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父母白忙15年

例行声明:听同事转述,不保证所有细节完全真实。另外,不是写论文,不关键的地方做了细节模糊,避免对应上现实中的人。因为毕竟是同事的亲戚家的事,太清晰了,被当事人看到不好。

  女方是78或79年出生的人,家住北方省会,2003年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男的是长江以南的人,高考到了北方985,毕业后在通讯公司做工程,不是国内的,满世界跑的那种。也就是长期驻外。收入可观。

  两人一见钟情。女方父母不同意。原因有两个:一是男方父母家太远,逢年过节奔波。二是男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长期在外,每年最多也就两个月假期,叫假期也不太精确,应该是一半时间是假期,可以不上班,一半时间是在本地的分公司上班,做工作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等等。

  但是女儿有自己的主意,两人分不开,最后,象常见的情况那样,还是父母接受了现实。

  结婚的过程倒没有什么矛盾产生,一切按部就班的结婚了。

  婚后怀孕,生子,几乎人人都如此。男的长期在外,女的在父母帮助下带大了儿子。孩子小时候平时就住在娘家,丈夫回来的时候,回自己的家住。后来孩子大了,就回自己家里住了。孩子放学,假期补课等等时候,虽然不需要老人接送,但是孩子妈妈上班,吃饭什么的都是姥姥姥爷负责。

  一带就是十五年,去年,孩子上高中了。高中放学晚,周六还上课,都是非工作时间,孩子妈妈能自己管孩子了,女方父母解放了。

  这个时候,孩子的爸爸年龄、级别到线,公司暗示:自己走人吧。

  原来的情况,虽然没有明确保证,但是夫妻的意见默认是就留在北方的省会了。毕竟安家十六年都在这里,妻子的工作、孩子上学,都固定了。但是,这个时候,男方的父母托亲戚,在老家的城市给儿子和儿媳妇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说”合适“,不是这个工作多好,而是跟现在相比,没有降级。并且,这边孩子的高中是市重点,那边托人进的高中是省重点。

  女儿女婿准备搬家,岳父岳母突受打击。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女儿跟父母说:”我也不想,可是他铁了心要回去,我不跟着,除非是两地分居。这跟当初驻外还不一样,时间长了,婚姻会出问题的。而且,那边高中是省重点,那个省的高考也比这边容易,也是为了孩子前途。“

  女方父母很愤怒:当初告诉你不要找外地的,驻外的,你不听,婚后把我们做父母的搭了进去。为了给你带孩子,当妈的提前2年办的内退,我们老两口给你带了十五年的孩子,现在刚能离手,你们投奔公公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