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汉扫黑除恶在行动,西汉首都市长有奇招

赵广汉扫黑除恶在行动,西汉首都市长有奇招

太史慈子义

【原文】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

是岁,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颍川俗,豪桀相朋党。广汉为缿(音xiang)筒,受吏民投书,使相告讦,于是更相怨咎,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名,由是入为京兆尹。广汉遇吏,殷勤甚备,事推功善,归之于下,行之发于至诚,吏咸愿为用,僵仆无所避。广汉聪明,皆知其能之所宜,尽力与否;其或负者,辄收捕之,无所逃;案之,罪立具,即时伏辜。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闾里诛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其发奸伏如神。京兆政清,吏民称之不容口。长老传以为自汉兴,治京兆者莫能及。--摘自《资治通鉴·卷24·汉纪十六》


赵广汉扫黑除恶在行动,西汉首都市长有奇招

【注解】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攻坚之年,全国各地都出实招进行整治,有效遏制了各地的“关系网”、“保护伞”,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也有一个官员在扫黑除恶中做出巨大贡献,他的名字叫赵广汉。

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优秀官员代表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出场,和国舅爷许广汉一个名字,但事迹明显多多了。作为京兆尹(首都市长),其能力自然要与一般人不一样,前面已经有优秀代表隽不疑。在西汉,长安被划分为三个地区,即京兆、冯翊、扶风,即三辅,当年汉宣帝刘询还亲自“周遍三辅”,就是这些地区,每个地区的长官被称为京兆尹(长安市长)、左冯翊(东长安市长)、右扶风(西长安市长),“侯史吴案”中左冯翊贾胡胜还被腰斩的,只不过左冯翊和右扶风地位相对来说不如京兆尹重要。后世京兆尹又被称为顺天府尹、直隶总督,掌握首都的民政、经济、文化,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京师和地方不一样,全是高官云集的地方,能管京兆尹的人太多了,而且一旦涉及到皇亲国戚犯法的事,处理起来很棘手。


赵广汉扫黑除恶在行动,西汉首都市长有奇招

赵广汉同志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他不光会做人,也能任事,他对待其属下官吏殷勤周到,遇有功劳或奖赏之事,总是归之于部下,他的行为是出于至诚,所以官吏都乐于受他差遣,即便赴死也不逃避(广汉遇吏,殷勤甚备,事推功善,归之于下,行之发于至诚,吏咸愿为用,僵仆无所避)。他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说的“仁有五者行于天下:恭而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在担任颍川太守时,当地结党成风,黑恶势力横行,当年的灌夫家族就是本地人,赵广汉创造性发明了竹筒(缿筒)检举法,就是让大家相互检举揭发,揭发有奖,各个击破。他扫黑除恶贡献巨大,连匈奴人都知道他的名声,可谓威名远扬。不久,就被提拔为京兆尹(首都市长)。


赵广汉扫黑除恶在行动,西汉首都市长有奇招

国家检察机关设立“12309”举报电话并开通举报网站,进行全民性地信访工作,这也是民主的最大体现,在武则天时代和朱元璋洪武期间国家都在全国各地设立各种举报方式,民意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做这些事最基本的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当然,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就是赵广汉任京兆尹期间使用了不少间谍密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长安城里有一帮少年,缺钱花了,于是聚在一起谋划着打打劫,正商量着劫谁,还没商量好呢,赵广汉派来的捕快已经拿着绳子把他们团团围了起来,把这帮目瞪口呆的家伙给绑走了。

当然,老百姓的认可是最重要的,赵广汉担任京兆尹时期,长安地区政治清明,官吏百姓们赞不绝口。老辈人认为,自汉朝建立以来,没有一个京兆尹能比得上赵广汉(京兆政清,吏民称之不容口。长老传以为自汉兴,治京兆者莫能及),时值扫黑除恶的重要阶段,官员们可以从赵广汉治政中寻找到一些启示。

最后再提一下赵广汉“惠则足以使人”的品质,赵广汉情商不是一般地高,所谓“惠”,就是具有慈悲情怀和敏锐判断,作为领导,如何领导自己的部属,是个大学问,有位名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可言,所谓废物,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好东西”,“惠则足以使人”是一种品质,也是一门做官的学问,说到底,就是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


2019.06.23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