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天2顆小行星飛掠地球,面對危險人類有9種保護措施!

據中國新聞網4月21日報道,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第一顆小行星編號為52768,1998年由美國位於夏威夷的NEAT項目發現並跟蹤了二十多年,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左右飛掠地球,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里,因此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未來10天2顆小行星飛掠地球,面對危險人類有9種保護措施!

第二顆小行星編號2020DM4,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的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並跟蹤,它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5月1日18時05分左右飛掠地球,屆時離地球最近距離約為705萬公里,同樣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小行星的形成

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根據估計,目前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儘管數量如此龐大,但所有小行星的質量之和比月球的質量還小。小行星即使在最大的望遠鏡下也只是一個針尖大小的光點,微型小行星甚至只有鵝卵石般大小。

未來10天2顆小行星飛掠地球,面對危險人類有9種保護措施!

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物質殘餘,約90%已知的小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92.8%的成分是二氧化硅,5.7%是鐵和鎳,剩餘部分是這三種物質的混合物。​

頻繁造訪地球

近百年來,近地小行星頻繁造訪地球。1936年2月7日,小行星阿多尼斯星在距地球220萬公里處掠過,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2019年10月16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進行了“最親密的一次接觸”,在距地球150萬公里的地方與地球“擦肩而過”

近百年來比較著名的是發生在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事件,這兩次很可能是小行星形成的隕石墜落地球,都造成了嚴重損失。​

未來10天2顆小行星飛掠地球,面對危險人類有9種保護措施!

防範措施

小行星給地球帶來了潛在的危險。自從人類真正認識宇宙以後,全世界都達成共識,建立一個全球性的信息、分析和預警系統,觀測和跟蹤那些可能會給地球帶來災難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將危險小行星處於他們的監控下,精確預測小行星的飛行軌道,並對可能面臨的災難制定了9種防範措施。

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直接使用核武器改變小行星的軌道。使用“動力學攔截器”,撞擊小行星將其偏離軌道。將小行星的表面刷成白色,使之受到太陽輻射產生更多“推力”,從而逐漸將小行星推出原有軌道​。

未來10天2顆小行星飛掠地球,面對危險人類有9種保護措施!

使用宇宙飛船為小行星安裝巨型“太陽帆”,利用強大的太陽風能讓小行星偏離原有軌道​。使用特殊材料的碳纖維網​捕獲小行星,改變飛行軌道。部署多鏡系統聚集陽光,加熱小行星表面區域,使其向外噴射蒸汽產生推力,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

給小行星安裝一枚巨型火箭,利用火箭產生的巨大推力改變其軌道。在小行星附近安放一個飛行的重型機器人,利用產生的引力拖拽改變小行星的軌道。或者派遣核動力機器人攻擊威脅地球的小行星。​

未來10天2顆小行星飛掠地球,面對危險人類有9種保護措施!

小結

面對小行星的威脅,人類無須緊張,這都是幾十萬分之一的概率,且迄今為止也未發現企圖撞擊地球的小行星。

智慧的人類科學家已經打算將小行星做為未來的地球資源來使用,做為罕見原料的採礦場,或是太空休憩站的修建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