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最近,老師在教我們用PPT做知識卡片來整理自己所閱讀過的書籍。

學習過後,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很快就將知識卡片做了出來,並把卡片發到群裡,讓其他不會做的同學好一陣羨慕。

看著這些知識卡片好看又美觀,做出來的同學說其實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就那麼一張小小的卡片,可能需要耗費幾個小時的時間,可即便這樣,好多人也認為只要花幾個小時就能學會一項技能,也是值得的。

回想過去,我們想要學習一項新本領,很多時候會先去買來一大摞與之相關的書,然後再花上大量的時間啃,再接著可能理解能力不好的人,看到後面就忘了前面,又再翻回去複習幾遍,且不說花了那麼多時間到底掌握了沒?但別忘了這還是理論,要是真讓實踐一下,解決一下問題,有幾個人是出師的?

恐怕很少。

仔細想想,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也曾有過以上這樣的經歷,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做一件事,時間越長越好,你投入進去是對的,但是方向要正確、對所學的知識要感興趣、要有熱情,若是在副業上的學習還能對主業有所幫助,那就再好不過了。

有人說,光看主業都來不及,哪有那麼多時間看別的啊。

別急,最近在看的一本《微精通》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其實開頭講的做知識卡片這件小事,就是一件微精通。

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微精通》這本書是畢業於牛津大學政治系、哲學系的羅伯特.特威格爾寫的,作者自己就是一名終身微精通的實踐家,很難想象他既是一位作家,又是一名探險旅行家。

微精通倡導人們可以多學習一些小技巧,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只用掌握幾個要點,說不定學到的技巧以及受到的啟發,在未來的某一天能給你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 那微精通的具體含義到底是什麼呢?

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但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中,你可以精通一件小事,然後把它做大,也可以兩者都做,微精通可被複驗,且往往能取得成功,它的實踐本身就是令人愉悅的過程,你可以試著去實踐微精通,它有一定的彈性,可以對其進行調整,同時,當你用一種三維立體的方法開展學習時,大腦中的各種感覺神經元也會被調動起來,變得活躍。

二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微精通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做過一項研究,得出了以下成果:

相較於一般的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跨界的可能性更大,比例為:攝影師-2倍,音樂家-4倍,藝術家-17倍,工匠-15倍,非專業寫作作家(如詩人或小說家)-25倍,表演者(如演員、舞者或魔術師)-22倍。

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諾貝爾獎獲得者們

從中可以看出這些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已經是專家了,但他們還對專業之外的領域感興趣,從中獲得了很多新的視角,這又反過來增強了他們的專業性。

又比如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博士的兒子路易斯是個科學天才,但雷斯博士卻把兒子送進一所以藝術和手工著稱的學校,以此實現通識教育。

路易斯沒有沿著高等微積分的道路一路狂奔,而是先做了技術製圖和木工方面的工作,這並沒有妨礙他後來繼續研究科學,最終贏得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路易斯把他的成功歸功於自己能夠搭建任何想得到的實驗裝置,這和他接受的通識教育及職業初期的工藝工作密不可分。

這說明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從其他領域獲得靈感,藝術家和作家也可以從非藝術背景中得到啟迪。

這些都是微精通的經典案列,對於我們自身的學習來說,也有一定的啟發:

有段時間很多人主張只要學習10000個小時就沒有學不成的事,可是若你對於你所學的內容絲毫沒有興趣,也談不上什麼熱情,只是一味的單調重複,再加上方向沒有選擇好就開始蠻幹,其實結果並不一定就能成功。

這樣,倒不如找一個微小的方向,學習精通,在大的方向上只要不偏離,反而對於專業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三 學習微精通的方法:通過實踐6個精確結構來掌握

每一種微精通都有以下6個結構:入門技巧、協同障礙、背景支持、成功回報、可複驗性和可實驗性,掌握好這幾點,學會一項微精通就不難。

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微精通的6個結構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1 入門技巧:就是讓你邁開步子走上微精通之路的方法或技巧,比如握筆的位置高一些、做煎蛋卷前先分離蛋黃和蛋清等,它使你能夠很投入地做事情,即便不能很快做好,起碼可以提高速度,讓你有耐心忍受長達幾小時的練習。

2 協同障礙:這是你學新東西時所要解決的最大麻煩,嘗試學習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會遇到協同障礙,比如雜耍你得同時一手拋一手接,這裡的技巧可以先集中於拋,再轉換到接,分離並建構這些技能,會幫助發展相關的神經通路,從而使你玩起來更遊刃有餘。

3 背景支持:嘗試一項微精通之前,需要良好的裝備、時間和開放思維,比如練琴的時候就準備好琴,潛水的時候就準備好醫用耳塞;當然還包括周圍的環境和人,好的背景支持才能激勵你一遍遍堅持練習。

4 成功回報:所有的微精通結構中都含有成功回報:或是不錯的機會、或是面臨自我挑戰,又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不論事情有多小,微精通都能讓你感到有所收穫。

5 可複驗性:微精通必須能被不斷重複,比如寫小說就不算微精通,但寫一百字的微小說就算;攀登珠穆朗瑪峰不是微精通,而攀爬巖牆就是,一遍遍實踐,越做越好,看著自己持續進步,那真令人驚歎。

6 可實驗性:微精通就像一間微型實驗室,是一個可做無數實驗的地方,它能拓展知識面,帶你深入課題研究,通過實驗,你能對反覆做一件事情增加興趣,進步神速、收穫滿滿。

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四 自己讀完這本書的感受

讀完《微精通》,我用做知識卡片這件事來實踐了一下,收穫很大:

我的入門技巧是用PPT快速上手,電腦、軟件以及老師的課都給了我不錯的背景支持,但是在剛做不久我就遇到了協同障礙:就是排版、配色和想要表達的邏輯之間的衝突,後來我按照書中方法,先在稿紙上寫下邏輯,草擬一遍想要排版的樣式,做完後再來統一看配色是否協調,這樣一件事情做完再做另一件事,避免幾件事帶來的衝突,最後完成的小小成就感就是帶給我的成功回報,還有,這件小事是可複驗也是有可實驗性的。

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綜上,在這忙碌的時代,留給我們大塊學習的時間不多,但我們還是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多學習一些技能,只要我們多做生活的細心觀察者、探索者,不斷將一個個微精通實踐起來,相信在未來的路上,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