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聞 不 如 一 讀

4.23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想想自己已經有小半月,

沒有摸過一本書了,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每天上班都是處於一種緊張狀態,

下班了之後就想找點輕鬆事情來做

讀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特別費腦筋的書籍都是留到節假日

有充足的時間再來拜讀

工作日下班了之後

描寫美食的書籍便成了首選

畢竟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呢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喜歡美食類的書籍

古往今來,很多文學大家也是美食愛好者,比如宋代的蘇軾,他就是一名資深的吃貨,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了解當地的美食,並寫下自己的“美食點評”。到嶺南,他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到湖北黃州,他寫“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小編今天要推薦的這4本書,內容也都是描寫美食的,它們不但教你怎麼吃,還教你怎麼做,簡直是視覺和精神的雙重享受,讀後讓人口齒生津、躍躍欲試的感覺。

01 《隨園食單》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推 薦 語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浙江錢塘人,乾隆四年進士,曾任溧水、江寧等地知縣,辭官後在南京小倉山下築“隨園”,自號“隨園老人”,著詩論賦,久享盛名。《隨園食單》,除序外,共分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雜牲單、羽族單、小菜單、點心單、茶酒單等十四單,系統論述了清代烹飪技術和南北菜品,不僅介紹了三百多種菜餚的製作方法,還談及營養搭配、飲食衛生和注意事項,非常實用。

02 《雅舍談吃》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小編接觸到的第一本談美食的書籍就是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看得讓人垂涎欲滴,恨不得與梁先生生於同一時代,照著他的菜單,一一品嚐。

推 薦 語

梁實秋,號均默,原名梁治華,字實秋,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華人世界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

《雅舍談吃》是梁實秋先生一生在飲食文化方面才華的集中展示,饞的文雅,寫的有趣,寫吃就只是寫吃,不扯其他,簡簡單單但是又特別動人。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摘錄:《湯包》包子算得什麼,何地無之?但是風味各有不同。上海沈大成、北萬馨、五芳齋所供應的早點湯包,是令人難忘的一種。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個,但是每個都包得俏式,小蒸籠裡墊著松針(可惜松針時常是用得太久了一些),有賣相。名為湯包,實際上包子裡面並沒有多少湯汁,倒是外附一碗清湯,表面上浮著七條八條的蛋皮絲,有人把包子丟在湯裡再吃,成為名副其實的湯包了。這種小湯包餡子固然不惡,妙處卻在包子皮,半發半不發,薄厚適度,製作上頗有技巧。臺北也有人仿製上海式的湯包,得其彷彿,已經很難得了。

03 《人間滋味》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推 薦 語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京派小說的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人間滋味》是一部經典的美食散文集,內容涵蓋五味人間、食肉和飲茶、吃食與文學、四方食事四大方面。文章的主要敘述對象包括地方風味、家常小菜、民間特色美食等內容,無論是談蘿蔔、豆腐、栗子、還是談韭菜花、手把肉,故鄉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過和沒吃過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

04 《快活饞》

世界读书日之二| 百 闻 不 如 一 读

徐 路

推 薦 語

這本書是由兩位作者合作而成,前一部分側重描寫吃貨們的神韻後一部分意在呈現吃貨們關於吃的發明。

吃貨寫食也如下廚,憑的不僅是舌尖對美味的熱捧,更有天賦加匠心。這裡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淵源有來歷的家常菜,杯盤隨意,廚房裡卻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終而滋味濃厚,惹人奮箸。“杯盤草草供笑語,燈火昏昏話平生”,正是《快活饞》裡求味道的人生。

看到這裡

是不是感覺餓了

有種要大快朵頤的想法

疫情期間大家外出就餐時

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

切不可掉以輕心!

文字/朱文文

審核/陳 明

黑 發 不 知 勤 學 早,白 首 方 悔 讀 書 遲。

讓 閱 讀 成 為 一 種 習 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