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裡什麼人最不受待見、最容易被排擠?

職場中的排擠分很多種情況,有的人,領導和同事都不喜歡,有的是領導喜歡,但被同事排擠,情況很多,但被人排擠肯定是有原因的,一般而言,最容易被排擠的有這麼幾類人。一方面就是利益因素,這一情況比較常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人處事,也就是情商低,無意中得罪人。一旦被人排擠,自己的禮儀肯定受損,晉升的機會少之又少,還會影響個人長遠發展。那麼,哪幾類人容易被針對呢?

職場裡什麼人最不受待見、最容易被排擠?

第一點,心氣高,恃才傲物

恃才傲物,顧名思義就是仗著自己有才能,看不起其他人,這類人有能力,完全是可以成為領導得力干將的。但是,他們不會為人處事,覺得自己有能力,領導提拔我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會跟領導表達忠心,同時,由於實力較強,周圍同事實力差,自然就會覺得高人一等,心高氣傲,不懂得與人為善。

在管理學上有這麼一個定律叫做彼得定律: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由於不稱職的人佔據重要位置,他將僱用更多不如自己的人做助手,並將導致機構膨脹人浮於事。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自己的能力太強太耀眼,也並不是件好事,一方面就遮掩了領導的光芒,另一方面,自己的同事也會不滿意,這就是相當於是搶奪了自己的機會,同事自然會暗地裡下絆子。

第二點,做事較真,不留情面

工作認真是件好事,但是過分較真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在職場中為人處事應該圓滑、靈活一些,而不能不通人情,這樣的後果可能就是會得罪領導和同事。在職場中,應該是把握大原則、大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圓內方。

第三點,狐假虎威,頤指氣使。

這類人,仗著自己領導欣賞自己,就非常善於借用領導的勢,特別是假用領導名義去做事兒。一方面,員工就非常反感這類人,承擔了很多不屬於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一旦出事之後,領導會對這類人敬而遠之。在《人民的名義》當中,丁義珍跑了,李達康是這麼評價的他:幹什麼事都打著我的名義,功勞他來,黑鍋我背。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都會非常討厭這類人。

第四點,敷衍、臨抱佛腳

這類人說的就是那些臨時抱佛腳才拍馬屁的人,比如說,祁同偉。祁同偉發現陳岩石和新上任的沙瑞金關係不一般,他就想的是去拉近關係。高育良曾經提醒他:你平時不走動,現在想拉關係,一動不如一靜。結果,祁同偉不聽話,跑去陳岩石家裡套近乎,結果當然是自取其辱。他的表演很賣力,但是他早就被領導們看透了,甚至後來沙瑞金還在會上說他:評選勞模我就投他一票。

第五點,小家子氣,不懂分利

這主要是針對管理者,其實真正在職場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懂得分享利益,華為總裁任正非說過:只要把錢分好了就解決了管理的大部分問題。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曾國藩就特別會分功,把攻克安慶的頭功讓給了胡林翼,還把前線奮戰之功讓給綠營的多隆阿,讓功給別人,有利益大家一起分,自然不會有人眼紅,不患寡而患不均,讓利給其他人,自然能幫自己美言幾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