書法進行學習,後來又直追魏晉,最終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的藝術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