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天2颗小行星飞掠地球,面对危险人类有9种保护措施!

据中国新闻网4月21日报道,4月底到5月初,将有两颗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

第一颗小行星编号为52768,1998年由美国位于夏威夷的NEAT项目发现并跟踪了二十多年,它将于北京时间4月29日17时56分左右飞掠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628万公里,因此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未来10天2颗小行星飞掠地球,面对危险人类有9种保护措施!

第二颗小行星编号2020DM4,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的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并跟踪,它将于北京时间2020年5月1日18时05分左右飞掠地球,届时离地球最近距离约为705万公里,同样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小行星的形成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根据估计,目前小行星的数目应该有数百万​,尽管数量如此庞大,但所有小行星的质量之和比月球的质量还小。小行星即使在最大的望远镜下也只是一个针尖大小的光点,微型小行星甚至只有鹅卵石般大小。

未来10天2颗小行星飞掠地球,面对危险人类有9种保护措施!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约90%已知的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92.8%的成分是二氧化硅,5.7%是铁和镍,剩余部分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频繁造访地球

近百年来,近地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1936年2月7日,小行星阿多尼斯星在距地球220万公里处掠过,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2019年10月16日,一颗小行星与地球进行了“最亲密的一次接触”,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擦肩而过”

近百年来比较著名的是发生在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2013年的车里雅宾斯克事件,这两次很可能是小行星形成的陨石坠落地球,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未来10天2颗小行星飞掠地球,面对危险人类有9种保护措施!

防范措施

小行星给地球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自从人类真正认识宇宙以后,全世界都达成共识,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分析和预警系统,观测和跟踪那些可能会给地球带来灾难的小行星。

天文学家将危险小行星处于他们的监控下,精确预测小行星的飞行轨道,并对可能面临的灾难制定了9种防范措施。

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直接使用核武器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使用“动力学拦截器”,撞击小行星将其偏离轨道。将小行星的表面刷成白色,使之受到太阳辐射产生更多“推力”,从而逐渐将小行星推出原有轨道​。

未来10天2颗小行星飞掠地球,面对危险人类有9种保护措施!

使用宇宙飞船为小行星安装巨型“太阳帆”,利用强大的太阳风能让小行星偏离原有轨道​。使用特殊材料的碳纤维网​捕获小行星,改变飞行轨道。部署多镜系统聚集阳光,加热小行星表面区域,使其向外喷射蒸汽产生推力,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给小行星安装一枚巨型火箭,利用火箭产生的巨大推力改变其轨道。在小行星附近安放一个飞行的重型机器人,利用产生的引力拖拽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或者派遣核动力机器人攻击威胁地球的小行星。​

未来10天2颗小行星飞掠地球,面对危险人类有9种保护措施!

小结

面对小行星的威胁,人类无须紧张,这都是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且迄今为止也未发现企图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智慧的人类科学家已经打算将小行星做为未来的地球资源来使用,做为罕见原料的采矿场,或是太空休憩站的修建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