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李佳琦们”在直播间卖卖货,能带动全球产业链复苏吗?


“薇娅、李佳琦们”在直播间卖卖货,能带动全球产业链复苏吗?

出 品 | 异观财经

作 者 | 炫夜白雪

“薇娅、李佳琦们”在直播间卖货,尽管薇娅卖出了4000万元的火箭,疫情之下,能带动全球产业链复苏吗?

海外疫情的蔓延,对我国外贸产业造成重创。

近期,反全球化论调抬头,有传言称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计划帮助本国企业从中国市场撤离,试图将产业链转移回本国或其他国家。这种传言是否能成真呢?全球产业链真能与中国“脱钩”吗?

“危”与“机”并存 疫情重创外贸 出口转内销是关键

此次疫情对制造业,甚至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对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影响尤为明显。

4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受疫情影响,中国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2%,产业带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尤其是外向型产业带出口受阻。

海外疫情的蔓延,使得外部需求萎缩,一些国家因疫情严重封关、封国,国际物流受阻,让纺织、电子等外需敞口较高的企业,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重创我国外贸相关产业。

“薇娅、李佳琦们”在直播间卖卖货,能带动全球产业链复苏吗?

(图为汕头澄海亿创空间玩具厂)

亿创空间是澄海一家中型玩具企业,疫情前,2019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外销占比40%可达2000万元,主要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市场。全球疫情爆发后,外贸订单急剧下降。今年1-3月,外贸占其销售额的5%还不到,同比去年这个时候外贸占30%,下滑25%。

“国际物流基本停摆,大部分国外客户都取消了采购计划,特别是欧美市场。导致积压了500万人民币的外销备货库存,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很大影响。“亿创空间负责人陈卓越很无奈。

为了自救,不少传统外贸企业开始谋求转型,出口转内销成为关键所在。内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拥有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方兴未艾。对于企业而言,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此,众多外贸型企业调整其产品和市场策略。

国外受追捧,国内坐冷板凳,“中国制造”们面临的“窘境”

中国实现改革开放以后,产业不断升级,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注入了动力,OEM(授权贴牌生产)模式更是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制造工厂在争夺外销、代工的订单中,有完善的生产线、分工细的产业协作体系,制造实力与国际水平接轨。然而,由于很多企业成立时间短、品牌知名度低,导致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利润差。

浙江宁波慈溪,有着超两千余家小家电整机工厂,配套企业近万家,是国内知名的小家电产业带,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群和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

成立于2003年1月的赛特斯就位于此。赛特斯专注于取暖器,电风扇,加湿器,饮水机等生活小家电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既有工厂流水线,也有上游的设计和研发团队每年产350-400万台小家电。

2014年,赛特斯与日本阿吽株式会社共同成立宁波阿吽电器有限公司,导入先进的日本品质管理体系,正式开启了出口日本的外销之路。之后,赛特斯还和韩国DESIGNRED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并形成了以出口韩国为主,其他国家为辅的外贸布局,外贸出口额超2个亿。

赛特斯有着一流的技术、顶尖的设备,但由于长期聚焦外贸市场,并没有在国内形成强大的自主品牌,其国内销售占比微乎其微。同样的标准、工艺、用料,同样的生产线,贴上日本和韩国的品牌,不愁销路;然而,用赛特斯自己的品牌却无人问津。

当品牌商在市场上有足够话语权时,处于供应链底端的生产商的利润将受到挤压,而受限于繁杂的链条造就的营销壁垒,生产商无法直接触达消费者,很难建立起自主品牌,即便建立起自己的国内品牌,也经常被国内消费者误解为“山寨品牌”,难以被国内消费者所接受。

这种外贸型“中国制造”们的困局,如何突围?

供需“零距离” 厂直优品模式重构供应链 加速产业升级创新

几年前,来自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曾指出,产业集群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除了依靠自然禀赋之外,更需要通过产业内的自生创新,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力。而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是资源、金融、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京东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AI、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供应链、智能营销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零售基础设施,通过全面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帮助产业带的优质产能迅速对接广阔的国内市场。

4月20日,京东旗下社交电商京喜宣布,正式推出京喜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合作、面向下沉市场的C2M及营销赋能、创建产业带直播新生态、外贸销售通路转型等举措,助力打造新型数字化产业带。

京喜事业部商品运营总经理杨绍晖表示,“我们希望京喜厂直优品能够帮助消费者和厂商以最短的路径实现商品的互通,最大程度去除中间环节。一方面消费者能够获得最具性价比的商品,另一方面厂商能够直接和消费者对接建立自主品牌。“

首先,从供给端催化供应链改造,实现供需“零距离”。京喜依托自身产地供应链优势,联合地方政府达成产业专项合作,引导优质工厂入驻京喜平台。直播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打通生产端与需求端的信息流。京喜特色的“源头场景化直播”,以探园、探厂、探店的形式加强消费者对产业带、对源产地源头好货的认知,帮助厂商和消费者建立产品信任、品牌信任。

过去OEM模式,工厂想要直接触达消费者几乎是不可能,直接去工厂仓库、去田间地头买东西更像是“天方夜谭”。如今,京喜的厂直优品模式,让这一切就真的发生了。

其次,打造C2M模式,从需求端反向定制产品。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快速捕捉消费者偏好,从而精准定制产品,把适合的商品卖给消费者。来自中国庞大的下沉市场的用户在非常快速地进行消费升级,不仅对好用耐用的商品诉求越来越强,同时也保留了对价格高敏感度的特点。

京喜作为京东面向下沉市场的重要排头兵,洞察到消费者需求后,通过数据能力,反馈厂家快速调整产品设计和开发,通过C2M反向定制,为消费者提供真正需要的货品,也帮助了厂家实现订单快速增长。

再次,聚拢资源投向产业带,加速产业自生创新。京喜背靠京东零售,又接入微信的“发现-购物”入口,坐拥千万级别流量,还可调动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的金融资源。京喜厂直优品的首站落在澄海玩具产业带,就好比把这几大巨头的“王炸”投给了澄海玩具,有了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迈克尔·波特所说,易于达成玩具产业内的自生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消费者端也易于打造知名的自主品牌。

回答开头的问题:全球更需要中国这座“苏醒的世界工厂”

有效打通中国优质产能和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通过创造新供给、拓展新内需,转化新贸易来培育中国经济新动能,促进产业带可持续发展,京喜率先扛起了重构供应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旗。

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形成200多个产业带,是最具活力的中国制造业大本营,全球都在依赖中国生产。

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年的发展,使得全世界高度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合作早已密不可分。当前,中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步伐在加快,全世界都需要中国这座“苏醒的世界工厂”,全球化协作仍将继续,那些反全球化的阴影终将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