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 35 岁以下,那 35 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降薪找工作,继续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

以前在某外企,从22岁干到34岁。外企倒了,34岁失业,遍投简历,最后去了某国企做售后服务,工资一个月四千,售后服务客户会全国出差,出差有补贴,但不多,全算下来一个月五六千块的样子。朋友当年在外企时做到小头目,虽然挣得不多,企业好的时候能一个月一万五六,这在天津算是不错的收入。

按知乎上学历崇拜的风气,估计不少看客觉得朋友34岁找工作是因为学历不行,朋友是211毕业。

聚会时聊天,朋友说35岁以上真跟现在的小孩儿没法拼,拼996真干不了,一个月四千,五险一金,正常上下班,能让家里维持正常运转也就行了(朋友老婆有工作,估计一个月也就五六千,在某学校非教学岗位,钱不多但稳定)。

朋友好在不还房贷,结婚时家里给买好了房子。当年的商品房还没有现在这种100平三室之类的乱七八糟的户型,朋友的两室是标准的110平米两室。朋友搞对象时,带女方看了准备的婚房,才最终定下来。倒不怪女方现实,女方家是教书匠家庭,满家子老师,朋友家是小生意家庭,女方对于朋友家庭不甚满意,但女方家里催着紧,看朋友和全家都对女方很不错,很有跪舔的意思,再加上觉得朋友家庭条件也过得去,也就同意了。也幸亏是朋友家里趁当年生意好,攒下来三套房子,其中这套给了朋友做婚房。

聊起家庭情况,朋友说现在夫妻关系挺好,但和老丈人家关系不好,现在明显感觉老丈人家对朋友有微词。看在孩子份上,也就把关系糊弄过去了。

遥想当年,外企收入高,十一二年前朋友一个月月收入万八千的,一时风光无两,意气风发。0809年时天津公务员不算公积金月收入三千多块钱,月收入万八千几乎是公务员收入的三倍。当年的贫富差距远没有现在大,现在聚会,可能有人开q7来,有人开polo来,十来年前当年谁一个月能拿一万块工资,就会被众人称赞。

聚会上一众好友,有含公积金月入三万的金融机构小中层,有含公积金月入三万的体制内事业编,有一个月一万块钱的企业白领,有做生意的小老板,也有我这种云淡风轻的打工仔。但明显感觉到大家都在感叹经济形势不好,天津经济不好,都害怕降薪,确切地说都预感到自己有可能降薪。席间谈得最多的是哪支股票不错、孩子如何,我满脑子都是马上要去普吉躺十几天,各种插不上嘴。

或许经济形势真的不好吧。

天津是一个比较魔幻的城市,有的家庭一年十万块钱生活费过得不错;有的家庭一年十万块钱是娱乐性开支还未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