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两会:达茂旗人大代表风采录一

企业前行不忘社会责任

李佳霖是包头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提起她,达茂旗群众并不陌生。不了解她的人,只知道她是包头市石宝铁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石宝铁矿”)董事长。了解她的人,更清楚她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人大代表 。

自她担任石宝铁矿董事长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拼搏,石宝铁矿已转型升级为集绿色矿业、现代观光农牧业、草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中型企业集团,同时带动周边农牧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喜迎两会:达茂旗人大代表风采录一

石宝铁矿建矿至今31年,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员工年均收入从480元增长到2.8万元,企业年均上缴税金1亿多元,最高时上缴3亿多元,累计上缴地方各类税费近40亿元。先后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周边农牧民劳动力6000多人,从而也帮助了6000多个家庭脱贫致富,企业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长为地方的龙头企业。

作为包头市民营企业的排头兵,李佳霖领导的石宝铁矿多年来全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07年,石宝铁矿成立了“自强博爱教育救助基金”为社会各方面需要救助的人群捐助,成立至今,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10万元,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30万元,帮扶补贴周边农村牧区65周岁以上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口223万元。建矿至今,石宝铁矿累计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达9800多万元。由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在民营企业的前列,石宝铁矿受到了社会各界各级政府的一致好评,企业先后获得“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第十名”、“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全区五一劳动奖状”等100多项荣誉。李佳霖个人也先后荣获包头市杰出青年企业家、达茂旗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

喜迎两会:达茂旗人大代表风采录一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李佳霖在一次高管会上讲到“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回报社会是一个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然而在每年的对口扶贫任务上,企业虽然出资不少,但因没有项目支撑,只能是单向“输血”,扶贫成效不明显。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精准扶贫政策,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在李佳霖董事长的提议下,石宝铁矿结合企业转型升级实际,投资建设了套马沟农牧业合作社项目,为企业经营发展和向周边农牧民“造血”式扶贫开辟了新路径。

套马沟村总人口58户229人,其中就有国家级贫困户9户21人,是达茂旗有名的贫困村。由于村里危房较多,2016年政府在推进民生工程过程中,将全村整体搬迁至腮忽洞村,让村民们住上了新房,村民们都感慨“这次可是挪出那个穷窝窝了”。可是住进了漂亮的新房,生计却依然是这些村民们发愁的事儿。

李佳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怀着“助力精准扶贫,建设美丽家乡”的美好梦想,通过广泛调研论证,提出了建设套马沟项目的构想,将套马沟村从单一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化多种经营模式,把这里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从而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一想法得到了达茂旗旗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16年石宝铁矿投资的丰域套马沟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项目正式落户。项目总投资1.03亿元,通过在套马沟村易地搬迁的旧址上实施旧村整治,土地复垦,农业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利用3-5年时间对套马沟村村民实施精准扶贫。

在项目初期建设阶段,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每户可安排1-2人到合作社从事劳动生产,按劳分配,利用土地流转保底金+分红+打工收益的模式实现稳定增收,对45周岁以上的村民给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对年龄偏大,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由合作社统一承包土地耕种,并定期发放合作社自产的面、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为该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通过多种方式来保证该村至少50户农户生活水平达到国家脱贫标准以上。

随着合作社初具规模,农业、牧业、旅游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丰域套马沟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将逐步以套马沟村为示范基地,向周边行政村延伸种植、养殖产业,合作社统一回收农畜产品,统一销售或深加工,形成企业+农户的股份合作体制,带动周边农牧民共同致富。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建设田园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带动乌克镇餐饮、住宿、农资、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力争2020年套马沟村全部农户达到小康社会水平,在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一人,让乌克镇精准扶贫目标全部达标。

李佳霖情系家乡,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惠及企业周边群众的慈善之举,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在石宝铁矿今后的发展经营中,李佳霖提到最多的就是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建矿初期的目标,在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她说“当了人大代表,就得更加以身示范,将精准脱贫工作做的更加扎实,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