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10月29日,對黃女士和劉先生來說,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日子。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今天上午,黃女士在丈夫劉先生的陪同下回到義烏市中心醫院複查,複查結果讓兩個人稍稍鬆了一口氣。

這一病,給剛剛四十出頭的夫妻倆敲響了一記健康警鐘,對急性腦梗(腦卒中)和房顫毫不瞭解的兩個人狠狠補了功課。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劉先生回憶,10月29日凌晨,自己睡得迷迷糊糊的,睡夢裡聽見妻子摔下了床,“挺響一聲,我摸著黑趕緊把她抱上來了,一開始也沒想太多,後來覺得不對勁,摔到地上應該挺疼的,怎麼人一點沒出聲。”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看到妻子嘴巴歪斜無法出聲,右側身體僵硬不能動彈,嚇懵了的劉先生趕緊來了醫院。醫院卒中中心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啟動治療。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是非常典型的急性腦梗死,立即進行了溶栓治療,增強CT顯示左側大腦中動脈主幹閉塞,這是取栓治療的絕對指徵。”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朱志剛表示,取栓治療是通過導管經血管內到達閉塞的部位,使用特殊的取栓裝置將血栓取出。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溶栓、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最佳治療方法,都是為了在最短時間內讓血管再通,為病人後續康復創造最好條件。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 取栓手術中

凌晨3點,複查造影顯示黃女士左側大腦中動脈血流暢通,緊張快速的動脈支架取栓手術宣告成功。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 手術中取出的血栓

術後,黃女士轉入ICU進行觀察,術後一週順利出院。此次複查,黃女士已無明顯神經功能障礙,但房顫問題仍需接受進一步治療,謹防腦卒中復發。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腦卒中為何和房顫有了聯繫?

朱志剛解釋,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梗的血栓主要有兩大來源,除了腦血管自身產生的血栓,還有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血栓,而黃女士此次的腦卒中就是房顫形成的“附壁血栓”引起的。

“術前心電圖檢查提示病人為房顫心律,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嚴重心律失常,房顫時,心臟無法正常有效收縮,快速、不協調的顫動導致泵血功能下降,血液淤積在心臟內極易在心房內壁上形成血栓。這些血栓會隨血液循環流至全身各處,出現不一樣的病症。”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要不是這次她生病,完全不知道心臟還有問題,所以事後也挺慶幸的,發現身體上還有大危機。當天手術是在凌晨做的,中心醫院的醫生們特別認真負責,她恢復得這麼好,非常感謝醫院、感謝醫生。”劉先生表示,這也給一家人格外提了醒,要注意常規體檢,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凌晨的一場緊急取栓手術,偏癱患者恢復如初

朱志剛提醒,

房顫患者腦梗發生率比普通人增加了5倍,臨床上,近50%的腦梗是由房顫引起的。

因此,市民朋友除了要知道“中風120”這一急性卒中快速識別的方法,有房顫、瓣膜病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基礎疾病以及有腦卒中家族史的市民更需關注身體狀況,日常生活中積極控制危險因素,降低腦卒中發病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