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汉末魏晋六朝时期,是我国古代贵族第二高峰,基本上各大家族长期、持续、轮流垄断权力的时期

。这个过程一波三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第一阶段代表:袁绍的四世三公,袁氏门生遍布海内,袁氏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

第二阶段代表:王导王与马,共天下,世家大族与皇权分庭抗礼,世家一跺脚,天下震动!

第三阶段代表:六朝轮替,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权,不管谁当皇帝,我家的权力不能少。于是六朝城头变幻大王旗。

最后阶段代表:经历科举制度,世家已经完全式微,无法对皇权构成威胁。但是唐文宗依然有朕家二百年天子,不及崔卢一世家的感慨。在这长达数百年的门第望族期间,形成了一股浓浓的互相吹捧的风气。

这股风气形成的根源是汉朝的察举制度选才方式。要想被郡国推荐,必须要在该地区取得一定的名气。声名鹊起之后,就有机会被郡守推荐进入朝堂,这是一个没有考试的时代。郡守的推荐就是他们步入仕途的唯一方式。

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互相吹捧的根源来自察举制度

果然,比起科场作弊,察举制度的弊端更多,因为他作弊更加容易而且无法杜绝。积淀一段时间之后,就形成了互相吹捧以抬高对方身价进而跻身仕途的方式。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完美的诠释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当时的发展模式就是这样的:某人甲因为个人能力获得举荐,进而入仕,取得成绩之后,开始推荐他的同窗子侄、门生弟子,为了他们有足够的名望必然故意吹捧一番。在这一些人进入仕途之后,出于报恩、抱团取暖的原因肯定互相结交、进一步的互相吹捧,张三说李四才高八斗,李四说王五天下无双,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一些精明的读书人和商人一样,是不会做没有没有意义的事情的,王五回过头来说张三张良在世。

这样一圈吹捧下来,全部收获满满,久而久之,就把本来给朝廷选拔人才的察举变成他们家族内部的利益工具,于是,慢慢形成门望士族,最后这一些家族掌握郡国,朝廷的命官也要对他们妥协,铁打的士族、流水的郡守。再向前一步发展,这一些地方望族入主朝堂之后,往往能够左右天下大计,九品中正让他们合法化,早先的与郡守共治一郡变成,与皇权共天下。


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于是,我们现在看汉魏六朝历史,互相点评、吹捧之风弥久不衰,甚至,在《世说新语》中就有三章记载品(chui)鉴(peng)评价他人的故事:品藻、识鉴、赏誉。而魏晋时期的其他笔记、传记、甚至墓志记载更多,虽然零碎,但是都完美反应当时魏晋士族日常生活的必须技能:既要能吹(dian)捧(ping)别人,也要能让别人(dian)吹(ping)捧,有时候也能恰当的自我吹(dian)捧(ping)。

要是没有他人的吹捧、再生在寒门之家,无论你才华再好也是枉然,至于读书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题外话,没有终南捷径,你就不可能身登帝阙。

所以,这个风气之下,我们看当时的人物言论,个个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可遇而不可求,然而这种天才似乎出去逛街挥一下衣袖就能碰到两个,打个喷嚏就能呛到三个,然而,这一些人身登庙堂之后大多数依然乏善可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在浩瀚的史书中留下响亮的名号。

吹捧风气之下难免夸大其词

对比隋唐以后的人,其实差别不大,汉魏六朝和隋唐以后的人才一样差不多,但是汉魏六朝的士人互相吹捧的远多于以后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当时商业互吹的之下,名士的才能水分究竟有多少?

