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海底撈、西貝、喜茶等餐飲品牌因為漲價問題多次登上熱搜。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疫情期間,“相約去吃海底撈”成為很多人宅家隔離期間最大的期待,隨著一線城市開始陸續復工,餐飲店允許有限人數的堂食,海底撈的紅色招牌就像是一場比賽的終點線,時隔幾個月,當人們滿心歡喜地來到海底撈,收到的卻是“漲價”通知。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4月10日,海底撈通過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則道歉信,並在信中表示,所有門店的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漲價而道歉的還有西貝莜麵村,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在致歉信中表示:“這個時候漲價,不對。其實我們也挺難的。”

經過這一波漲價又道歉的大起大落,“再也不吃了”的負面輿論雖然得到了安撫,但餐飲品牌“漲價難”,庫存與經營壓力山大的問題也凸顯出來。

復工在即,既要考慮品牌生存,也要考慮消費者預期,餐飲老闆們為何進退兩難?展望疫情結束後更遠的將來,民眾消費能力是否會長期低迷,餐飲行業都在觀望。那麼,除了“打價格的主意”,餐飲企業到底要採取怎樣的經營策略,才能算好這筆賬?

算不過來的賬:價格漲了,顧客丟了。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4月11日,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發了一條長微博,他承諾“老鄉雞堅決不漲價還免費送100萬份雞湯。”,他還在微博中透露,“餐飲業並沒有迎來原先很多人預測的報復性消費,加上消毒等方面的支出,確實鴨梨山大。”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束從軒關於“免費送雞湯”的說明

還有人為海底撈算過這樣一筆賬:據中信建投研報,疫情造成海底撈司2020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而這種損失還不包括海底撈不得不終止2019年“每1.2天開一家店”的預期損失。

固定開支較高的連鎖餐飲行業,共識是“越開店、虧的越大”。所以,為彌補損失並覆蓋未來的高成本經營,成了

“海底撈”們不得不選擇了漲價?

價格的調整,對於餐飲品牌們成為一個可行解。但對於消費者而言,直接決定了他們動用“吃還是不吃”的投票權。

“小酥肉50元一盤,米飯7塊錢一碗,過分了。”

“什麼都在漲,工資不漲,讓我們這些百姓的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

“這個時候漲價就是趁火打劫。”

......

在海底撈宣佈漲價之後,質疑的聲音迅速在社交媒體傳開,對普通上班族來說,7塊錢一碗的米飯,人均180的一頓火鍋無異於吃金子,消費者表示“鴨梨山大”。鈦媒體的問卷調查顯示,當海底撈價格上漲,3066位讀者選擇“不會吃了,錢包不鼓了。”佔比到達61%。

除了門店歇業,疫情帶來的還有企業裁員,整體收入水平降低。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同比增加了近1個百分點,繼去年後再創新高。在招聘市場,今年應屆生招聘崗位同比下降了4成多,2020應屆大學生平均期望薪資環比下降4.9%。

在“吃”的問題上,疫情之後的消費心理呈現一種低慾望的狀態。“大部分年輕人對於買車、買房幾乎沒有興趣,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從簡。”

“疫情時間太長了,人們已經習慣在家裡做飯了,他們發現一年不去飯店吃飯也行,社區周邊的飯店更是門可羅雀,大家去飯店消費的信心很難短時間恢復。”酥肉哥創辦人周衛東表示。

鈦媒體作者螞蟻蟲分析認為,“在整體收入下降、預期不甚樂觀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會謹慎安排自己的消費支出,選擇為未來多存儲資金,而不是報復性消費。”

為了存錢,抗風險,性價比成為一種主流追求,也因此,人均50以內的快餐簡餐,照顧中國胃,通過規模化實現性價比的“老鄉雞”等快餐品牌重新獲得年輕人的喜愛,而“多人聚餐”“吃大牌”則成為了性價比低的選項。

為什麼大眾對“吃飯”價格敏感?

過去兩年,漲價其實是海底撈的習慣性操作,比如一份毛肚在2017年的價格是58元,如今的價格是72元。(你們卻不知道吧)

為了更好地實現漲價,降低輿論風險,餐飲行業一直參考PI值(即PurchaseIndex,購置指數)作為是否為一道菜品漲價的標尺。PI值反映了一道菜品的人氣高低,人氣高的菜品不漲價,只漲不常被點到的菜品,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即使漲價,顧客不會有明顯感知”的理想效果。

海底撈PI值最高的鍋底是菌湯、青椒,PI值較高的菜餚有魚餅豆花、叉燒魚、澳大利亞肥牛(和牛)、品牌蝦、魚餅黃喉和魚餅麵條。而這次被漲價的“小酥肉”“鵪鶉蛋”其實是海底撈菜品中不那麼熱門的選項。

熱門菜品不漲價,冷門可以適當漲價,是餐飲行業的某種潛規則,這也可以總結為,一道菜是否可以漲價,除了和原材料有關,與它的人氣和關注度也有很大關係。

同時,擁有眾多粉絲的海底撈,疫情期間表示“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而刷屏的西貝,都是餐飲品牌中的頂級流量,它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放大。雖然是網紅品牌,它們最大的無奈是,品牌溢價難以通過短時間內的漲價實現。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雞湯免費送的邏輯是什麼?

同樣在疫情期間成為“網紅”的老鄉雞則代表了另一種策略。既然不是剛需的海底撈漲價失敗,那些想要成為剛需的快餐品牌更加不存在漲價的可能性。在這個時候,堅決“不漲價”“贈送100萬雞湯”的老鄉雞展現出了一種品牌的主動姿態。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就如同我們之前接連宴請全國活動一樣,我們的初衷和目的,都是為了回饋顧客,讓顧客能感受到我們老鄉雞的誠意。”老鄉雞對鈦媒體表示,在這個時候送雞湯符合老鄉雞“家庭廚房”的品牌理念,同時,肥西老雞湯是老鄉雞所有菜品中PI值最高的,已經與品牌形成深度綁定,據諮詢機構萬信科技發佈的《深度拆解老鄉雞品牌崛起之路》,從老鄉雞上海幾家外賣店數據看,菜品銷售集中度比較明顯:TOP 15的菜品佔據80%的銷量,排名第一的肥西老母雞湯銷量幾乎是第二名的3倍。也就是說,傳遞品牌內涵中“家的溫暖”,雞湯再合適不過。

成為網紅品牌之後,束從軒在採訪中表示,老鄉雞收到了3000多個鋪面邀請入駐信息、5000多個應聘材料,再加上10億融資,“不管是不漲價還是送雞湯,我們的底氣更足了。”

消費降級伴隨著疫情後緩慢的“復工潮”出現了,在這個特殊階段,相比品牌溢價,提升效率和性價比,或許才是餐飲品牌與壓力相處的生存之道。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來自“家人”的叮囑:“不洗手不給吃飯”。

老鄉雞對鈦媒體表示,目前營業額還沒完全100%恢復到疫情前,正在通過團餐外賣等方式,開拓新的市場,此外他們認為“深刻反思疫情帶來的啟示,引領餐飲業健康新標準,早日恢復餐飲市場信心,這才是作為中式快餐全國第一品牌的首要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