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过分伪精致,明代壁画,穿越宋代当道具

电视剧《清平乐》正在播出当中。但这部电视剧呈现出来的收视率和口碑,均不理想。总局公布的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数据显示,这部电视剧只有0.5%前后的收视。而观众对《清平乐》的差评也主要集中在剧情拖沓、了无新意等方面。不过,也有声音认为,这部电视剧的服化道非常精致,是普通观众所不能理解的,审美层次上不去,所以欣赏不了优质剧。

《清平乐》过分伪精致,明代壁画,穿越宋代当道具


作为电视剧的从业者,最可怕的心态就是瞧不起观众的审美能力。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很多,真正的优质剧确实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观看度和口碑度。一旦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和观众口碑均呈现不理想的状态时,切勿找观众审美能力不足的说辞。

比如,在这部一些声音所谓的《清平乐》服化道精致当中,该剧真的精致吗?我觉得,那些花钱就可以买到或者做出来的道具、服装,不能算作真正的精致,只能算剧组有钱,能够用烧钱购置道具的方式弥补剧本层面上的严重不足。而那些真正呈现文化水平的道具内容,才能够看出一部剧是否真的精致,是否真的符合历史。

《清平乐》过分伪精致,明代壁画,穿越宋代当道具


在《清平乐》的首集当中,皇帝要去看自己的亲娘,受阻。亲娘出场,背景板上是一幅看似非常漂亮的壁画。对于赞誉《清平乐》服化道精致的声音来讲,就可以做足文章了,努力称赞这部电视剧的道具真的美轮美奂了。当然,这种赞誉,不仅是瞧不起观众的基本文化常识,更是瞧不起观众们能够旅旅游。

这幅壁画,其实是不伦不类的。上边的人物,也是东拼西凑的,更是把明代的壁画直接PS了上来。在《清平乐》的这幅壁画当中,左边的六牙白象和驯象人,及其最右边的信士,都是出自明代的壁画。

《清平乐》过分伪精致,明代壁画,穿越宋代当道具


这三个人物,都是法海寺明代壁画当中同一幅壁画内的人物。这幅明代壁画,目前还能在法海寺看到,画面的宽高都是4.5米。法海寺的这幅普贤菩萨壁画非常有名。普贤菩萨身边的六牙白象,更是这幅画的一个焦点内容。其实,去过法海寺的,应该对这幅壁画都不陌生。

法海寺明代壁画是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法海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囗东北约两公里的翠微山麓,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禽兽、神怪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

《清平乐》过分伪精致,明代壁画,穿越宋代当道具


这些精美绝伦壁画的作者,从法海寺附近一块明正统九年(1444年)甲子冬日太监李福善等立的楞严经幢上发现,其上所题的助缘协力善人的题名中,除了瓦匠、石匠、雕花匠、妆艺匠、嵌金匠等各色工匠的名字外,还有捏塑官陆贵、许祥,画士官宛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王义、顾行、李原、潘福、徐福要等人的题名。经幢是法海寺修建完工後第二年所立,为工部营缮所副京囗陈敬所书,幢上听列人名无疑都是当时工部营缮所所属来修建法海寺的工匠。由此可知,法海寺这些精湛的艺术杰作,就是这些画士官和画士所绘。

《清平乐》过分伪精致,明代壁画,穿越宋代当道具


那么,北京的这个明代法海寺壁画为什么著名呢?

敦煌壁画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但是,敦煌壁画自6世纪发展至清代,连绵不绝,却唯独缺少有明一代的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能够以其精湛的绘画艺术、高超的制作工艺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补充这一缺憾,弥足珍贵。法海寺壁画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在世界同期壁画中占有突出地位。特别在壁画制作与保存技法上,欧洲15世纪的壁画多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和剥裂,而法海寺壁画画面基本完好如初。

《清平乐》过分伪精致,明代壁画,穿越宋代当道具


显然,明代的这幅著名的壁画作品当中的人物,不可能穿越到《清平乐》所在的宋代去。对于《清平乐》当中出现的这幅壁画,因为是各种壁画PS上去的,所以人物非常杂乱,并且没有一个有效的壁画内容。这幅壁画,不仅不符合基本的朝代事实,而且谈不上什么壁画审美。

对于《清平乐》而言,真的可以直接找一幅宋代的壁画上去即可。拿着明代法海寺的壁画胡乱PS,非常不妥。当这些所谓的精致道具都架不住历史真实性推敲的时候,《清平乐》所谓的精致,又是什么精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