如果熟悉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评语,歪史拿在后世有相当名气的诸葛亮来举个例子,光是在演义中对他评论就有多次:

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司马徽:卧龙、凤雏得一,天下可安定。

彭羕: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

徐庶:才华胜我十倍。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

这些都是时人对他的评价,去掉刘备和彭羕,徐庶是他朋友,司马徽与他亦师亦友。这两个点评加上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自比管乐的记载,貌似刘备得到的是一位可以安定天下的奇才,事实上,诸葛亮确实顶起了刘备之后的蜀汉。但是离安定天下差得远。这样证明,这一些人的互相吹捧其实有很多的水分。

并不是歪史故意贬低诸葛亮,刘备之后的蜀汉人才断层严重、多次北伐一事无成,反而消耗了蜀汉内部的实力。这一些诸葛亮不能不负责任,完全掌权、完全负责。

如果将眼光放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其实类似给诸葛亮的评价魏晋时代多如牛毛,不可胜数。只不过由于诸葛亮被神化,所以这一些点评被过度放大,感觉诸葛亮很牛,实际上一多半是属于当时士人互相吹捧的客套之词。类似于以实物为准,图片仅供参考!

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就像现在,出于礼貌,一个劲的称赞对方家孩子聪明懂事一样,没什么实际意义。和评价君王尧舜在世一样,评价人臣自然就是周召、张良再世,这样的吹捧也不需要担负什么社会责任,马力开到头,吹就对了。你不用力吹捧别人,别人自然不会用力吹捧你,这样吃亏的还是你。

当然,或许会有人有疑问,万一吹出来的人没有吹的那么好怎么办?大可不必介意,因为全都是吹出了的,都是一个圈子的人,谁还没出过丑?你要是寒门或者次一级的世家,那一些高门大户可没有什么心情吹捧你。何况,这样的错误谁都会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

比起别人吹捧,诸葛自评是否公正?

既然别人的评价不可避免的带有水分,那么诸葛亮的自评是否公正,他能不能和管仲、乐毅相比?

管仲、良相;乐毅、良将。他们非常相似,都遇到了识人之士,贤明君主,对方都给予他广阔自由的舞台,一个扶持齐桓公首霸诸侯,一个扶持弱燕差点灭了齐国。但是管仲死后,齐国霸业中道衰落,燕昭王死后,伐齐之功毁于一旦。

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诸葛亮呢,在隆中对之后,接收的是刘备的高度信任,刘备死后,蜀汉他说了算,从出师表来看:受命于危难之时,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于将倾,让汉朝延续半个世纪。这是他的功劳。和关注比起来,更加悲壮,当时的蜀汉可比齐国处境差远了。所以在治国方面可以说完全和管仲比肩。

而乐毅呢,以个人能力让西周以来一直打酱油的燕国差点攻灭齐国,在东周历史上留下一笔唯一的可书之事。他的军事能力自然不言而喻,但是诸葛亮军事上实在不敢恭维。鲜有胜绩,和乐毅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但是,对比三人,和管仲、乐毅一样,多年掌握权柄,不知道培养人才,所以人亡政息,主政之人一死,他们的事业便没有人继承,这一方面,他们三人完全一样的,诸葛亮使用的还是刘备的班底,蒋琬、费祎之后蜀汉迅速没落,管仲主政四十余年没有培养什么优秀的人才接替,死的时候竟然还是当初的隰朋、鲍叔牙等人,乐毅在燕国多年一样没有培养人才,受到离间之后,齐国马上复国。

这方面看,三人还是有些许相似之处的,单从识人培养人才来看,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可能就是诸葛亮认为在这一方面与他们相似吧!



与诸葛亮相比,百年后还有一人被人评比为管仲,时值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温峤被刘琨派往江左,觐见晋元帝,温峤担心江左无法自立,于是忧心忡忡,等见到当时辅佐晋元帝,担任丞相的王导之后,惊呼: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

确实,如果没没有管仲,就是孔子说的: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而如果没有王导、王敦,司马氏当时是没有能力守住江左的,一盘散沙的南方将会被汉赵各个击破。那么最后膻腥无际的肯定不仅仅是河洛了,而极有可能是九州,明末清兵渡江的剧本会提前上演!将他比为管夷吾言过其实!

歪史总结

歪史认为,将诸葛亮比为管仲是可以的,两人相似之处很多,取得的成绩都不可忽视。在治国内政是颇为相似,而比为乐毅,应该是不及格的,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毫无建树,乏善可陈!

本文歪史原创,参考《世说新语》《左转》《晋书》《三国演义》,谢绝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冒犯,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