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君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專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儒家將人的生命境界分為聖人、賢人、君子、士人、庸人五種層次。相比那些超凡入聖的聖賢,君子離我們的距離最近。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用生命的光亮照亮裹挾星空的暗夜。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一個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正義,必定是為民求利,代眾生而求。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個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會隨便,凡事他都會經過再三的考慮:這個行為會傷害到他人嗎?這件事情會對別人不利嗎?想清楚了,他才會有所行動。所以君子的行為必定合乎正道。就是要講真實的語言,要起正直的念頭,要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為。”

歷史上真正能稱得上君子有幾人?

魏晉八君子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魏晉八君子中的賈詡、賈逵、張既、程昱、顧雍、王渾

魏晉時代八位在不同德行能力方面俱佳且諡號均為肅侯的名臣的合稱。賈詡籌謀策算、賈逵忠誠勇敢、張既民政才能、程昱智勇雙全、顧雍縝密持重、王渾風度氣量、劉惔看人能力、庾翼的志向規略,被尊稱為“魏晉八君子”。

南宋前後六君子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南宋寧宗時,因右丞相趙汝愚受貴戚誣陷貶黜,太學生楊宏中、周端朝、張道、林仲麟、蔣傅、徐範六人上書辯誣抗爭,被充軍五百里外。這是第一次見於史書上的六君子。

第二起在宋理宗時,丁大全專制用事,太學生劉黻、陳宜中、黃鏞、林則祖、曾唯、陳宗等人上書揭發丁的罪惡,當時也稱為“六君子”。

明前六君子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第三起是明熹宗時,魏忠賢閹黨亂政,御史楊漣以及魏大中等七十餘人彈劾魏氏。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六人死於冤獄。

明後六君子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東林黨領袖高攀龍

笫四起為明天啟六年,魏忠賢續興大獄,將周起元、繆昌期、黃尊素、高攀龍、周順昌、李應升、周宗建等逮捕。高攀龍投池自殺,周起元等六人下獄受酷刑而死。

戊戌六君子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本為“七君子”,向光緒推薦康粱譚等人的禮部侍郎徐致靖因李鴻章拖榮祿向慈禧求情得以免死。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推動光緒皇帝實行“新政”,結果失敗,維新派林旭、楊銳、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楊深秀六人遭殺害,是為著名的“戊戌六君子”。

民國七君子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1937年7月,“七君子”出獄時合影。左起:王造時、史良、章乃器、沈鈞儒、沙千里、李公樸、鄒韜奮。

1936年11月23日上午,南京國民政府於以“危害民國”罪在上海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里等7位救國會的領導人,移送蘇州江蘇省高等法院羈押。由於7人都具有專業的社會地位,因此被稱為“七君子事件”。

光榮四君子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辭職11人中的原光榮公司中國分部動畫部門部長韓國立和涉事遊戲

1996年5月13日,日本光榮公司總部將其正在開發的戰略遊戲《提督之決斷3》部分資料發送到位於天津的光榮公司中國分部要求予以加工處理,在製作過程中,電腦動畫部的中國職員梁廣明、高原、郭海京、祁巍四人以"發現這款遊戲有大量反映戰犯東條英機和日軍耀武揚威的畫面"為由,與公司管理層交涉,很快就以包括這四位年輕人在內的11名中方員工辭職而告終。由於包括CCTV 人民日報等新聞媒體的介入,天津市新聞出版局立刻對天津光榮公司進行檢查,後者見事情鬧大才交出一份“認罪書”以平息眾怒。

……

從四君子到六君子再到八君子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君子”這個《論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溫暖的,是和諧的,是每一個人可以從當下做起的;而那個夢想,那個目標,既是高遠的,又非遙不可及,它其實就存在於當下,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真君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君子德馨,百代留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